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109 年度交簡字第 26 號刑事判決
裁判日期:
民國 109 年 11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過失致死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09年度交簡字第26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粲家 選任辯護人 涂文勳律師 上列被告因過失致死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9 年度調偵字 第210 號),因被告於本院審判程序自白犯罪(109 年度交訴 字第22號),經本院合議庭當庭裁定改由受命法官獨任以簡易判 決處刑如下: 主 文 林粲家犯過失致人於死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 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肆年,緩刑期內應依附件和解筆錄所 載三(一)之⒊給付方式向簡坤山、魏粉給付如附件和解筆錄所 載三(一)之⒊金額之損害賠償。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除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 載(如附件起訴書)外,另就事實、證據及用法條部分補 充如下: ㈠被害人簡佑全騎乘MJP-1222號普通重型機車沿鄭州路東往西 向行駛亦有超速行駛。 ㈡臺北市政府交通局109 年7 月20日北市交安字第1093002398 號函臺北市車輛行車事故鑑定覆議意見書(109 年度交訴 字第22號卷【下稱本院卷】第17-21 頁)。 ㈢本院勘驗光碟筆錄及截圖照片(本院卷第57、61、62頁)。 ㈣被告於本院準備、審判程序之自白(本院卷第56、85頁)。 ㈤本院109年度交重附民字第11號和解筆錄。 ㈥被告於肇事後,停留在事故現場向據報到場處理之警員承認 為肇事人,自首而接受裁判等情,有臺北市○○○○○道路 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紀錄表在卷可稽(見108 年度偵字 第12497 號卷第32頁),被告對於未發覺之罪自首而受裁判 ,爰依刑法第62條前段規定,減輕其刑。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76 條之過失致人於死罪。 ㈡爰以行為人責任為基礎,並審酌被告駕駛汽車參與道路交通 ,本應小心謹慎,以維自身及他人之安全,竟疏未注意及此 ,雖被害人騎乘機車亦有超速行駛之違規過失,然被告仍因 前開疏失肇事,致被害人死亡,造成被害人家屬精神上莫大 之創傷與無可挽回之遺憾,行為應予非難,惟念及被告犯後 坦認犯行,且與被害人之父母簡坤山、魏粉達成和解,賠償 新臺幣(下同)560 萬元(含強制險),並已給付200 萬元 (強制險部分)及於109 年11月30日前已前給付300 萬元予 簡坤山、魏粉,有本院109 年度交重附民字第11號和解筆錄 、簡坤山、魏粉之刑事附帶民事陳報狀、簡坤山、魏粉之金 融機關存摺影本、被告之匯款單據等在卷可稽認被告犯 後態度良好,兼衡其自陳專科畢業之教育智識程度、目前食 品業務員、月薪約6 萬元、尚有二名子女待其扶養之家庭生 活經濟狀況(見本院卷第91頁),及被告、被害人之過失程 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知易科罰金之折 算標準,以資警惕。 ㈢查被告前於民國84間因恐嚇取財等案件,經法院判處有期徒 刑2 月確定,於85年3 月4 日執行完畢,5 年以內未曾因故 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 紀錄表在卷可稽,其因一時疏慮,偶罹刑典,事後已坦承犯 行,深具悔意,且與被害人家屬達成和解,並賠償被害人家 屬所受損失,業如前述,被害人家屬並同意給予被告緩刑之 自新機會,是本院綜合上開情節,認被告經此偵、審教訓, 當知所警惕而無再犯之虞,本院認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 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 項第1 款之規定,諭知宣告緩刑 4 年,以啟自新。另被告與告訴人等之和解條件中有分期給 付之餘款60萬元尚未履行完畢,促使被告如實履行和解條件 ,並保障告訴人簡坤山、魏粉受償之權利,爰依刑法第74條 第2 項第3 款之規定,參酌上開和解筆錄內容,命被告應依 附件和解筆錄所載內容向告訴人簡坤山、魏粉支付損害賠償 ,而依刑法第74條第4 項規定,上揭緩刑宣告之負擔內容得 為民事強制執行名義,且被告於本案緩刑期間倘未如期支付 ,而違反本判決所諭知之負擔情節重大,足認原宣告之緩刑 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者,依刑法第75條之 1 第1 項第4 款規定,亦得撤銷其緩刑之宣告,附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2 項、第3 項、第454 條第2 項, 刑法第276 條、第62條前段、第41條第1 項前段、第74條第 1 項第2 款、第2 項第3 款,刑法施行法第1 條之1 第1 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具狀向本院 提起上訴(須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上訴本院合議 庭。 本案經檢察官張嘉婷提起公訴,檢察官張尹敏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11 月 30 日 刑事第七庭法 官 蔡明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於 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書記官 江定宜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11 月 30 日 附錄本判決論罪科刑之法條依據: 刑法第276條 因過失致人於死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 罰金。 