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258號 原 告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施峰達
兼 上一人 上列 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於民國113 年11月19日 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被告應 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2 億6324萬5369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與 違約金。 事實及理由 一、程序部分 本件原告法定代理人於起訴時原為凌忠嫄,嗣於訴訟中變更為胡光華,並具狀聲明承受訴訟,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㈠原告主張: ⒈被告泓都化粧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泓都公司)以自己為借款人偕同被告林新展、訴外人黃鈺婷為連帶 保證人, 以本金新臺幣(下同)350,000,000元為最高限額保證被告泓都公司對原告現在(包括過去所負現在尚未清償)及將來所負之一切債務;被告泓都公司民國107 年起(日期下以「00.00.00」格式)向原告借款,其借款日、到 期日、利息及違約金之約定詳如附表所示,並約定分期償還本息(下合稱【 系爭借款契約】), 惟被告泓都公司自113.03.02 起未依約償還本息,經原告對被告2人催討,遲未清償, 迄今積欠本金2 億6324萬5369元、利息與違約金(計算方式如附表)。 ⒉被告2 人未依約清償系爭借款契約,被告泓都公司應負借款人責任,而被告林新展為該契約之 連帶保證人,自應負 連帶清償責任, 爰依消費借貸及 連帶保證 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積欠本金與利息及違約金。 ㈡被告答辯:被告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就原告請求之金額不爭執,惟稱其現無力清償債務,希望能以債務協商方式處理本件債務。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事實,經原告提出動撥申請書兼 債權憑證、動撥增補約定書、展期約定書、借據、增補借據、保證書、授信約定書、催告函、放款戶資料一覽表及利率明細資料查詢等為證, 被告對原告主張事實並不爭執,則被告確有遲繳款項經原告催繳而未繳足之違約事由,則原告依雙方約定之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自得請求被告應連帶給付如主文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是原告請求為有理由,應予准許。至於,被告辯稱希望以協商 方式清償 債務,則屬被告另以協商 或消費者債務清償 程序處理債務之另一程序問題,與原告依兩造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關係對被告有主文所載之債權,係屬二事,附此敘明。 ㈡違約金酌減 本件系爭借款契約未約定收取違約金最高期限,本件係企業貸款,雖 非消費性無 擔保貸款,惟違約金係 損害賠償性質( 民法第250 條第2 項), 參照銀行資產評估損失準備提列及逾期放款催收款呆帳處理辦法就逾期放款定義(指積欠本金或利息超過清償期3 個月,或雖未超過3 個月但已向主從 債務人訴追或處分擔保品者)、第五類收回無望資產定義(指授信資產經評估已無擔保部分,且授信戶積欠本金或利息超過清償期12個月者)、逾期放款轉催收(清償期屆滿6 個月)與轉銷呆帳(逾清償期2 年經催收未收回)期限之規定,本件違約金未約定收取上限,容有過高,參照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現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之消費性無擔保貸款 定型化契約範本規定違約金收取標準僅能連續收9 個月,認原告可收取違約金之 期間,以主文所載期限為 適當,爰依民法第252 條規定,酌減其違約金請求如主文。 四、 綜上所述,原告依消費借貸與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主文所示之本金、利息、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訴訟費用負擔 本件違約金雖經部分駁回,惟依駁回理由,參照修正前後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 第2 項規定,爰依同法第79條規定,認由敗訴被告連帶負擔全部 裁判費。 六、 原告未聲請假執行,本件亦無民事訴訟法第389 條規定之職權宣告假執行要件(就本條第1 項第5 款部分,被告僅就原告主張事實不爭執而依第280 條第1 項前段規定視同自認,並未對訴訟標的為第384 條之認諾),爰不為假執行宣告。七、結論:本件 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2 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世旻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 繕本),如委任 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 | | | |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23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 按左欄借款利率(2.8%)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2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23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8%)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2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23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8%)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2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23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8%)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2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23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8%)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2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23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8%)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2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9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8%)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8 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9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8%)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8 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9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8%)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8 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9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8%)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8 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9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4月3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4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4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3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3%)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 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4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4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3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3%)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 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4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4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4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4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3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3%)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 