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110 年度簡字第 1346 號刑事判決
裁判日期:
民國 110 年 09 月 29 日
裁判案由:
侵占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0年度簡字第1346號 公 訴 人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潘進昌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0 年度偵字第1405 號),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自白犯罪(110 年度易字第356 號),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爰不依通常審判程序,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潘進昌犯如附表「主文」欄所示之罪,共肆罪,各處如附表「主 文」欄所示之刑及沒收。應執行罰金新臺幣貳萬伍仟元,如易服 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附表「遺失物品」欄應更正為本判決書附表「遺失物品」欄 ;另增列「潘進昌於本院準備程序時之自白、屏東縣政府警 察局屏東分局民國110 年4 月19日屏警分偵字第1103155150 0 號函職務報告」為證據外,其餘均引用起訴書所載(如 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潘進昌如附表編號1 至4 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37 條 侵占遺失物罪。被告如附表編號1 至4 所示犯行,犯罪時間 、地點均不相同,自屬犯意有別、行為互殊,應分論併罰。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拾獲如附表編號1 至4 所示被害人4 人遺失之物,未思送至相關機關招領,反心存 僥倖將之占為己有,侵占附表編號1 至3 所示之物之時間大 約4 至6 月,時間非短,被告顯然缺乏尊重他人財產權之法 治觀念,且被害人4 人遺失之物不乏手機等價值非低之物, 亦有身分證、健保卡等國民身分證明文件,被告隨意侵占, 將造成被害人4 人之不便,被告本案4 度侵占遺失物,可證 被告侵占遺失物之舉似非偶一為之,被告雖表示有意願與被 害人4 人調解,惟被害人林亞澤表示不用賠償等語(本院卷 第82頁)、被害人簡鐘慶、常家欣表示沒有意願調解等語( 本院卷第103 頁)、被害人朱慶朕則未於本院安排之調解期 日到場(本院卷第99頁),故除由員警將自被告住處扣得、 如附表「已發還物品」欄所示物品分別發還附表編號1 至4 所示被害人外,被告並無額外賠償被害人4 人分毫或向被害 人4 人道歉,所為實應非難;惟念及被告於審理時終能坦承 犯行,其並無任何經法院判處罪刑之前科紀錄,此有臺灣高 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素行尚佳,兼衡其自陳之 學識程度、家庭及經濟狀況(因涉及個人隱私故不揭露,詳 如本院卷第83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附表「主文」欄所示 之刑,並知如附表「主文」欄所示之易服勞役折算標準。 並就整體犯罪非難評價、各行為此間之關聯性、各行為所 侵害法益之同一性、罪數所反映之被告人格特性與犯罪傾向 等,為綜合判斷,合併量處如主文所示之應執行刑,並諭知 如主文所示之易服勞役折算標準。 三、沒收: ㈠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前2 項之沒收,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 法第38條之1 第1 項前段、第3 項定有明文。查未扣案現金 新臺幣(下同)4,000 元係被告如附表編號2 所示犯罪所得 ,而未扣案錢包1 個、現金5,000 元係被告如附表編號3 所 示犯罪所得,爰均依上揭規定分別於附表編號2 、3 所示罪 刑項下沒收。錢包部分,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 沒收時,追徵其價額。犯罪所得為新臺幣部分,並無不宜執 行沒收之情形,亦無價額可言,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時, 追徵之。 ㈡如附表編號1 至4 「已發還物品」欄所示物品,均由員警發 還各該編號被害人已如前述,爰依刑法第38條之1 第5 項規 定,不予宣告沒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2 項、第454 條第2 項,刑法第33 7 條、第42條第3 項、第51條第7 款、第38條之1 第1 項前 段、第3 項、第5 項,刑法施行法第1 條之1 第1 項,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書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需附繕本),向本院提出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李仲仁提起公訴,檢察官潘國威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0 年 9 月 29 日 簡易庭 法 官 粘凱庭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述理由 ,向本庭提出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0 年 9 月 29 日 書記官 李家維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37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遺失物、漂流物或其他 離本人所持有之物者,處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附表: ┌──┬──────────┬───────┬───────┬────────────┐ │編號│犯罪事實 │遺失物品 │已發還物品 │主文 │ ├──┼──────────┼───────┼───────┼────────────┤ │ 1 │被告侵占被害人簡鐘慶│HTC 金色行動電│HTC 金色行動電│潘進昌犯侵占遺失物罪,處│ │ │遺失物部分 │話1 支(含手機│話1 支(含手機│罰金新臺幣陸仟元,如易服│ │ │ │皮套1 個) │皮套1 個) │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 │ │ │ │ │壹日。 │ ├──┼──────────┼───────┼───────┼────────────┤ │ 2 │被告侵占被害人林亞澤│PLAYBOY 錢包1 │PLAYBOY 錢包1 │潘進昌犯侵占遺失物罪,處│ │ │遺失物部分 │個(內有駕照、│個、林亞澤之駕│罰金新臺幣捌仟元,如易服│ │ │ │行照、身分證、│照、行照、身分│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 │ │ │健保卡、郵局金│證、健保卡、郵│壹日。未扣案犯罪所得新臺│ │ │ │融卡、現金4,00│局金融卡各1 張│幣肆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 │ │ │0 元) │ │部不能沒收時,追徵之。 │ ├──┼──────────┼───────┼───────┼────────────┤ │ 3 │被告侵占被害人常家欣│錢包1 個(內有│常家欣之健保卡│潘進昌犯侵占遺失物罪,處│ │ │遺失物部分 │健保卡、機車駕│、機車駕照、大│罰金新臺幣捌仟元,如易服│ │ │ │照、大客車駕照│客車駕照、郵局│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 │ │ │、郵局金融卡、│金融卡、匯豐銀│壹日。未扣案犯罪所得新臺│ │ │ │匯豐銀行金融卡│行金融卡、永豐│幣伍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 │ │ │、永豐銀行金融│銀行金融卡各1 │部不能沒收時,追徵之。未│ │ │ │卡、現金5,000 │張 │扣案錢包壹個沒收,於全部│ │ │ │元) │ │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 │ │ │ │ │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 ├──┼──────────┼───────┼───────┼────────────┤ │ 4 │被告侵占被害人朱慶朕│華碩牌行動電話│華碩牌行動電話│潘進昌犯侵占遺失物罪,處│ │ │遺失物部分 │1 支 │1 支 │罰金新臺幣陸仟元,如易服│ │ │ │ │ │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 │ │ │ │ │壹日。 │ └──┴──────────┴───────┴───────┴────────────┘ 附件: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0年度偵字第1405號 被 告 潘進昌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該提起公訴,茲將犯 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潘進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侵占遺失物之犯意,分 別於附表所示時間及地點,發現簡鐘慶、林亞澤、常家欣及 朱慶朕等人如附表所示物品,掉落在各該處所,分別撿拾如 附表所示物品,未送至警察機關,反而加以侵占入己。嗣潘 進昌於109 年9 月7 日21時50分許,行經屏東縣屏東市○○ ○路○○巷口時,因形跡可疑,為警方所攔查,警方徵得潘進 昌同意搜索後,在潘進昌身上,扣得附表所示物品,始查悉 上情。 二、案經屏東縣政府警察局屏東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 │編號│證據清單 │待證事實 │ ├──┼──────────┼────────────┤ │㈠ │被告潘進昌於警詢及本│被告潘進昌矢口否認涉有上│ │ │署偵查中之供述 │揭犯行,辯稱:附表所示物│ │ │ │品皆已歸還,無侵占犯行云│ │ │ │云。 │ ├──┼──────────┼────────────┤ │㈡ │被害人簡鐘慶於警詢時│證明被害人簡鐘慶所有如附│ │ │之證述 │表編號1 號所示財物,於附│ │ │ │表編號1 號所示時、地遺失│ │ │ │之事實。 │ ├──┼──────────┼────────────┤ │㈢ │證人林柔妤於警詢時之│證明被害人林亞澤所有如附│ │ │證述 │表編號2 號所示財物,於附│ │ │ │表編號2 號所示時、地遺失│ │ │ │之事實。 │ ├──┼──────────┼────────────┤ │㈣ │被害人常家欣於警詢時│證明被害人常家欣所有如附│ │ │之證述 │表編號3 號所示財物,於附│ │ │ │表編號3 號所示時、地遺失│ │ │ │之事實。 │ ├──┼──────────┼────────────┤ │㈤ │被害人朱慶朕於警詢時│證明被害人朱慶朕所有如附│ │ │之證述 │表編號4 號所示財物遺失,│ │ │ │被害人朱慶朕忘記何時何地│ │ │ │遺失之事實。 │ ├──┼──────────┼────────────┤ │㈥ │1.偵查報告1 份 │證明全部犯罪事實。 │ │ │2.屏東縣政府警察局屏│ │ │ │ 東分局搜索扣押筆錄│ │ │ │ 暨扣押物品目錄表 1│ │ │ │ 份 │ │ │ │3.贓物認領保管單4份 │ │ └──┴──────────┴────────────┘ 二、核被告如附表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37 條第1 項之侵占遺失 物罪嫌。被告所犯如附表所示4 罪,犯意各別,行為互異, 請予以分論併罰。又犯罪所得即被告所侵占如附表所示財物 ,除已歸還被害人部分外,併請依刑法第38條之1 第1 項規 定沒收之,如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時,請依同條第3 項規定 追徵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0 年 2 月 23 日 檢察官 李 仲 仁 起訴書附表: ┌──┬────┬──────────┬────────┬────────────┐ │編號│被害人 │遺失時間 │遺失地點 │遺失物品 │ ├──┼────┼──────────┼────────┼────────────┤ │1 │簡鐘慶 │109年4月18日11時許 │屏東縣屏東市勝利│HTC 行動電話(金色)1 支│ │ │ │ │路與博愛路口某處│ │ ├──┼────┼──────────┼────────┼────────────┤ │2 │林亞澤 │109年4月5日9時許 │屏東縣屏東市香蕉│PLAYBOY 錢包1 個(駕照、│ │ │ │ │巷停車場 │行照、身分證、健保卡、郵│ │ │ │ │ │局金融卡及現金4,000元) │ ├──┼────┼──────────┼────────┼────────────┤ │3 │常家欣 │109 年2 月17日10時30│屏東縣屏東市復興│錢包1 個(健保卡、機車駕│ │ │ │分許 │路446 號「屏東就│照、大客車駕照、郵局金融│ │ │ │ │業服務中心」 │卡、匯豐銀行金融卡及現金│ │ │ │ │ │5,000元) │ ├──┼────┼──────────┼────────┼────────────┤ │4 │朱慶朕 │109 年9 月7 日21時59│不詳處所 │華碩行動電話1支 │ │ │ │分前某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