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家繼簡字第4號 113年度家繼簡字第9號 原 告 謝林秀娥
複 代 理人 葉雨新
林國順
林佩鏇
林文雄
林嘉富
林文星
上列 當事人間請求 分割遺產事件(112年度家繼簡字第4號、113年度家繼簡字第9號),本院合併審理,於民國113年9月12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一、 兩造就被 繼承人己○○○、林文龍所遺如附表三所示遺產,分割如附表三分割方法欄所示。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 按數 家事訴訟事件,或家事訴訟事件及家事 非訟事件請求之基礎事實相牽連者,得向就其中一家事訴訟事件有 管轄權之少年及家事法院合併請求,不受民事訴訟法第53條及第248條規定之限制。前項情形,得於第一審或第二審 言詞辯論終結前為請求之變更、追加或為 反請求。法院就前條第1項至第3項所定得合併請求、變更、追加或反請求之數宗事件,應合併審理、合併 裁判, 家事事件法第41條第1項、第2項、第42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本件原告辛○○○原訴請分割被 繼承人己○○○所遺如家事 起訴狀附表1所示遺產(即本院112年度家繼簡字第4號〈該案卷下稱本院卷〉,見該卷一第27至29頁), 嗣於本院審理中因查明遺產範圍,而將家事起訴狀附表1編號4所示之土地改成 提存款,且刪除該表編號7至10所示之土地,主張被繼承人己○○○遺產範圍如家事陳報㈦狀附表1所示(見本院卷二第145頁、卷四第18至20頁,即如附表一)。 迄再當庭追加請求分割被繼承人林文龍所繼承自被繼承人己○○○所遺如附表二所示遺產(即本院113年度家繼訴字第9號)。經核兩造均為被繼承人己○○○、林文龍之繼承人,本件基礎事實相牽連,有統合處理必要,依 前揭規定,自應准許。至原告於審理中為關於各被繼承人遺產範圍陳述之補充或更正,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 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56條規定,非屬訴之變更或追加, 合先敘明。 二、次按原告於判決確定前,得撤回訴之全部或一部。但被告已為 本案之言詞辯論者,應得其同意,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62條第1項定有明文。原告於民國112年1月17日(以本院收狀為準)起訴時,以庚○○○、丁○○、丙○○、乙○○、戊○○、甲○○、林柏全及林宸伊為被告。 惟林柏全、林宸伊及被告甲○○於林文龍死亡後均已 聲請拋棄對被繼承人林文龍遺產之繼承,並經本院 准予備查在案,有本院公告等件在卷 可憑(見本院卷二第8至9頁)。是林柏全、林宸伊即非被繼承人己○○○、林文龍之(再轉)繼承人,而被告甲○○僅為被繼承人己○○○之繼承人。原告於112年3月27日以家事部分撤回 暨更正狀撤回對林柏全、林宸伊之起訴,而林柏全、林宸伊均未曾到庭為言詞辯論,合乎 上開規定,應予准許。 三、被告庚○○○、丁○○、丙○○、乙○○、戊○○經 合法通知,均未於最後言詞辯論 期日到場,核無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 爰依原告聲請,由其 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兩造之被繼承人己○○○於97年8月21日死亡,遺有附表一所示之遺產。其五子林文龍於104年7月15日死亡,所留財產均係繼承自被繼承人己○○○即如附表二所示之遺產。而其子女林柏全、林宸伊及其手足即被告甲○○均聲請對其 拋棄繼承,並經本院准予備查,故被繼承人林文龍繼承自被繼承人己○○○如附表二所示之遺產,由其手足即林木興、被告乙○○、戊○○、庚○○○及原告繼承。又林木興於105年8月8日死亡,所留遺產尚未分割,則其繼承自被繼承人己○○○之遺產,則由被告丁○○、丙○○再轉繼承並維持 公同共有。則兩造分別為被繼承人己○○○、林文龍之繼承人, 應繼分如附表四所示。再附表一、二所示之遺產並無不能分割之情形,亦無不分割之約定,然兩造就上開遺產遲遲無法達成分割共識,爰依 民法第1164條規定訴請分割附表一、附表二所示之遺產等語。 並聲明:兩造被繼承人己○○○、林文龍 系爭所遺如附表一、附表二所示遺產應依兩造應繼分比例分割為 分別共有。 二、被告則以: (一)被告甲○○辯稱:伊並未拋棄繼承,何以分得之比例較其他繼承人少,希望依照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公平分配等語,並聲明:同意分割。 (二)被告乙○○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庭,惟據其前到庭所為之聲明及陳述 略以:希望依照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公平分配等語,並聲明:同意分割。 (三)被告庚○○○、丁○○、丙○○、戊○○經合法通知,均未到庭表示意見,亦未具狀作何陳述或聲明。 三、本院之判斷: (一)按 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下列順序定之:一、 直系血親卑親屬。二、父母。三、兄弟姊妹。四、祖父母;同一順序之繼承人有數人時,按人數平均繼承,民法第1138條、第1141條分別定有明文。查原告辛○○○主張本件被繼承人己○○○於97年8月21日死亡,遺有附表一所示之 不動產,由長女即被告庚○○○、次女即原告、長男林木興、次男即被告乙○○、三男即被告戊○○、四男即被告甲○○及五男即林文龍繼承。嗣林文龍於104年7月15日死亡,其已 離婚,所留即繼承自被繼承人己○○○如附表二所示之遺產,因其子女林柏全、林宸伊暨手足甲○○均聲請拋棄繼承,故由其餘手足即被告庚○○○、原告、林木興、被告乙○○及被告戊○○再轉繼承。又林木興於105年8月8日死亡,其配偶已歿,所繼承自被繼承人己○○○、林文龍如附表一、二所示之遺產,由其子女丁○○、丙○○再轉繼承。而各被繼承人所遺如附表一、二所示之遺產,並無因 法令限制不許分割情事,亦無因使用目的有不能分割之情形,而兩造就該等遺產復未訂有不分割之協議,惟迄未能達成分割協議 等情,有戶籍資料、財政部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 繼承系統表、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親等關聯(二親等)、(一親等)、個人基本資料、個人戶籍資料、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本院公告、111年度存字第148號提存書、桃園○○○○○○○○○112年7月21日桃市壢戶字第1120007980號函暨戶籍資料、新竹縣政府稅務局房屋稅籍證明書、遺產稅財產參考清單、土地登記申請書影本暨繼承系統表、新竹縣竹北地政事務所113年3月14日北地所登字第1130001121號函暨土地公誤用登記謄本等件附卷 可稽(見本院卷一第19至25頁、第31頁、第59至95頁、第125至609頁;卷二第8至11頁、第97至98頁、第130至131頁、第149至154頁、第167至186頁;卷三第2至247頁),且為被告乙○○、甲○○到庭所不爭執,而被告庚○○○、丁○○、丙○○、戊○○經合法送達,均未到庭,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至被告甲○○雖辯稱:伊並未拋棄繼承,何以分得之比例較其他繼承人少 云云。 惟查,被告甲○○於被繼承人林文龍死後,確有向本院聲請拋棄對被繼承人林文龍所遺財產之繼承權,並經本院以新院千家碩二104年度 司繼字第680號准予備查在案,有本院公告附卷 可佐(見本院卷二第9頁),此已據被告甲○○於本院112年5月30日言詞辯論期日當庭 自承:當時確實有向法院辦理拋棄繼承,並經法院准予備查等語(見本院卷二第22頁),則被告甲○○嗣改口辯稱:伊並未向法院聲請拋棄繼承云云,顯與事實不符, 不足採信。是本院依調查證據之結果及斟酌全辯論意旨,應 堪認原告前開主張為實在。 (二)兩造之被繼承人己○○○、被繼承人林文龍分別遺有如附表一、二所示之遺產,惟被繼承人林文龍所遺附表二之遺產, 乃係繼承自被繼承人己○○○之財產,本件將被繼承人林文龍繼承自被繼承人己○○○之遺產,連同被繼承人己○○○之遺產(附表三),一併依兩造分別繼承後合計之應繼分比例(附表四)為分割,茲說明如下: 1、按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但 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164條定有明文。次按公同共有物分割之方法,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準用關於共有物分割之規定,此為民法第830條第2項所明定。又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者,或於協議決定後因 消滅時效完成經共有人拒絕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命為下列之分配:一、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人均受原物之分配 顯有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人。二、原物分配顯有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或以原物之一部分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分變賣,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民法第824條第1、2項定有明文。第按 遺產分割,依民法第1164條、第830條第2項之規定,應由法院依民法第824條命為 適當之分配,不受任何共有人主張之 拘束(最高法院49年 台上字第2569號判例 要旨參照)。復按公同共有物分割之方法,依民法第830條第2項之規定,依分別共有物分割之規定即以 原物分割或變賣分割為之。將遺產之公同共有關係終止改為分別共有關係,性質上屬分割遺產方法之一(最高法院82年度台上字第748號判決要旨亦同此見解)。 2、 經查,被繼承人己○○○、林文龍所遺如附表一、二所示遺產,就本件遺產如何分割,兩造未能達成協議,而本件遺產並無不能分割之情形,則原告為終止兩造間之公同共有關係,請求分割被繼承人己○○○、林文龍所遺如附表三所示遺產,於法 即屬有據。本院審酌被告丁○○、丙○○尚未分割林木興之遺產,故認其等之應繼分35分之6,即附表三編號1至84所示不動產各其中權利範圍35分之6及同表編號85所示金錢之35分之6即10,337元(計算式:60,299×6/35=10,337,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因未經林木興之全體繼承人同意分割,故應維持公同共有而不分割,較為適當。至其餘如依法定之應繼分比例,認附表三編號1至84所示之不動產分割為分別共有,未來共有人可依協議為利用、分管,或依土地法規定 予以處分,以尋求不動產之最大經濟價值,活化不動產之利用效率,對於兩造而言尚屬公平、適當,亦與法無違;而同表編號85所示遺產之性質為金錢,本屬可分,分割由各繼承人按應繼分比例各自取得,得以兼顧全體繼承人間之利益及公平,亦曾為妥適,爰判決如主文第一項所示。 四、末按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事件涉訟、由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定有明文。