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98 年度簡上字第 29 號刑事判決
裁判日期:
民國 98 年 07 月 03 日
裁判案由:
妨害名譽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98年度簡上字第29號 上 訴 人 丁○○ 即 被 告     易判決處刑書及簡易判決均誤載為70年8            之9 選任辯護人 戊○○律師       庚○○律師       甲○○律師 上列被告因妨害名譽案件,不服本院九十七年度簡字第三四一八 號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十二月十日第一審簡易判決(聲請簡易判決 處刑書案號:九十七年度偵字第一二七0一號),提起上訴,本 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檢察官所引用之證據,被告於本案言詞辯論終結前,均 未爭執其證據能力,本院審酌各該證據均非違法蒐證取得之 證據,復經本院於審判期日就上開證據依法進行調查、辯論 ,依法應有證據能力,並經本院於98年4月17日審理中知 ,先予敘明。 二、本院審理結果,認第一審簡易判決認事、用法及量刑均無不 當,應予維持,並引用第一審簡易判決書及檢察官聲請簡易 判決處刑書記載之事實、證據及理由(如附件)。 三、原審以上訴人即被告罪證明確,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 前段、第454條第2項,刑法第310條第2項、第41條第1項前 段、第51條第5款,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之第一項、第二項 規定,量處如原判決主文所示之刑,本院經核原判決認事用 法,並無不合,量刑亦稱妥。 四、上訴人即被告之上訴意旨略以:本案有關妨害名譽案件,上 訴人即被告於偵查階段早已表示系爭文字並非出於憑空捏造 ,並均有陳報相關證人可供調查,被告所辯並非無稽。惟 經地檢署、簡易庭均未加以調查,即予聲請簡易判決進而判 決,實難昭折服。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09號解釋意旨: 「針對言論內容與事實相符者之保障,並藉以限定刑罰權之 範圍,非謂指摘或傳述誹謗事項之行為人,必須自行證明其 言論內容確屬真實,始能免於刑責。惟行為人雖不能證明言 論內容為真實,但依其所提證據資料。認為行為人有相當理 由確信其為真實,即不能以誹謗罪之刑責相繩。」此號解釋 意旨,亦經歷次最高法院著有刑事判決在案可查。是以, 本案起訴尚非無商榷之餘地,是否構成妨害名譽罪嫌,應有 調查之必要,為此狀請撤銷原判決,另為無罪之諭知云云。 五、本案被告於本院審理中,固提出相關之證人即安德康櫥櫃有 限公司(下稱安德康公司)之現職設計師癸○○、客戶丙○ ○、乙○○、己○○等人為證。但查: ㈠證人癸○○於本院審理中作證時,辯護人問:「你是否知道 你的同事辛○○設計師在設計客戶的案子裡面,有無曾經發 生過不愉快的糾紛?」證人癸○○答:「不是很確定,只是 我目前遇到的案子有一位乙○○剛好一個案子由辛○○帶她 到現場去,辛○○也有帶她到我的案子現場去,私下乙○○ 找過我兩次,但我建議她先找辛○○,經過辛○○同意才能 由我去承接其案子。第一次在現場辛○○帶她去,可能是辛 ○○有事先走,乙○○就直接找我,第二次是打電話,乙○ ○可能從業主那邊取得電話而打電話給我,後來她剛好在我 們店門口遇到我,又跟我提到要我去承接其案子。」辯護人 問:「你剛才一直提到乙○○不喜歡辛○○的設計,不喜歡 的原因為何?」證人癸○○答:「我想應該是風格、樣式的 擺設,乙○○的房子是連棟式的房子,乙○○有看過我設計 的房子,可能他對我空間機能性他比較喜歡。」