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113 年度易字第 729 號刑事判決
裁判日期:
民國 113 年 10 月 17 日
裁判案由:
詐欺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729號
公  訴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智偉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1年度偵緝字第279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公訴人、被告之意見後,本院合議庭裁定受命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黃智偉犯詐欺取財罪,累犯,處有期徒刑壹年玖月。
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壹佰陸拾壹萬參仟捌佰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犯罪事實
一、黃智偉與林淑敏於民國108至109年間為男女朋友關係,黃志偉明知自己並無還款之經濟能力及意願,仍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取財之犯意,接續於附表一所示時間,以附表一所示方式向林淑敏施用詐術,致林淑敏陷於錯誤,於附表一所示時間,依黃智偉指示交付、轉帳如附表一所示款項予黃智偉或其指定之人。黃智偉未償還林淑敏給付之款項,甚至避不見面,林淑敏始悉受騙。
二、案經林淑敏訴由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本案被告所犯係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外之罪,其於準備程序就前揭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受命法官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其與公訴人之意見後,本院認無不得或不宜改依簡式審判程序進行之處,爰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84條之1,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合先敘明。
二、認定犯罪事實之證據及理由
  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坦承不諱,核與證人告訴人林淑敏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證述(交查一卷第16之1-16之2頁、交查二卷第141-142頁)、證人即附表二帳戶之所有人王思權、林軒卉、郭秀絹於偵查中之證述(交查二卷第177-178、207-209頁)大致相符,並有告訴人與被告間之LINE對話紀錄翻拍照片(他卷第21-350頁,交查一卷第55-97頁)、被告金融帳戶開戶查詢系統及銀行回應明細資料(交查二卷第225-227頁)、被告於108年1月1日至109年12月31日就醫紀錄查詢(交查三卷第191頁)、如附表二所示各帳戶存款交易明細、告訴人林淑敏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之開戶資料及存款交易明細(本院卷第173-180頁、他卷第371-376頁)等件在卷可佐,足認被告之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可以採信。綜上,本案事證明確,被告之犯行以認定,應予依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39條第1項之詐欺取財罪。
 ㈡被告係藉由與告訴人交往之機會,多次以詐欺手段致使告訴人陷於錯誤而交付財物,其犯罪時間極為密接,手法亦屬相同,且係侵害同一被害人之財產法益,顯見其主觀上係基於同一動機所生之單一犯意而為,在客觀上,各行為之獨立性亦極為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而屬接續犯,應僅論以一詐欺取財罪。
 ㈢被告前因詐欺案件,經臺灣台中地方法院以102年度易字第3628號判決合併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1年,於105年3月8日假釋出監付保護管束,於105年3月17日假釋期滿未經撤銷,視為執行完畢等情,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其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本院考量被告於前案執行完畢後,再犯罪質相同之本案,足認其對刑罰之反應力薄弱,且非屬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所指「加重最低本刑後,致被告所受刑罰超過其所應負擔罪責」之情形,爰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正值壯年,不思以正當工作賺取所需,明知其並無正當工作,亦無還款能力,竟利用告訴人對其之信賴,以附表一「所用詐術」欄所示之方式,或以自身及公司同事遭羈押需出具交保金,或以需支付律師委任費用,或以欠錢遭債主押上山被迫籌款還債,或以受傷需付醫藥費,或以母親要撿骨進塔為由,向告訴人詐取財物,使告訴人受有相當財產上損害,所為惡性非輕,應予非難。考量被告犯後坦承犯行,然未能與告訴人達成和解,賠償告訴人所受損害;並斟酌被告前因詐欺案件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確定之前科素行(累犯部分不予重複評價),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佐;兼衡被告自述高中肄業之智識程度,入監所前在工地打工,月薪約新臺幣(下同)3萬多元,未婚,無子女,入監所前與母親同住,要扶養母親,家境勉持之家庭生活經濟狀況,告訴人表示我不希望有下一個被害人,我的積蓄都被騙光,請求從重量刑之意見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以示懲儆
四、沒收說明
  本案被告向告訴人詐取錢財共計161萬3,800元,為其犯罪所得,業經告訴人證述明確,並有如附表二所示帳戶交易明細資料在卷可佐,且為被告所不爭執(本院卷第214頁),此犯罪所得並未扣案,亦無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鄭安宇提起公訴,檢察官簡泰宇、翁誌謙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7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熊霈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判決如有不服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者,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7  日
                              書記官  楊蕎甄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一】 
編號
施詐時間(民國)
所用詐術
林淑敏交付款項時間、方式及金額(新臺幣)
備註
1
108年9月30日
被告佯為其公司員工,使用被告之LINE帳號,向林淑敏誆稱被告遭收押,需款交保云云。
於同日持現金6萬元,搭乘計程車至臺中市○○路00號全家便利商店,交予依告訴人指示前來取款之姓名、年籍不詳人士。