查 裁判分割遺產之形成訴訟,不因何造起訴而有不同,本件原告辛○○○ 請求裁判分割遺產雖有理由,惟關於訴訟費用之負擔,應由兩造即繼承人全體各按應繼分比例負擔,方屬 事理之平,爰 依職權酌定如主文第二項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 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第80條之1、第85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26 日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廿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26 日 附表一:原告辛○○○主張被繼承人己○○○遺產及其分割方法 | | | | 新竹縣○○鎮○○段0000地號土地(1,050.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27/300) | | | 新竹縣○○鎮○○段0000地號土地(661.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4/210) 原告附表誤載為679㎡(見卷二第202頁;卷三 第5頁) | | | 新竹縣○○鎮○○段0000地號土地(45.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4/21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2.5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8.3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131.0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316.3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117.5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5,351.1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29,806.5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1,254.4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2,065.0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76.9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6,228.9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50.0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782.2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6,691.1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445.4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1.9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697.4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316.9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66.5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511.0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187.1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0,807.7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21,085.1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35.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8,380.8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97.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061.4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801.1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856.2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558.4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189.1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64.0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279.9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207.8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77.5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63.3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30.8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607.2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04.2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082.2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203.0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39.8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063.2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79.4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77.0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913.1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0,106.0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2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555.1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402.1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154.9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191.2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65,768.3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853.0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174.0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67.0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206.7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311/3320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92.0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802.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08.4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663.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028.8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37.7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5,220.0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839.0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5,521.8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9,389.4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4,306.2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544.2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358.3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號土地(354.1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500.1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5,524.9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912.9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216.0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43,376.7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8,340.8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642.6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0地號土地(102.7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2500) | | | 新竹縣○○鎮○○路0段000巷00弄0號房屋(權利範圍:全部) | | | 新竹縣○○鄉○○村0鄰○○00號(權利範圍:1000/100000) | | | 本院111年度存字第148號提存金本息新臺幣60,299元及利息(即原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 | |
