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簡字第1105號
原 告 曾柏盛
上列
當事人間
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7月10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被告前以原告未依約履行清償債務給付義務,屢經催討無效,而提起民事訴訟請求給付,經臺灣橋頭地方法院以108年度橋小字第457號民事簡易判決判命原告應給付被告新臺幣(下同)31,897元,及其中26,923元自民國94年1月18日起至104年8月31日止,
按週年利率20%之利息,
暨自104年9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5%計算之利息,並已確定在案(下稱前案
確定判決),
嗣被告持前案確定判決作為
執行名義聲請強制執行,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75978號強制執行事件(下稱
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在案,然原告主張前案確定判決之給付金額及利息收取計算方式
於法不合。
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規定,提起
本件訴訟等語。
並聲明: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3年司執字第75978號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
二、被告則以:
原告僅以金額有落差為由提起本訴,未說明此疑義是執行名義成立前抑或是成立後產生,若屬前者,則應於前案即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悟108年度橋小第457號訴訟進行時答辯,
而非言詞辯論不到庭,判決後也未
上訴;直至
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時才提起本次訴訟,若容原告此謬舉,其
上開敘明之終局判決意義安在?反之若為後者,則應具體詳明此落差狀況及事實理由為何等語置辯。並聲明:
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執行名義成立後,如有消滅或妨礙
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債務人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權人提起
異議之訴。如以
裁判為執行名義時,其為異議原因之事實發生在前訴訟
言詞辯論終結後者,亦得主張之。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除別有規定外,確定之終局判決就經裁判之
訴訟標的,有
既判力。民事訴訟法第400條第1項亦有明文。又為訴訟標的之
法律關係,於確定之終局判決中已經裁判者,就該
法律關係即有既判力,當事人雖僅於新訴訟用作攻擊
防禦方法,法院亦不得為反於確定判決意旨之裁判。所謂既判力不僅關於其言詞辯論終結前所提出之攻擊防禦方法有之,即其當時得提出而未提出之攻擊防禦方法亦屬之,故於前案得提出而未提出者,仍應受前案既判力之
拘束。
㈡
經查,被告於前案確定判決,以原告為訴訟
相對人(即列為被告)取得勝訴判決,嗣向本院聲請對原告強制執行。經查,前案確定判決所判命原告應給付之金額及利息等節,均為言詞辯論終結前可為爭執事由,然原告於前案確定判決審理時均未
予以爭執,
嗣後亦未提起上訴,前案確定判決業已確定即有既判力。
揆諸前開規定及說明,此核非執行名義成立後所發生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亦非於前案確定判決之言詞辯論終結後始發生之事由,
難認原告所提出之異議事由符合提起
債務人異議之訴之要件。則原告提起本件債務人異議之訴,於法無據,自無從准許。
四、
綜上所述,原告不得提起本件債務人異議之訴,從而,原告請求就本院113年司執字第75978號強制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經明確,
兩造之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
核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19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法 官 張惠閔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
合議庭,並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
繕本。如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