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114 年度訴字第 212 號民事判決
裁判日期:
民國 114 年 07 月 08 日
裁判案由:
拆屋還地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212號
原      告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

法定代理人  蔡昇甫  
訴訟代理人  吳榮昌律師
複  代理人  王子衡律師
            王聖凱律師
被      告  李國河  

訴訟代理人  李佳炤  
上列當事人拆屋還地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6月10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將坐落於彰化縣○○市○○段00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即彰化縣彰化地政事務所複丈日期民國114年4月7日土地複丈成果圖編號A部分、面積為138.01平方公尺所示之一層鐵皮造建物及編號C部分、長度7.84公尺所示之鐵皮圍籬拆除,將編號D部分、面積20.42平方公尺所示之水泥鋪面地板刨除,並將上開部分土地騰空後返還予原告。
二、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889元,及自民國114年2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114年2月10日起至返還第一項所示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新臺幣442元。
三、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四、訴訟費用被告負擔99%,餘由原告負擔。
五、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216,521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649,563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六、本判決第二項前段於原告以新臺幣1,963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5,889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本判決第二項後段所命各期給付如屆期,於原告就各期給付以新臺幣147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告就各期給付以新臺幣442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七、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按不變更訴訟標的,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為訴之變更或追加,民事訴訟法第256條定有明定。經查:原告原起訴聲明:㈠被告應將坐落於彰化縣○○市○○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上占用面積為126.29平方公尺之地上物拆除(占用面積以實際測量為準),並於騰空後返還土地予原告。㈡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9,395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114年2月11日起至返還第一項所示之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705元。㈢原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卷第9頁)114年6月10日言詞辯期日變更聲明㈠、㈡為:㈠被告應將坐落系爭土地上如附圖即彰化縣彰化地政事務所複丈日期114年4月7日土地複丈成果圖(下稱附圖)編號A部分、面積為138.01平方公尺所示之一層鐵皮造建物(下稱系爭鐵皮建物)及編號C部分、長度7.84公尺所示之鐵皮圍籬(下稱系爭鐵皮圍籬)拆除,暨將編號D部分、面積20.42平方公尺所示之水泥鋪面地板(下稱系爭水泥地,與系爭鐵皮建物、系爭鐵皮圍籬合稱系爭地上物)刨除,並將上開部分土地騰空後返還予原告。㈡被告應給付原告11,795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暨自114年2月10日起至返還第㈠項所示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885元(卷第112頁)。核原告上開變更,屬更正或補充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先予敘明。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略以  
  系爭土地為中華民所有,現由原告管理;系爭土地現遭被告搭建系爭鐵皮建物、系爭鐵皮圍籬,並鋪設系爭水泥地,被告就系爭土地均無合法占有權利。又因被告占有系爭土地,受有相當於租金之利益,且使原告受有損害,審酌系爭土地申報地價為每平方公尺670元,原告以申報地價10%作為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計算應屬當,是原告得請求被告給付113年1月1日起至114年2月9日止之不當得利為11,795元;復因被告繼續占有系爭土地,原告亦得自114月2月10日起按月請求被告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885元至被告返還占有土地為止。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第179條規定提起本訴,並聲明:如上所述。
二、被告抗辯略以:
  系爭地上物為其興建、舖設,就系爭土地確實無合法占有權利,但拆除系爭地上物將使被告所有之建物傾倒,故無法拆除系爭地上物;被告願意給付不當得利,並以補償方式繼續使用系爭土地等語。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定有明文。又以無權占有為原因,請求返還土地者,占有人對土地所有權存在之事實無爭執,而僅以非無權占有為抗辯者,土地所有權人對其土地被無權占有之事實無舉證責任,占有人自應就其取得占有係有正當權源之事實證明之;物之拆除,為事實上之處分行為,僅所有人或有事實上處分權之人,方有拆除之權限(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1120號、102年度台上字第2053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原告主張系爭土地為國有土地,原告為管理機關,被告無權占有系爭土地並搭建如附圖所示之系爭地上物;系爭地上物為被告興建、鋪設,具有物之管理力等節,業據原告提出土地登記謄本、現況照片圖、臺灣彰化農田水利會土地被占用調查表、105年3月25日切結影本等文件為證(卷第17、19、21、23頁),且為被告所不爭執(卷第81頁);復經本院函囑彰化縣彰化地政事務所會同本院、兩造於114年4月7日至現場勘驗屬實,有勘驗測量筆錄、勘驗照片、土地複丈成果圖在卷可稽(卷第81-82、83-85、93頁)。是原告前開主張,應認屬實。
