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98 年度消債更字第 204 號民事裁定
裁判日期:
民國 98 年 07 月 06 日
裁判案由:
更生事件
臺灣板橋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98年度消債更字第204號 聲 請 人 甲○○ 代 理 人 青含國律師 上列當事人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更生之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更生之意旨略以:聲請人因負欠信用卡等債務共計 新台幣(下同)1,297,791元,於 97年12月間曾向最大債權 金融機構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請求共同協商債務 清償方案,聲請人月薪約為2 萬多,扣除生活費用、房租 等支出,一個月僅剩4,000 元得以清償債務,不被債權銀行 所接受,故協商不成立,懇請鈞院裁定更生等云云。 二、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因消費借貸、自用住宅借款、信用卡 或現金卡契約而負債務,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提出債權 人清冊,以書面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 並表明共同協商之意旨,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第1項 定有明文。而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所定之前置協商程序,其 立法目的係因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因消費借貸、自用住宅借 款、信用卡或現金卡契約而負債務,其法律關係較單純明確 ,金融機構並已訂有債務協商機制,使債務人與多數債權人 間能利用法院程序外解決之協商機制而自主解決其債務,如 能協商成立,債務人或不須依本條例聲請更生或清算,可疏 減法院負擔,有效分配司法資源,遂採行協商前置主義。申 言之: ⒈就債務人協力協商之義務而言: 債務人須盡己之力與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謀求自主性的協議清 償債務方案,若債務人於衡酌己身清償資力,提出符合正當 性及合理性之清償計畫,卻不被最大債權金融機構所接受時 ,債務人自得求助於法院,選擇向法院聲請更生或清算。反 之,若債務人僅徒具形式提出協商聲請,而不以積極態度謀 求解決清償債務方案;或事後又撤回協商之聲請;或債務人 所提出之債務清償方案與其清償資力不具相當性與合理性時 ,亦即在衡量債務人之負債原因、經濟收入情況、通常生活 必要性之支出等客觀情狀後,債務人提出之清償計畫,並不 符合比例原則之要求時,自不能認債務人已充分踐行法律所 要求之協商程序;否則,若不問債務人之清償資力如何,概 命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必須接受清償條件,即難謂否符合法律 所定前置協商之精神。 ⒉就法院發動債務清理程序之必要性而言: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所定協商前置程序之意旨,在使金融機 構與債務人就特定種類之債務清理事務上,利用法院程序外 解決之協商機制,為迅速有效之自主性解決。而此一程序之 進行,有賴當事人間之協力配合,本於誠信為基礎,形成債 務清理之共識,藉由法院之事後核可,賦予協商內容作為執 行名義之正當性。債務人無視協商程序而直接進入更生程 序,或於前置協商程序時,故意使協商破裂,雖有債務協商 不成立之形式,然藉由此方式造成此等結論,難謂債務人有 進行債務清理之誠意可言,則不啻根本否認前置協商之立法 意旨。而國家司法資源介入私人紛爭之處理,應符必要性及 合性原則,亦即指國家權力行使之手段須可達成其目的, 當手段不能完成權力行使目的時,即欠缺此合適性原則,而 在所有可能達成目的之方法中,應選擇符合經濟性、效率性 、相當性之債務清理方式,此不僅須考量債務人之利益,更 須兼顧債權人之債權獲償之可能;否則,濫用司法程序之結 果,亦有侵害了憲法上所保障債權人財產權之虞。 三、本院查: ㈠就聲請人之日常支出及所餘之清償能力言: ⒈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 3條規定,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 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 其債務。