附件: 和 解 筆 錄 原告簡坤山 住南投縣○○鎮○○路○○○ 巷○○弄○ 號 原告魏 粉 住新北市○○區○○街○○巷○○號5 樓 被告林粲家 住臺北市○○區○○街0 段00巷00號5 樓 上列當事人間109 年度交重附民字第11號就本院109 年交訴字第 22號一案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事件,於中華民國109 年10月7 日下 午4 時整,在本院刑事第九法庭公開審判時,試行和解成立。 茲記其大要如左: 一、出席人員: 審判長法官 蔡明宏 法 官 蘇昌澤 法 官 陳孟皇 檢 察 官 張尹敏 書 記 官 江定宜 通 譯 詹承軒 二、到庭和解關係人: 原 告 簡坤山 原 告 魏 粉 被 告 林粲家 三、和解成立內容: (一)被告林粲家願給付原告簡坤山、魏粉共計新台幣(下 同)560 萬元(含強制險)元。 1.被告已給付200萬元(強制險部分)。 2.被告應於民國109 年11月10日前給付300 萬元。 3.餘款60萬元,被告應自110 年1 月10日起,按月於 10 日 前給付1 萬元,至清償完畢止。被告如有一 期不給付,其餘請求視為全部到期。 (二)兩造其餘請求均拋棄。 (三)訴訟費用各自負擔。 四、上列筆錄當庭交關係人閱覽/朗讀並無異議後簽押 原 告 簡坤山 訴訟代理人 張獻村律師 原 告 魏粉 被 告 林粲家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10 月 7 日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第七庭 書 記 官 江定宜 審判長法官 蔡明宏 以上筆錄正本係依據原本做成。 書 記 官 江定宜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10 月 7 日 附件: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09年度調偵字第210號 被 告 林粲家 男 44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臺北市○○區○○里○○鄰○○街○ 段○○巷○○號5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選任辯護人 涂文勳律師 上列被告因過失致死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該提起公訴,茲 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林粲家於民國108 年8 月18日上午6 時20分許,駕駛車牌號 碼0000-00 號自用小客車,自臺北市○○區○○路欲左轉駛 入重慶北路1 段時,本應注意汽車行駛至交岔路口,其行進 、轉彎應遵守燈光號誌之指示,又當時無不能注意之情形, 竟疏未注意,貿然違反燈光號誌左轉,適有簡佑全騎乘車牌 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鄭州路東往西方向行駛,雙 方因而發生碰撞,簡佑全因此人、車倒地,經送臺大醫院急 救後,仍於同日上午7 時15分,因外傷性顱腦損傷宣告急救 無效死亡。 二、案經簡佑全父親簡坤山訴由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同分局報告 ;簡佑全母親魏粉、兄弟簡佑任告訴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暨待證事實 ┌───┬───────────┬────────────┐ │ 編號 │ 證據名稱 │ 待證事實 │ ├───┼───────────┼────────────┤ │ 1 │被告林粲家之供述 │證明被告於上開時、地與被│ │ │ │害人簡佑全發生車禍之事實│ │ │ │。 │ ├───┼───────────┼────────────┤ │ 2 │告訴人簡坤山、魏粉、簡│證明被害人因上開車禍事故│ │ │佑任之指訴 │死亡之事實 │ ├───┼───────────┼────────────┤ │ 3 │監視錄影畫面截圖7張、 │證明上開車禍係因被告未依│ │ │行車紀錄器影像截圖3張 │燈光號誌指示轉彎、行進始│ │ │、重慶北路、鄭州路號誌│發生之事實。 │ │ │運作表、道路交通事故現│ │ │ │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調查│ │ │ │報告表㈠、㈡、現場照片│ │ │ │58張、監視錄影及行車紀│ │ │ │錄器影像光碟3片、臺北 │ │ │ │市車輛行車事故鑑定委員│ │ │ │會鑑定意見書(案號:10│ │ │ │00000000號)、法務部法│ │ │ │醫研究所法醫毒字第1086│ │ │ │104021號毒物化學鑑定書│ │ │ │各1份 │ │ ├───┼───────────┼────────────┤ │ 4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救護紀│證明被害人因上開車禍致外│ │ │錄表、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傷性顱腦損傷而死亡之事實│ │ │救災救護指揮中心受理報│。 │ │ │案紀錄表、國立臺灣大學│ │ │ │醫學院附設醫院診字第10│ │ │ │00000000號診斷證明書、│ │ │ │本署檢驗報告書、本署相│ │ │ │驗屍體證明書、相驗照片│ │ │ │34張 │ │ └───┴───────────┴────────────┘ 二、核被告林粲家所為,係犯刑法第276條過失致死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2 月 19 日 檢 察 官 張 嘉 婷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2 月 26 日 書 記 官 黃 婉 玲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76條 因過失致人於死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 下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