附表二:原告辛○○○主張被繼承人林文龍遺產及其分割方法 | | | | 新竹縣○○鎮○○段0000地號土地(1,050.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9/700) | | | 新竹縣○○鎮○○段0000地號土地(661.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05) | | | 新竹縣○○鎮○○段0000地號土地(45.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05)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2.5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8.3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131.0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316.3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117.5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5,351.1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29,806.5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1,254.4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2,065.0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76.9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6,228.9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50.0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782.2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6,691.1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445.4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1.9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697.4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316.9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66.5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511.0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187.1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0,807.7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21,085.1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35.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8,380.8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97.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061.4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801.1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856.2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558.4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189.1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64.0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279.9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207.8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77.5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63.3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30.8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607.2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04.2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082.2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203.0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39.8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063.2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79.4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77.0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913.1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0,106.0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2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555.1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402.1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154.9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191.2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65,768.3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853.0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174.0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67.0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206.7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311/00000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92.0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802.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08.4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663.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028.8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37.7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5,220.0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839.0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5,521.8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9,389.4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4,306.2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544.2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358.3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號土地(354.1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500.1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5,524.9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912.9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216.0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43,376.7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8,340.8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642.6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600) | | | 新竹市○○段000○0地號土地(102.7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17500) | | | 新竹縣○○鎮○○路0段000巷00弄0號房屋(權利範圍:全部) | | | 新竹縣○○鄉○○村0鄰○○00號(權利範圍:1/700) | | | 本院111年度存字第148號提存金本金新臺幣8,614元及利息(即原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 | |