該條例所謂之「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 」,係指債務人欠缺清償能力,對於已屆清償期,且已受請 求之債務之全部或主要部分,客觀上可預見其為一般且繼續 的不能清償之財產狀態之謂。又清償能力係由財產、信用、 勞力三者構成,雖無足夠財產,如有良好之信用、優良之技 術或持續不斷之勞力,即屬有清償債務之可能(參照:陳計 男著;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釋論,三民書局97年9月初版一 刷,第15頁)。聲請人主張其月薪約2萬5千多元,並有附薪 資單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53頁),又聲請人現年34歲 (00 年0月00日生),算至其法定退休年齡65歲為止 (勞動基準法 第 65條參照),其尚有31年之工作能力,如聲請人能重新調 整消費習慣節撙節開銷,即無清償債務之可能。 ⒉又依行政院主計處公佈之97年度臺灣省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 用為 9,829元,該最低生活費用即包括食、衣、住、行等費 用在內,而聲請人既已負債大於資產,本應較一般人更節約 支出撙節開銷,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所定債務清理程序之 立法精神,並非維持債務人過去慣常之寬裕生活,而係重新 檢視消費行為樽節支出,故聲請人既已有不能清償之事由, 生活消費程度自應受有限制,每月生活開支,自不能與一般 人等量齊觀。例如:不得乘坐計程車,不得出入三星級以上 之飯店、餐廳等,除有絕對必要性支出之外,自當縮衣節食 ,刻苦生活、優先誠實履行清償債務之責。 ⒊就聲請人陳報其生活開銷支出消費情形,提出之房屋租賃契 約書所示之承租人係聲請人之母林菊蘭,故聲請人自無支出 房租之法律上義務,縱聲請人所聲屬實,且所提出之中華電 信股份現公司電話費收據520 元、興雙和有線電視有線電視 訂戶繳費收據1404元、自來水事業處水費收據897 元、遠傳 數位聯合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網路費784 元(見本院卷第40 頁至第45頁),其付款義務人分別為其母林菊蘭及其弟黃文 政,故聲請人已身負債務,是否每月仍有必要另行為家人支 出日常消費,誠屬可議?是以上開花費與負債者應為儉樸生 活以還債為先之原則有所不符,聲請人仍維持過去慣常之寬 裕生活,而未能重新檢視消費行為樽節支出,縮衣節食刻苦 生活、優先誠實履行清償債務之責,仍有浪費之嫌,而非屬 必要,如聲請人能重新調整消費習慣節撙節開銷,對於聲請 人所負之1,297,791 元之債務,即有清償之可能。 ㈡就聲請人於本案是否確實有進行實質之協商程序而言: 本案最大債權金融構台北富邦商業銀行陳報,經其徵得全體 債權金機構同意後,其已提供180期,不計利息,月付7,210 元還款方案(見本院卷第86頁),其還款的金額其利率已遠 低於一般正常還款客戶,然聲請人自提協商方案卻僅願意負 擔4,000 元,已難足認聲請人有參與前置協商之誠意;又依 據聲請人提出97年12月15日前置協商不成立通知書,其上記 載係:「客戶自訂還款計畫,除方案之外,餘不接受最大債 權金融機構提供之其他還款方案」月15日前置協商不成立通 知書 (見本院卷第19頁), 然債權人上開減免聲請人債務之 協商條件已屬優惠,聲請人竟圖逕行運用法院更生程序,使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之協商程序徒具形式,自非法之所許。 四、據上所述,本件聲請人雖主張其已踐行前置協商程序,並提 出前置協商不成立通知書為證,惟該次前置協商不成立原因 因聲請人不為實質上之協商,因無法負擔任何還款條件而協 商成立,致使協商無從開始而徒具形式,足認聲請人無參與 協商之誠意,形同未確實踐行前置協商程序。依前揭說明, 本件更生之聲請,於法尚有未合,自應裁定駁回之。至於, 聲請人應再度本於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之理立法精神,重新 檢視消費生活習慣,節約支出撙節開銷,重新向最大債權金 融機構提出協商,若確有實質協商而不成立之情形,始得再 向法院提出更生或清算之聲請,並予敘明之。又關於聲請人 所預繳納之郵務送達費,則待本件更生聲請事件確定後,如 仍尚有剩餘,再予檢還聲請人,併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98  年  7  月   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黎文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98  年  7  月   6  日 書記官 趙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