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沙鹿簡易庭 113 年度沙簡字第 761 號民事判決
裁判日期:
民國 114 年 01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分割共有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簡易民事判決
      113年度沙簡字第761號
原      告  楊惠芳  
訴訟代理人  許博堯律師
被      告  周絹(張春煙之繼承人)

            張烜棟(張春煙之繼承人)


            張烜儒(張春煙之繼承人)

            張烜崇(張春煙之繼承人)

            張春柳  


            張春輝  
            張文  
            張良雄  
            張澤雄  
            張澤煌  
            張澤彥  
            張澤修  
            張伸吉  
            張佑吉  
            林良  

            林良徽  
            林良鴻  
            王淑女  
            林玠賢  
            張瑞瑜  
            張健中  
            張健銘  
            張謀仁  
            張謀州  
            張琬琪  
            張椀絢  
            張智喬  
            林俊丞  
            林俊穎  

            林琦淵  
            林昭賢  
            林育儀  
            林錦梅  
            林淑梅  

            林春梅  
            張玉珍  
            張玉娟  
            張玉卿  

            張立昌  
上  一  人
監  護  人  彭嘉崢  
被      告  張立明  
            洪玉霞  

            張潔于  

            張佳承  

            黃能通  
            張智琳  
            侯帥   
上列當事人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周絹、張烜棟、張烜儒、張烜崇應就被繼承人張春煙所遺坐落臺中市○○區○○○段00地號土地,應有部分54分之2,辦理繼承登記。
兩造共有坐落臺中市○○區○○○段00地號土地(面積209.29平方公尺)應予變價分割,所得價金由兩造附表「應有部分欄」所示之比例分配。
訴訟費用由兩造按附表「應有部分欄」所示之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坐落臺中市○○區○○○段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兩造應有部分如附表應有部分欄所示,兩造間無不能分割之協議,系爭土地亦無不能分割之情形。因兩造各共有人權利範圍換算後面積狹小,無法原物分割,爰請求變價分割,以賣得之價金依共有人應有部分比例分配,又共有人中已死亡者,併聲明其繼承人辦理繼承登記。並聲明:(一)被告周絹、張烜棟、張烜儒、張烜崇就其被繼承人張春煙名下坐落臺中市○○區○○○段00地號土地,持分為2/54之土地所有權,應辦理繼承登記。(二)請求就兩造共有坐落臺中市○○區○○○段00地號土地准予變價分割。(三)訴訟費用由兩造依如附表所示應有部分比例負擔。
三、被告意見:
(一)被告張澤煌:系爭土地地上物出租給二手車業,沒有門牌號碼,是一樓鐵皮屋,去年部分土地所有權人已經出售,賣給誰不清楚,我也賣,但還沒拿到定金。
(二)被告侯帥:同意原告分割方案。
(三)其餘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四、得心證之理由:
(一)各共有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在此限。民法第823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決定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而為裁判分割。此觀民法第824條第1項、第2項之規定即明。經查,兩造為系爭土地(面積209.29平方公尺)之共有人(兩造就系爭土地之應有部分如附表「應有部分欄」所示),且兩造就系爭土地並無不分割之約定,亦無使用目的不能分割等情,有系爭土地之土地登記謄本、地籍圖謄本、臺中市沙鹿區都市計畫土地土地使用分區(或公共設施用地)證明書在卷可按,且衡諸系爭土地之土地共有人人數眾多,大部分被告均未曾到庭表示意見,到場被告對於本件土地應否分割,意見不盡相同,認兩造無法達成系爭土地之協議,且系爭土地並無依法不能分割或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期限之情事,依前開規定,原告基於系爭土地共有人之地位,訴請裁判分割系爭土地,自屬有據。
(二)按分割共有物,性質上為處分行為,依民法第759條規定,共有不動產之共有人中有人死亡時,於其繼承人未為繼承登記以前,固不得分割共有物分割共有物訴訟中,請求繼承人辦理繼承登記,並合併對其等及其餘共有人為分割共有物之請求,不但符合訴訟經濟原則,與民法第759條及強制執行法第130條規定之旨趣無違(最高法院69年度台上字第1012號裁判意旨參照)。原共有人張春煙已死亡,其繼承人係被告周絹、張烜棟、張烜儒、張烜崇,且繼承人今仍未各自就被繼承人張春煙所遺系爭土地應有部分辦理繼承登記,此有土地登記謄本為證,揆諸上開說明,原告請求原共有人張春煙之繼承人即被告周絹、張烜棟、張烜儒、張烜崇,就原共有人張春煙所遺系爭土地應有部分辦理繼承登記,即無不合,爰判決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裁判分割共有物,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命為下列之分配:一、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人均受原物之分配顯有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人。二、原物分配顯有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或以原物之一部分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分變賣,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以原物為分配時,如共有人中有未受分配,或不能按其應有部分受分配者,得以金錢補償之。以原物為分配時,因共有人之利益或其他必要情形,得就共有物之一部分仍維持共有。為民法第824條第1至4項所明定。又裁判分割共有物,屬形成判決,法院定共有物之分割方法,固應斟酌當事人之聲明、共有物之性質、經濟效用及全體共有人之利益等,而本其自由裁量權為公平合理之分配,但並不受當事人聲明、主張或分管約定之拘束(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1797號民事裁判要旨參照)。經查:
 1、系爭土地之共有人人數眾多,系爭土地之面積為209.29平方公尺,有如前述;又系爭土地乙種工業區,而系爭土地地形呈狹長形,土地上有地上物等情,此觀卷附系爭土地之土地登記謄本、地籍圖謄本、臺中市沙鹿區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證明書及現況照片即明,於此情形,若採原物分割,依各共有人應有部分細分結果,恐有畸零地產生,分配地形亦難期方正,徒增法律關係之複雜性,不僅難以為有效之經濟使用,更將使土地整體價值驟減,嚴重影響各共有人之權益,明顯不利於共有人。
 2、承上,系爭土地倘採變價分割方法,衡諸將來以公開拍賣競價之方式變價分割,除可徹底消滅共有狀態並避免原物分割之上開缺點外,由買家競相出價,願以較行情為高之價格公開競價買受系爭土地以為整體使用,若共有人有意買受系爭土地全部為整體利用,亦可兼顧保障各共有人之優先承買權利並保持系爭土地之價值,當使每位共有人共同獲利、對系爭土地之共有人全體較為公平,亦對系爭土地整體之經濟效用及未來利用較為有利。本院綜核系爭土地之現況、性質及分割後之經濟效益、未來之利用及各共有人之公平、意願等情,認為就系爭土地均應各採變價分割之分割方法,所得價金並按系爭土地共有人之應有部分比例分配,應屬公平、妥之分割方法,爰判決如主文第二項所示。
五、因共有物分割事件涉訟,由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定有明文。查分割共有物之訴,屬必要共同訴訟,原、被告之間本可互換地位,本件原告起訴雖於法有據,但被告之應訴實因訴訟性質所不得不然,是以本院認由敗訴之被告負擔全部訴訟費用,顯失公平,應由受分配價金之兩造各按其應有部分之比例分擔,方屬公允,爰諭知訴訟費用之負擔如主文第三項所示。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沙鹿簡易庭
              法 官 劉國賓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
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附表:臺中市○○區○○○段00地號土地
註1:依據113年6月26日10時10分列印之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
被告編號
登記次序(註1)
原共有人
應有部分
現共有人
備註