另檢察官問 :「乙○○當時有無跟你抱怨辛○○設計的很醜,並說先生 、婆婆都怪他,或不給設計圖等事情?」證人癸○○答:「 前面只說對辛○○的設計不喜歡,沒有提到其他事情。」檢 察官問:「辯護人請你當證人要證明辛○○的設計常常遭到 客戶批評,有無此事?」證人癸○○答:「應該不會。」( 參見本院98年4月17日審判筆錄第9至12頁)。 ㈡證人己○○於本院審理中到庭作證,辯護人問:「他們這次 的設計過程你是否滿意?」證人己○○答:「過程有一些狀 況,是設計上的問題或台中公司的問題我不知道,我是針對 設計師,我印象中我的主臥房有一個櫃子他設計太大,木工 還要切斷,我的立場認為這樣就不對,另遊戲間有一個櫃子 ,櫃子的門關起來有縫隙,今還沒有辦法解決,當時他們 的老闆有打電話給我,我認為可以接受,就算了,所以我的 案子當時就這樣結案了。」檢察官問:「當時辛○○有無拿 設計圖給你看?」證人己○○答:「有,當時有簽收。」檢 察官問:「當時床頭櫃部分有無釘死?」證人己○○答:「 我沒有作床頭。」檢察官問:「當時你有無要求要拆?」證 人己○○答:「在這方面,我們要求什麼,辛○○都會配合 ,門的部分我們叫她換,她也換,但還是沒有辦法。」檢察 官問:「你的案子有無其他家人怪你找錯設計師?」證人己 ○○答:「這是我自己的房子,沒有其他家人,沒有這件事 。」檢察官問:「(請審判長提示丁○○網路張貼的四篇文 章),有無哪一件事情是你向公司抱怨過的?」(提示)證 人己○○答:「編號一、沒有家人的問題,我也沒有作床頭 櫃。編號二、設計圖有給我看,並在施工前給我簽收,也沒 有先收錢就不管,且我的案件,是施工完畢後一、二週才收 錢,且沒有做床頭櫃,所以沒有床頭板的問題。編號三、四 也是重複,我的案件有給設計圖,床頭櫃的事情同編號二的 陳述。」檢察官問:「你有無向公司反應過『爛設計』等語 ?」證人己○○答:「我只有說『設計上有問題』,我與他 們公司並沒有搞到氣氛不好,只有遺憾的感覺。」(見本院 98年4月17日審判筆錄第9至12頁)。 ㈢證人乙○○於本院審理中亦到庭作證,辯護人問:「為何後 來改為男生設計?」證人乙○○答:「當時我找設計師,我 不知道要找誰,到『安德康櫥櫃有限公司』就遇到這個女設 計師,我就請他幫我設計,然後他有到我家丈量,有估價, 因為估價結果我會擔心,他的價位在大約三十幾萬元左右, 在經濟上有很大的考量,因為我用現金買,所以我錢並不多 ,後來他就帶我到現場,在現場還沒有進到他設計的那間屋 子,他說吳小姐這有二棟是我們公司設計的,當時我感覺是 會再多做參考,我就進去他設計的那一間看一下,看一看他 走時,我就到對面去看,因為我本身有長久的憂鬱症,我看 到男設計師設計的東西深深的吸引我,我覺得那是我要的東 西,我非常喜歡,所以我就跟那些工人說,是否可以到我家 幫我設計,那些工人就說我們是屬於男設計師的,我直接問 男設計師,他說不行,因為我是女設計師設計的,除非女設 計師答應,隔了幾天,我打電話給女設計師說讓我換男設計 師,但是女設計師說就算是我答應,我的店長也不會答應。 這句話我比較肯定的是他有扯到店長,所以我再打電話給店 長。」辯護人問:「你那時有無跟店長嫌女設計師的設計方 式?」證人乙○○答:「我忘記了,因為當時我一個人在搬 家,因為我是單親,我一個人要面對很多事,這件事我真的 忘掉了。」又檢察官問:「所提到的這些內容(檢察官告以 要旨),這些內容你是否曾經有表示過給公司之店長或是其 他人聽過?」證人乙○○答:「沒有印象。」檢察官問:「 在整個案件中,你有無對公司的店長或是公司的任何人,對 女設計師做過任何評論?」證人乙○○答:「可能會說對色 澤不喜歡,系統櫃這麼多不喜歡。」檢察官問:「你有無說 過這個女設計師設計得很醜?」證人乙○○答:「沒有印象 。」審判長問:「你是否有向任何人嫌過任何設計師?」證 人乙○○答:「沒有。」(見本院98年6月19日之審判筆錄 第3至第9頁)。 ㈣又證人陳丙○○於本院審理中作證時,辯護人問:「你們之 前是否有找過『安德康櫥櫃有限公司』設計?」證人陳丙○ ○答:「有。」