 ㈡被告雖以前詞抗辯其拆除系爭地上物將導致工廠傾倒等等,然系爭鐵皮建物與其他鐵皮建物,與門牌號碼彰化縣○○市○○路0段00巷0段0000號建物(下稱31-1號建物)連接,係於31-1號建物主體之後方增建,作為工廠使用,有本院勘驗照片可參(卷第83-85頁)。顯然系爭鐵皮建物僅為增建鐵皮建物之部分,縱經拆除,僅使31-1號建物後方之增建鐵皮建物範圍減縮,並無損及31-1號建物本身;且被告透過鐵皮切割,及增建支撐樑、支撐架方式,即可移除系爭鐵皮建物,且無造成31-1號建物或其餘增建鐵皮建物傾倒、塌陷危險;系爭鐵皮圍籬、系爭水泥地非屬31-1號建物、增建鐵皮建物之部分,則有本院勘驗照片可參,拆除系爭鐵皮圍籬、刨除系爭水泥地即無可能造成31-1號建物、增建鐵皮建物傾倒危險。是認被告前開抗辯,核屬無據。故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規定,請求被告將系爭鐵皮建物、系爭鐵皮圍籬拆除及將系爭水泥地刨除,並請求被告騰空返還系爭地上物坐落土地,核屬有據。
 ㈢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民法第179條前段定有明文。又依不當得利之法則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以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有損害為其要件,故其得請求返還之範圍,應以對方所受之利益為度,非以請求人所受損害若干為準,無權占有他人土地,可能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為社會通常之觀念(最高法院61年台上字第1695號裁判意旨可參)。再按土地法第110條第1項前段、第2項規定,耕地每年地租不得超過法定地價百分之8;而依同法第148條規定,法定地價應為土地所有權人依土地法所申報之地價;且依平均地權條例施行細則第21條規定,公有土地之公告地價即為申報地價。上開計收租金之規定,於不當得利事件中,雖非得當然適用,然仍可據為計算不當得利之標準。而土地申報地價8%,耕地地租之最高限額,非謂必照申報地價8%計算,尚應斟酌基地位置、工商繁榮程度、使用人利用基地之經濟價值、所受利益等情事,以為決定。
 ㈣經查: 
 ⒈被告無權占有部分系爭土地,業如前述,其受有相當於租金之利益,並致原告受有不能使用該部分系爭土地之損害,核屬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原告自得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就其占用系爭土地部分,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
 ⒉系爭土地使用區分為特定農業區、使用地類別為水利用地(卷第17頁),有土地登記謄本可稽。是系爭土地即屬農業發展條例第3條第11款規定之「耕地」。本院審酌系爭土地目視所及並無學校、商店、行政機關等設施,距離彰化市中心約15分鐘車程,生活機能普通,有勘驗筆錄附卷可稽(卷第81-82頁)。是參酌上開情形,本件以系爭土地申報地價之5%計算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方屬適當。依此計算結果,原告得請求被告給付自113年1月1日起至114年2月9日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為5,889元(計算式:158.43平方公尺×670元×5%×1又40/365年=5,889元,元以下四捨五入);被告自114年2月10日起至返還系爭土地日止,按月所受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則為442元(計算式:158.43平方公尺×670元×5%×1/12年=442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是原告請求被告為上開給付,核屬有據;逾上開給付部分,則無依據。
 ⒊原告對被告之不當得利債權,屬無確定期限之給付,既經原告以起訴狀繕本催告被告履行,上開起訴狀繕本經本院於114年2月19日送達被告,有本院送達證書在卷可參(卷第47頁)。則本件被告未給付,原告依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203條規定請求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即114年2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給付法定遲延利息,核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第179條之規定,請求被告將系爭地上物除去,並將前開騰空土地返還予原告;及給付原告5,889元及自114年2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暨自114年2月10日起至返還占有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442元,均為有理由,均應予准許;逾上開部分之請求,則無依據,應予駁回。原告勝訴部分,其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與民事訴訟法第390條第2項之規定,核無不合,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准被告供相當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五、本件事證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及證據調查,均與本案之判斷不生影響,爰毋庸一一審酌論列,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7   月   8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劉玉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7   月   8  日
                書記官 康綠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