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112 年度原訴字第 37 號民事判決
裁判日期:
民國 112 年 08 月 10 日
裁判案由: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原訴字第37號
原      告  甲○○ 
被      告  陳俊聖即陳俊穎



上列當事人間因詐欺案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2年度原附民字第31號),本院於民國112年8月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陸拾伍萬柒仟玖佰元,及自民國112年3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事實及理由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原起訴主張: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707,9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原告復於本院審理時變更請求為:被告應給付原告657,9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37頁)。經核原告所為訴之變更,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參諸前揭規定,應予准許。
二、原告主張:被告明知自己無律師執照,亦未擔任過檢察事務官工作,且為已婚身分,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取財之故意,於民國106年1月間某日,在sweetring交友網站刊登其係從事法律相關行業,並登入上開交友網站對家住花蓮之原告自稱有律師執照,復於106年2、3月間以通訊軟體LINE(帳號JIMMY K.w)向原告謊稱:是政大法律系畢業、第一份工作是事務官,曾任事務官2年、單身、想以結婚為前提交往,會認真求婚等語,又為取信於原告,以LINE傳送檢察事務官職章、檢察事務官國家考試書籍、身分證背面配偶欄空白等照片予原告,致原告誤信其確為法律人身分且為單身而交往。被告在取得原告信任,原告誤認被告確為單身法律人並會與其結婚後,即陸續106年10月、12月、107年1月、2月佯稱要共存結婚基金、借款投資、代為刷卡買手機等事由,致原告陷於錯誤,誤信被告要與其結婚,而依被告指示分別於106年11月7日、11月17日、11月19日、11月20日、12月30日、107年1月31日、107年2月20日等轉帳金額至被告申設之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帳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內,及代為刷卡購買物品等,共計支付707,900元。然被告確實為詐騙行為騙取原告上開錢財。被告事後有返還原告5萬元,扣除該5萬元後,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賠償共657,900元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657,9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於本院112年8月9日行言詞辯論程序時就原告之請求為認諾
四、按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捨棄認諾者,應本於其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4條定有明文。查被告就原告本件訴訟標的及請求既為認諾,依上開規定,自應為原告勝訴之判決,故原告本件請求,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從而,原告依上開規定,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657,9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即112年3月11日(見附民卷第21頁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係經本院刑事庭以112年度原附民字第31號裁定移送前來,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2項規定,免納裁判費,又兩造均無就本件支出其他訴訟費用,爰不為訴訟費用負擔之知,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8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鍾志雄
上列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狀應
表明上訴理由)並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
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均須按他
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亦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8   月  10  日
                              書記官  胡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