告訴狀附表1編號9,LINE對話內容編號1(他卷第21-25頁)
2
108年10月26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遭債權人押走,需還款始能獲釋云云。
於同日匯款7萬元、2萬元、1萬8,000元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再由告訴人持林淑敏事先交付供其使用之上開帳戶提款卡提領【提領地在彰化市或臺中市不詳處所(以下均同)】。
告訴狀附表1編號17、18、19,LINE對話內容編號2(他卷第27-32頁)。
3
108年11月25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母親進塔需款云云。
於同日匯款3萬元、2,000元、1萬8,000元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再由被告持上開帳戶提款卡提領。
告訴狀附表1編號21、22,LINE對話內容編號3(他卷第33-36頁)。
4
108年11月28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遭債權人押走,需還款始能獲釋云云。
於同日匯款3萬元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再由被告持上開帳戶提款卡提領。
告訴狀附表1編號24,LINE對話內容編號4(他卷第37-42頁)。
5
108年12月12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積欠房東之管理費需款繳清云云。
於同日匯款1萬4,800元至被告所指定之林敬傑中信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30,LINE對話內容編號6(他卷第51-52頁)。
6
108年12月13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欲處理公司「阿弟仔」之事,需要款項云云。
於同日匯款1萬5,000元、5,000元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再由被告持上開帳戶提款卡提領。
告訴狀附表1編號31、32,LINE對話內容編號7(他卷第53-54頁)。
7
108年12月14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因案需款交保云云。
於同日匯款3萬元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再由被告持上開帳戶提款卡提領。
告訴狀附表1編號33,LINE對話內容編號8(他卷第55-58頁)。
8
108年12月16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需繳醫藥費云云。
於同日匯款2萬元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再由被告持上開帳戶提款卡提領。
告訴狀附表1編號34,LINE對話內容編號9(他卷第59-60頁)。
9
108年12月17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需繳看護費云云。
於同日匯款1萬5,000元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再由被告持上開帳戶提款卡提領。
告訴狀附表1編號35,LINE對話內容編號10(他卷第61頁)。
10
108年12月21日
被告以LINE佯裝為律師,向林淑敏誆稱被告因案需款5萬元交保云云。
於同日匯款5萬元至被告指定之林敬傑中信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36,LINE對話內容編號11(他卷第63-70頁)。
11
108年12月21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因其所委任的律師前為其代墊交保金3萬元,現律師要求其還款云云。
於同日匯款3萬元至被告指定之林敬傑中信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37,LINE對話內容編號12(他卷第71頁)。
12
108年12月24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需繳納律師費云云。
於同日匯款5萬元至被告指定之林敬傑中信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38,LINE對話內容編號13(他卷第73頁)。
13
108年12月25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欲幫「阿弟仔」支付律師費1萬5,000元,暨「阿弟仔」易科罰金之費用2萬5,000元。
於同日匯款1萬5,000元至被告指定之不詳帳戶,暨匯款2萬5,000元至被告指定之林敬傑中信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42、43、44,LINE對話內容編號14(他卷第79-83頁)。
14
108年12月28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與「阿弟仔」被押走,需款交付對方始能獲釋云云。
於同日匯款2萬元至告訴人所指定之郭定辰中信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45,LINE對話內容編號15(他卷第85-86頁)。
15
108年12月29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與「阿弟仔」被押走,並遭強迫簽立本票,尚需款項交付對方始能獲釋云云。
於同日匯款3萬元至被告指定之郭定辰中信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46,LINE對話內容編號16(他卷第87-89頁)。
16
108年12月31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因案需款交保云云。
於同日匯款2萬元、1萬元至被告指定之林敬傑中信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48、49,LINE對話內容編號17(他卷第91-95頁)。
17
109年1月2日
被告佯裝為律師,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被告及「阿弟仔」因不同案件欲交保,分別需款5萬元、1萬元、2萬元云云。
於同日匯款5萬元、1萬元、2萬元至被告指定之郭定辰中信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50、51、52,LINE對話內容編號18、19、20(他卷第97-102頁)。
18
109年1月3日
被告佯裝為律師,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欲收取被告之律師費云云。
於同日匯款5萬元至被告指定之林敬傑中信銀行帳戶,匯款1萬元、2萬元至被告指定之郭定辰中信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53、54、55,LINE對話內容編號21、22、23(他卷第103-115頁)。
19
109年1月9日
被告佯裝為其友人,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被告因案需款交保云云。
於同日匯款3萬元、1萬元、5,000元至被告指定之郭定辰中信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56、57、58,LINE對話內容編號24、25、26(他卷第117-121頁)。
