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度司執字第20436號
代 理 人 江依宥
上列
當事人與
債務人陳紫潔間清償票款
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理 由
一、
按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之裁定,係強制執行法第4條第1項第6款之
執行名義,
債權人依據該款規定聲請強制執行時,應提出得為
強制執行名義之證明文件,強制執行法第6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次按票據法第123條規定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制執行,立法目的係為加強本票之獲償性,以助長本票之流通,究其本質,仍為追索權之行使,而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之裁定,係強制執行法第4條第1項第6款之執行名義,屬
非訟事件程序,法院之裁定並無確定實體
法律關係之效力,
參酌本票具提示性及繳回性,執票人行使追索權時,仍需提示票據始能行使權利,本票執票人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亦係其行使追索權方式之一,從強制執行在滿足債權人私法上
請求權之觀點,其聲請強制執行時,自仍需提出本票原本於執行法院,以證明其係執票人而得以行使追索權。從而債權人以本票聲請法院裁定准許強制執行之民事裁定為執行名義聲請對債務人為強制執行,債權人除提出該民事裁定及裁定已合法送達債務人之證明外,並應提出本票原本,任一證明文件有欠缺,即屬執行法定要件之欠缺。另法院受理強制執行之聲請,如查明其聲請有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所列各款情形之一,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定期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此
觀諸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
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規定自明。
二、查
本件聲請人以本院113年司執溫字第13493號
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原執行名義為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83號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之民事裁定為執行名義,聲請對
相對人所有之財產強制執行,僅提出前開債權憑證
正本為據,未提出本票原本以證明其係執票人,程式自有未合,經本院於民國(下同)113年8月22日命聲請人於收受通知後5日內補正,該通知於113年8月23日送達聲請人,有送達證書附卷
可稽,
惟聲請人逾期仍未補正,
揆諸首揭說明,其強制執行之聲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
司法事務官提出
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