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裁判書系統

系統更新將於5/17-5/19每日凌晨0時至6時進行,期間如無法正常查詢,請點選「重新整理」,系統將自動切換至其他主機,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113 年度簡上字第 62 號民事判決
裁判日期:
民國 114 年 02 月 11 日
裁判案由:
分割共有物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62號
上  訴  人  吳岳洋


訴訟代理人  黃明富
被  上訴人  張宋儉
            黃彩雲
            黃木火
            黃榮德
            黃秋月
            黃招國
            陳信義
            鄭陳玉桂  

            陳茂松
            陳見榮
            陳建智
            陳建國
            陳秀琴
            陳秀蓮
            張月里
            張文龍
            張月桂
            張月霞
            張文馨
            陳清泉
            陳聰吉
            陳宏鈞
            陳綉霞
            陳清福
            卓松村
            卓美雲
            卓錦煌

            卓美月
            卓錦星
            鄭渭濱
            鄭麗珠
            鄭煌彬
            鄭輝彬
            陳莉莉


            陳莉慧
            陳浩旻
            陳品戎
兼  上一人
送達代收人  陳品叡
被  上訴人  宋啟民

            宋美芳
            陳淑絹
            宋欣宴
上  一  人
法定代理人  王薇玲
被  上訴人  陳增堯
            陳文彰
            陳耿璋
            陳矜玫
            陳矜芸

            陳岱屏
            陳深海
            陳松雄
            陳政成


            陳政吉


            黃德清

            陳朝興
            陳秋煌
            陳萬來

            陳文民
            陳紹平
            陳文宏
            宋登源
            宋登超

            宋昌陵
            陳桂鳳
            陳桂芬
            陳彥昌
            陳彥智

            呂炳良
            陳威良
            林英萍(即林陳綉玉、林蒼茂之承受訴訟人)

            林亮宏(即林陳綉玉、林蒼茂之承受訴訟人)

            林建誌(即林陳綉玉、林蒼茂之承受訴訟人)

            蕭桂錢(即蕭黃春英之承受訴訟人)

            程培淑(即陳文榕之承受訴訟人)

            陳逸棠(即陳文榕之承受訴訟人)

            陳逸民(即陳文榕之承受訴訟人)

            謝秋嬌(即黃金喜之承受訴訟人)

            黃楷鈞(即黃金喜之承受訴訟人)

            黃毓軒(即黃金喜之承受訴訟人)