20
109年1月10日
被告佯裝為其友人,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繳納1萬8,000元,即可將被告之前所繳保釋金及扣案之車輛領回云云。
於同日匯款1萬8,000元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再由被告持上開帳戶提款卡提領。
告訴狀附表1編號59,LINE對話內容編號27(他卷第123-128頁)。
21
109年1月12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弟弟」因案需款交保云云。
於同日匯款3萬元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再由被告持上開帳戶提款卡提領。
告訴狀附表1編號60,LINE對話內容編號28(他卷第129-132頁)。
22
109年1月13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仍需交保金云云。
於同日匯款2 萬元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再由被告持上開帳戶提款卡提領。
告訴狀附表1編號61,LINE對話內容編號29(他卷第133-136頁)。
23
109年1月22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欲前往法院取回保管現金及車輛,但需繳納法院之保管費云云。
於同日匯款3萬元、1萬元至被告指定之郭定辰中信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63、64(該附表誤繕為匯款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再由告訴人持卡提領),LINE對話內容編號31、32(他卷第143-147頁 )。
24
109年1月23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被債權人抓到,需款始能獲釋云云。
於同日匯款3萬元至被告指定之不詳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66(該附表誤繕為匯款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再由告訴人持卡提領),LINE對話內容編號33(他卷第149-151頁)。
25
109年1月24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被押到山上,尚需匯款3萬元始能獲釋云云。
於同日匯款3萬元至被告指定之不詳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67(該附表誤繕為匯款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再由告訴人持卡提領),LINE對話內容編號34(他卷第153-154頁)。
26
109年1月26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須繳納醫院住院費用云云。
於同日匯款2萬5,000元至被告指定之郭秀絹聯邦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69(該附表誤繕為匯款至「阿弟仔」帳戶),LINE對話內容編號35(他卷第157-159頁)。
27
109年2月1日
被告佯裝為其友人,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被告因案需款交保云云。
於同日匯款3萬元至被告指定之郭定辰中信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70,LINE對話內容編號36(他卷第161-167頁)。
28
109年2月2日
被告佯裝為其友人,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被告仍需款交保云云。
於同日匯款2萬5,000元至被告指定之郭秀絹聯邦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71,LINE對話內容編號37(他卷第169-177頁)。
29
109年2月5日
被告佯裝為其友人,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可能要被收押,需款購買看守所內日常用品云云。
於同日匯款7,000元、5,000元至被告指定之郭秀絹聯邦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72、73,LINE對話內容編號38、39(他卷第179-182頁)。
30
109年2月7日
被告佯裝為其友人,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被告可以交保,請林淑敏匯款幫忙云云。
於同日匯款4萬元至被告指定之郭秀絹聯邦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74,LINE對話內容編號40(他卷第183-185頁)。
31
109年3月15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住院,需款辦理出院手續云云。
於同日匯款3萬元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再由被告持上開帳戶提款卡提領。
告訴狀附表1編號87,LINE對話內容編號48(他卷第211-215頁)。
32
109年3月16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積欠禮儀公司費用,需款交付對方始能獲釋云云。復佯裝為禮儀公司人員,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告訴人仍須再交付3萬元方可獲自由。
於同日匯款2萬元、3萬元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再由被告持上開帳戶提款卡提領。
告訴狀附表1編號88、89,LINE對話內容編號49、50(他卷第217-224頁)。
33
109年3月19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因案須繳納罰金,尚缺1萬5,000元云云。
於同日匯款1萬5,000元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再由被告持上開帳戶提款卡提領。
告訴狀附表1編號90,LINE對話內容編號51(他卷第225-231頁)。
34
109年3月20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被債主押走強迫其簽本票,須付一半款項始能獲釋云云。
於同日匯款5萬元至被告指定之李奕璇中華郵政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91,LINE對話內容編號52(他卷第233-243頁)。
35
109年3月21日
被告佯裝為上開持有本票之債主,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再付3萬元,其即將本票交還被告云云。
於同日匯款1萬9,000元至被告指定之李奕璇中華郵政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92,LINE對話內容編號53(他卷第245-249頁)。
36
109年3月23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因案需款交保云云。