0006
張春柳
2/54


如現共有人
0007
張春煙
2/54
周絹、張烜棟、張烜儒、張烜崇等4人公同共有
張春煙已於112年6月18日死亡,其繼承人為周絹、張烜棟、張烜儒、張烜崇。

0008
張春輝
2/54



0011
張文
5/162



0014
張良雄
1/36



0015
張澤雄
2/270



0016
張澤煌
2/270



0017
張澤彥
2/270



0018
張澤修
2/270



0024
張伸吉
1/24



0025
張佑吉
1/24



0026
林良諭
13/432



0027
林良徽
13/432



0028
林良鴻
13/432



0029
王淑女
1/36



0031
林玠賢
9/648



0033
張瑞瑜
2/270



0034
張健中
2/108



0035
張健銘
2/108



0036
張謀仁
1/72



0037
張謀州
1/72



0038
張琬琪
5/486



0039
張椀絢
5/486



0040
張智喬
5/486



0044
林俊丞
33/432



0045
林俊穎
33/432



0047
林琦淵
33/216



0048
林昭賢
9/1296



0049
林育儀
9/1296



0050
林錦梅
9/1296



0051
林淑梅
9/1296



0052
林春梅
9/1296



0053
張玉珍
公同共有3/54



0054
張玉娟



0055
張玉卿



0056
張立昌
法定代理人:彭嘉崢

於104年12月7日經法院裁判由彭嘉崢監護。

0057
張立明



0058
洪玉霞



0059
張潔于



0060
張佳承



0061
黃能通
1/36



0062
張智琳
5/162


原告
0063
楊惠芳
9/648



0064
侯帥
9/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