            黃致傑(即黃金喜之承受訴訟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2月27日本院苗栗簡易庭所為第一審判決(112年度苗簡字第825號)提起上訴,本院不經言詞辯論,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廢棄,發回本院苗栗簡易庭。
  事實及理由
一、上訴合法性部分:
 ㈠有無逾上訴不變期間
 ⒈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依法令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又第168條至第172條及前條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訴訟;再當事人不聲明承受訴訟時,法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復訴訟程序當然或裁定停止間,法院及當事人不得為關於本案之訴訟行為。但於言詞辯論終結後當然停止者,本於其辯論之裁判得宣示之。訴訟程序當然或裁定停止者,期間停止進行;自停止終竣時起,其期間更始進行,民事訴訟法第168條、第175條、第178條、第188條分別定有明文。另法院判決送達後當事人一造於上訴期間內死亡時,他造當事人於停止事由終竣前之上訴,與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之情形相同,不合法(最高法院民國53年度第1次民、刑庭總會會議決議(六)可以參考)。
 ⒉本件上訴人於112年6月20日以民事起訴狀(原審卷㈠第25至27頁)請求裁判分割兩造共有之坐落苗栗縣○○鎮○○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蕭黃春英等7人應就被繼承人黃錦欽所遺系爭土地之應有部分一百五十分之六辦理繼承登記、陳信義等40人應就被繼承人陳阿萬所遺系爭土地之應有部分一百五十分之二辦理繼承登記,原審於113年2月22日依上訴人聲請一造辯論終結(原審卷㈠第455頁),於113年2月27日判決:⒈蕭黃春英等7人應就黃錦欽所遺系爭土地之應有部分一百五十分之六辦理繼承登記。⒉陳信義等40人應就陳阿萬所遺系爭土地之應有部分一百五十分之二辦理繼承登記。⒊系爭土地應予變價分割,所得價金由兩造按應有部分比例分配(下稱原判決;本院卷第25至35頁),原判決並已於113年3月5日送達上訴人(原審卷㈡第2頁正面)。因依卷附蕭黃春英之戶籍資料(除戶部分)(原審卷㈠第499頁)所示,蕭黃春英於113年1月24日即死亡,且蕭黃春英在原審未委任訴訟代理人,是原審之訴訟程序依民事訴訟法第168條規定,應於113年1月24日便當然停止,更無從起算上訴期間。原審依職權於113年5月20日以112年度苗簡字第825號裁定命蕭黃春英之繼承人蕭桂錢承受訴訟(下稱甲承受裁定;原審卷㈠第529頁),將甲承受裁定連同原判決於113年5月24日送達蕭桂錢(原審卷㈠第537頁),依民事訴訟法第188條第2項規定,應自甲承受裁定合法送達後起算20日上訴期間。故上訴人雖於113年6月13日方以民事上訴狀(本院卷第37至42頁)提起上訴,其上訴應未逾上訴不變期間。
 ㈡有無上訴利益:
 ⒈按所稱「上訴之利益」,指當事人有要求除去不利結果另行改判之必要及實益而言。換言之,當事人對於下級審之判決提起上訴,經上級審改判之結果,能獲有實際之利益者,始能謂為有上訴之利益(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24號、97年度台上字第629號、94年度台上字第2051號裁定意旨可供參照)。
 ⒉本件原審固為上訴人全部勝訴判決,惟原審訴訟程序既有前揭違反民事訴訟法第188條規定之瑕疵,且原審受敗訴判決之除蕭黃春英外之其餘共同被告、蕭桂錢均未聲明不服,倘否定上訴人得提起上訴,原判決將因言詞辯論終結時存在當事人不格情事而成為無效判決,不生任何解決私權紛爭效力,對上訴人之權益影響甚鉅。反之,若肯定上訴人得上訴救濟,除可藉助審級制度對無效判決及時糾錯,最大程度維護司法裁判之正確性、公信力,並有益於減少無效判決所衍生後續問題(如:如何在確定判決證明書上註記,以避免地政機關誤以無效判決內容辦理登記)外,亦可節省當事人為真正解決私權紛爭,事後再重新起訴,或對無效判決提起再審訴訟之相關勞費支出,真正落實紛爭解決一次性此民事訴訟法立法目的。從而,本件上訴人以原審未待蕭桂錢承受訴訟即逕一造辯論及判決,訴訟程序有瑕疵為由聲明上訴(本院卷第317頁),依上揭最高法院裁定意旨及說明,應認具上訴利益。
二、承受訴訟部分:
 ㈠上訴人提起上訴後,被上訴人黃金喜已於113年8月3日死亡,繼承人為其配偶謝秋嬌、長子黃楷鈞、次子黃致傑、長女黃毓軒,且謝秋嬌、黃楷鈞、黃致傑、黃毓軒業經本院依職權於113年10月29日以113年度簡上字第62號裁定命其等承受訴訟(本院卷第277、278頁),是應由謝秋嬌、黃楷鈞、黃致傑、黃毓軒承繼黃金喜之訴訟當事人地位。
 ㈡被上訴人林蒼茂已於114年1月1日死亡,繼承人為其長女林英萍、長子林亮宏、次子林建誌,且林英萍、林亮宏、林建誌業經本院依職權於114年1月14日以113年度簡上字第62號裁定命其等承受訴訟(附於本院卷),是應由林英萍、林亮宏、林建誌承繼林蒼茂之訴訟當事人地位。 
三、原審訴訟程序瑕疵部分:
 ㈠按第一審之訴訟程序有重大之瑕疵者,第二審法院得廢棄原判決,而將該事件發回原法院。但以因維持審級制度認為必要時為限。前項情形,應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如兩造同意願由第二審法院就該事件為裁判者,應自為判決;又第451條第1項及前條第2項之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再簡易程序之上訴及抗告程序,準用第434條第1項、第434條之1及第三編第一章、第四編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第2項、第453條、第436條之1第3項分別規定甚明。復所謂因維持審級制度認有必要,係指第一審違背訴訟程序之規定與判決內容有因果關係,若不將事件發回,自與少經一審級無異,且不適於為第二審辯論及判決之基礎者而言(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457號判決意旨足供參考)。
 ㈡經查:蕭黃春英於原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即死亡,且蕭黃春英在原審未委任訴訟代理人,如前所述,是原審未停止訴訟程序,待蕭桂錢承受訴訟並受合法通知,即於113年2月22日違反民事訴訟法第188條第1項前段規定進行言詞辯論程序,並於同日依上訴人之聲請為一造辯論,令蕭桂錢喪失參與第一審訴訟程序之審級利益,其訴訟程序應認具重大瑕疵,不適於為第二審辯論及判決之基礎。又經本院以113年11月28日苗院漢民睦113簡上62字第30956號函(下稱徵詢函;本院卷第319、320頁)徵詢兩造對於上開原審訴訟程序瑕疵處理之意見(是否同意由本院自為實體審理及裁判),兩造今均未回覆同意,則基於維持審級制度之必要,依民事訴訟法第453條規定,不經言詞辯論,將原判決廢棄,發回原審另為適法之裁判。
四、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451條第1項、第453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顏苾涵
                  法官  賴映岑
                  法官  陳中順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蔡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