於同日匯款2萬元至被告指定之李奕璇中華郵政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94,LINE對話內容編號54(他卷第251-254頁)。
37
109年3月24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因案需款交保云云。
於同日匯款1萬元至被告指定之李奕璇中華郵政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96,LINE對話內容編號56(他卷第254-259頁)。
38
109年3月30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因案需款交保云云。
於同日匯款3萬元、3萬元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再由被告持上開帳戶提款卡提領。
告訴狀附表1編號106,LINE對話內容編號59(他卷第271-273頁)。
39
109年3月31日至109年4月2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因先前幫人作保,債權人尋找上門,要求其還款3萬8,000元並將其押走,須償還上開款項始能獲釋云云。
先後於109年3月31日、4月1日、4月2日,各匯款1萬元、1萬元、7,000元至被告指定之李奕璇中華郵政帳戶。另於109年3月31日,匯款1萬元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由被告持上開帳戶提款卡提領5,000元(故就林淑敏匯入其中信銀行帳戶部分,告訴人詐得之款項為5,000元)。
告訴狀附表1編號108、109、110、111,LINE對話內容編號61、62、63(他卷第277-291頁)。
40
109年4月7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因案需款交保云云。
於同日匯款2萬元至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再由被告持上開帳戶提款卡提領。
告訴狀附表1編號116,LINE對話內容編號67(他卷第305-308頁)。
41
109年5月12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需款辦理出院云云。
於同日匯款2萬8,000元至告訴人所指定之蔡委承中信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150,LINE對話內容編號68(他卷第309-311頁)。
42
109年5月20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遭人押走並簽立本票,需款交付對方始能獲釋及交還本票云云。
於同日匯款2萬5,000元至告訴人所指定王思權渣打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151,LINE對話內容編號69(他卷第313-323頁)。
43
109年5月21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其遭人押走,需款交付對方始能獲釋云云。
於同日匯款1萬3,000元至告訴人所指定之陳柏翰中信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153,LINE對話內容編號70(他卷第319-320頁)。
44
109年5月22日
被告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需保證金向法院領回支票云云。
於同日匯款4萬元、1萬4,000元至被告所指定之林軒卉中信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155、156,LINE對話內容編號71(他卷第321-323頁)。
45
109年5月25日
被告佯裝為律師,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被告因案需款交保云云。
於同日匯款5萬元、5,000元至被告所指定之李紫婕中信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157、158,LINE對話內容編號72(他卷第325-327頁 ) 。
46
109年5月30日
被告佯裝為律師,以LINE向林淑敏誆稱被告因案需款交保云云。
於同日匯款3萬元至被告所指定之郭文翔國泰世華銀行帳戶。
告訴狀附表1編號159,LINE對話內容編號73(他卷第329-335頁)。

合計

161萬3,800元



【附表二】
編號
戶名
銀行帳號
證據資料
備註
1
林淑敏
中國信託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
中國信託銀行存款交易明細(他卷第351-370頁)
簡稱林淑敏中信銀行帳戶
2
郭文翔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客戶基本資料、存款交易往來明細(交查二卷第187、159-160頁,交查三卷第203-207 、247-249頁,本院卷第133-135頁)
簡稱郭文翔國泰世華銀行帳戶
3
王思權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00號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開戶資料、108年12月1日至109年5月1日帳戶交易往來明細(交查二卷第163-164 頁)
簡稱王思權渣打銀行帳戶
4
李奕璇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帳號000-00000000000000號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開戶資料、客戶歷史交易清單(交查二卷第249-254 頁)
簡稱李奕璇中華郵政帳戶
5
林敬傑
中國信託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客戶存款基本資料、存款交易明細(交查二卷第261-328 頁)
簡稱林敬傑中信銀行帳戶
6
郭定辰
中國信託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客戶存款基本資料、存款交易明細(交查三卷第3-32頁)
簡稱郭定辰中信銀行帳戶
7
李紫婕
中國信託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客戶存款基本資料、1存款交易明細(交查三卷第33-40 頁)
簡稱李紫婕中信銀行帳戶
8
林軒卉
中國信託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客戶基本資料、存款交易明細(交查三卷第49-52 頁,本院卷第111-122頁)
簡稱林軒卉中信銀行帳戶
9
陳柏翰
中國信託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存款基本資料、存款交易明細(交查三卷第55-74 頁,本院卷第103-110頁)
簡稱陳柏翰中信銀行帳戶
10
蔡委承
申辦之中國信託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存款基本資料、存款交易明細(交查三卷第46頁、第75-90 頁,本院卷第97-102頁)
簡稱蔡委承中信銀行帳戶
11
郭秀絹
聯邦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
郭秀絹聯邦銀行存摺存款交易明細表、存款交易明細(交查三卷第93-107頁)
簡稱郭秀絹聯邦銀行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