辯護人問:「你是否記得是女設計師還是男 設計師?」證人陳丙○○答:「女設計師,叫劉什麼菁。」 辯護人問:「當初設計師幫你設計的,你是否有滿意?」證 人陳丙○○答:「有。」辯護人問:「請你回想,你是否曾 因設計的問題而打電話至公司幫你改善或是說明?」證人陳 丙○○答:「沒有。都沒有。」辯護人問:「他們是幫你設 計什麼?」證人陳丙○○答:「房間的衣櫥及床頭櫃、電腦 桌。」辯護人問:「你是否有印象當初這個床頭櫃,是否有 釘死或是發生什麼樣的問題?」證人陳丙○○答:「沒有。 」辯護人問:「一開始就合你的意?」證人陳丙○○答:「 對。」辯護人問:「請你回想,你是否有對公司反應說你婆 婆及先生都為這件事怪你?」證人陳丙○○答:「沒有。」 辯護人問:「『安德康櫥櫃有限公司』是一次施工你就滿意 ?」證人陳丙○○答:「對。」(見本院98年6月19日之審 判筆錄第3至第9頁)。 ㈤綜合以上被告與辯護人於本院審理中,聲請傳喚之四位證人 所為與本件犯罪事實,雖如證人己○○論及「過程有一些狀 況,是設計上的問題或台中公司的問題我不知道,我是針對 設計師,我印象中我的主臥房有一個櫃子他設計太大,木工 還要切斷,我的立場認為這樣就不對,另遊戲間有一個櫃子 ,櫃子的門關起來有縫隙,迄今還沒有辦法解決,當時他們 的老闆有打電話給我,我認為可以接受,就算了,所以我的 案子當時就這樣結案了。」等語,係與被告所張貼之訊息內 容有較直接關聯之證詞,但其間仍有差異,尚不能證明被告 在網頁上所張貼如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附表所載之內 容為確實或真實,亦無法由其證詞之相關資料,查得被告有 任何正當理由相信其張貼之網路文字訊息為真實。至於該四 位證人之其他證詞,或與犯罪無直接關聯或毫不相干,即無 審酌之必要。是以,本件依被告與辯護人所提證據資料,即 未能證明其張貼之內容確屬事實。此外,本院亦查無其他證 據資料。足認被告有相當理由確信其為真實。上訴人就此部 分之指摘,核無可採。是以,上訴人執前詞提起上訴,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另辯護人陳稱:綜觀本案,縱使鈞院認為被告所為該當妨害 名譽的要件,但此為侵害同一個人的名譽,而且是出於一個 犯意,整個行為是在14天完成,所以應是包括性一罪,不會 因第二次言論再度破壞告訴人名譽,所以我們認為是接續犯 ,應只有構成一個妨害名譽,而非像是原審判決是構成四個 妨害名譽等語。惟查,被告於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附 表編號一至四所張貼之訊息內雖有部分雷同,但亦有部分差 異,其每次行為之時間均在二至六日之間,尚非緊接。且妨 害名譽罪本質上,係侵害個人法益,各個犯行均足以毀損個 人一次之名譽,並非有反覆性或業務性之特質,是以被告於 本件其行為之內容、時間不同,均足以多次侵害被害人之名 譽,顯係基於不同犯意所為,而非一包括之犯意。辯護人此 部分之辯解,亦無可採,應併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68條 、第373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壬○○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98  年  7  月  3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蘇義洲 法 官 黃瑪玲 法 官 朱中和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黃秋萍 中  華  民  國  98  年  7  月  6  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