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簡字第2531號
原 告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曾雅柔
上列
當事人間請求代位
分割遺產事件,本院民國(下同)113年12月19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代位人楊○○積欠原告債務新台幣( 下同) 22萬3,784 元本息未為清償(下稱
系爭債權),被告等人之被
繼承人死亡時,遺有如附表所示之
不動產(下稱系爭遺產),由被代位人及被告共同繼承,每人
應繼分各1/3,原告就被代位人所繼承之系爭遺產已聲請
強制執行,由本院執行中,因被代位人怠於行使分割遺產之權利,以致系爭遺產仍為
公同共有,原告無法就被代位人所繼承之
應有部分進行執行受償,為保全債權,依
民法第1164條、第242 條規定,代位被代位人請求分割系爭遺產為
繼承人各有應有部分1/3,並依同法第823 條第1項、第824 條第1、2、3項規定,訴請就系爭遺產變價分割,且由原告於系爭債權範圍內代位被代位人受領。
並聲明:被告及被代位人就被繼承人所遺系爭遺產
予以變價分割,
按應有部分各1/3比例分配價金。
三、被告未到庭,亦未提出書狀作說明。
四、本院之判斷:
㈠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民法第1164條前段定有明文。又按民法第1164條所定之
遺產分割,係以遺產為一體,整個的為分割,
非以遺產中個個財產之分割為對象,亦即遺產分割之目的在遺產公同共有關係全部之廢止,非各財產公同共有關係之消滅。除非依民法第828 條、第829 條規定,經全體公同共有人同意,僅就特定財產為分割,否則依法自應以全部遺產為分割對象,此有最高法院
88年台上第2837號民事判決
可資參照。而被代位人及被告之被繼承人所遺遺產僅系爭不動產,此有遺產稅免稅證明書節本附卷
可稽(見本院卷第23頁),是原告當得代位請求被代位人分割遺產,
合先敘明。
㈡各共有人,除
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
分割共有物,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在此限;公同關係存續中,各公同共有人,不得請求分割其公同共有物;公同共有之關係,自公同關係終止,或因公同共有物之讓與而消滅(第1項);公同共有物之分割,除
法律另有規定外,
準用關於共有物分割之規定(第2項),民法第823條第1項、第829條、第830條分別定有明文。故一般狀況下,在遺產尚未分割而維持公同共有之情形下,繼承人不得逕自請求分割繼承之遺產,繼承人亦不得代位請求分割繼承之遺產。
㈢原告在本件訴訟之事實及理由欄中,固提及「依民法第1164條、第242 條規定,代位被代位人請求分割系爭遺產為被繼承人各有應有部分1/3」等語,然
訴之聲明中並未請求就遺產作分割判決,遺產既未判決分割,如附表所示之遺產仍處於被代位人及被告公同共有之狀態,原告當不得代位被代位人請求就如附表所示之遺產予以變價分割,亦不得請求
代位受領變價分割分得之價金。
五、
綜上所述,原告所訴於法無據,不應准許,又本件事證
已臻明確,原告其餘攻擊、
防禦方法及所為之立證,經
核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再予斟酌。
六、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無理由,判決如主文(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峻明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附表:
| |
| ○○市○○區○○○0000○號建物(權利範圍○○) |
| ○○市○○區○○段0000○0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