附表三:被繼承人己○○○、乙○○之遺產及其分割方法: | | | | 新竹縣○○鎮○○段0000地號土地(1,050.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27/300) | 由辛○○○、庚○○○、乙○○、戊○○、甲○○各依附表四「合計每人之應繼分比例」欄所示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丁○○、丙○○公同共有應繼分比例35分之6。
| | 新竹縣○○鎮○○段0000地號土地(661.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4/210) | | | 新竹縣○○鎮○○段0000地號土地(45.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4/21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2.5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8.3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131.0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316.3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117.5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5,351.1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29,806.5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1,254.4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地號土地(2,065.0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76.9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6,228.9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50.0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782.2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6,691.1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445.4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1.9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697.4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316.9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66.5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511.0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187.1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0,807.7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21,085.1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35.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8,380.8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97.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061.4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801.1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856.2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558.4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189.1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64.0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279.9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207.8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77.5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63.3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30.8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607.2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04.2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082.2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203.0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39.8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063.2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79.4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77.0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1,913.1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20,106.0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2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555.1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402.1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154.9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3,191.2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地號土地(65,768.3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853.0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174.0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67.0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206.7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311/3320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92.0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802.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08.47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663.0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028.8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37.7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5,220.0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839.0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5,521.8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9,389.48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4,306.2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544.2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358.35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號土地(354.12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500.1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5,524.91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912.9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2,216.0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43,376.7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8,340.8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1,642.64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800) | | | 新竹市○○段000○0地號土地(102.76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2500) | | | 新竹縣○○鎮○○路0段000巷00弄0號房屋(權利範圍:全部) | | | 新竹縣○○鄉○○村0鄰○○00號(權利範圍:1000/100000) | | | 本院111年度存字第148號提存金本息新臺幣60,299元及利息(即原新竹市○○段000地號土地) | 丁○○、丙○○公同共有新臺幣10,337元;餘由兩造依附表四「合計每人之應繼分比例」欄所示應繼分比例分配。 |
附表四:繼承人應繼分比例 附表五:訴訟費用負擔比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