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4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4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4月24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3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4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4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24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6%)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3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4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4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24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6%)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3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24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6%)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3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4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4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12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6%)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11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12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6%)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11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24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6%)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3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12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6%)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11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12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6%)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11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12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6%)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11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3月12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6%)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11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4月24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3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4月24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3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4月28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7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22%)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22%)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自113年3月28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7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22%)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22%)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4月28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7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22%)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22%)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自113年3月28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27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22%)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22%)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4月30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9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自113年4月30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9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自113年4月30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9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自113年4月30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9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自113年3月16日起至113年3月26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6%)之10%計算之違約金;自113年3月27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9月15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 | | | | | 自113年4月30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9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自113年4月30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9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自113年4月30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9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自113年4月30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9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自113年4月30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9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自113年4月30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9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自113年4月30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9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自113年4月30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9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自113年4月30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9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自113年4月30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9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自113年4月30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9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 | | 自113年4月30日起逾期六個月以內部分(即113年10月29日止),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10%計算之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以內部分,按左欄借款利率(2.725%)之20%計算之違約金。 | | | 原告就違約金部分之請求,原聲明請求計算至清償日止。 | | | |
| | | | | 第 79 條(同民國 92 年 02 月 07 日) .各當事人一部勝訴、一部敗訴者,其訴訟費用,由法院酌量情形,命兩造以比例分擔或命一造負擔,或命兩造各自負擔其支出之訴訟費用。
第 85 條(同民國 57 年 02 月 01 日) .共同訴訟人,按其人數,平均分擔訴訟費用。但共同訴訟人於訴訟之利害關係 顯有差異者,法院得酌量其利害關係之比例,命分別負擔。
.共同訴訟人因連帶或不可分之債敗訴者,應連帶負擔訴訟費用。 .共同訴訟人中有專為自己之利益而為訴訟行為者,因此所生之費用,應由該當事人負擔。
第 87 條(同民國 57 年 02 月 01 日;節錄第1 項) 第 389 條(同民國 102 年 05 月 08 日;節錄第1 項各款) 一、本於被告認諾所為之判決。 三、就第四百二十七條第一項至第四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 五、所命給付之金額或價額未逾新臺幣五十萬元之判決。 | | | | 第 250 條(同民國 88 年 04 月 21 日) .當事人得約定債務人於 債務不履行時,應支付違約金。 .違約金,除當事人另有訂定外,視為因不履行而生損害之賠償總額。其約定如債務人不於適當時期或不依適當方法履行債務時,即須支付違約金者, 債權人除得請求履行債務外,違約金視為因不於適當時期或不依適當方法履行債務所生損害之賠償總額。
第 252 條(同民國 18 年 11 月 22 日) .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者,法院得減至相當之數額。 | | 銀行資產評估損失準備提列及逾期放款催收款呆帳處理辦法(民國 103 年 01 月 28 日) | | 第 3 條 .銀行對資產負債表表內及表外之授信資產,除將屬正常之授信資產列為第一類外,餘不良之授信資產,應按債權之擔保情形及逾期時間之長短 予以評估,分別列為第二類應予注意者,第三類可望收回者,第四類收回困難者,第五類收回無望者。
第 4 條(節錄第1 項第4 款) .前條各類不良授信資產,定義如下: 四、收回無望者:指授信資產經評估已無擔保部分,且授信戶積欠本金或利息超過清償期十二個月者;或授信資產經評估無法收回者。
第 7 條(節錄第1 項) .本辦法稱逾期放款,指積欠本金或利息超過清償期三個月,或雖未超過三個月,但已向主、從債務人訴追或處分擔保品者。
第 8 條 .本辦法稱催收款,指經轉入催收款科目之各項放款及其他授信款項。 .凡逾期放款應於清償期屆滿六個月內轉入催收款科目。但經協議分期償還放款並依約履行者,不在此限。
第 9 條(節錄第2 款) .逾期放款及催收款應依下列規定積極清理: 二、銀行應依民事訴訟法、 強制執行法及其他相關 法令規定積極清理。但經協議分期償還放款者,不在此限。
第 11 條(節錄第1 、4 款) .逾期放款及催收款,具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應扣除估計可收回部分後轉銷為呆帳: 一、債務人因解散、逃匿、和解、破產之宣告或其他原因,致債權之全部或一部不能收回者。 四、逾期放款及催收款逾清償期二年,經催收仍未收回者。 | | 消費性無擔保貸款定型化契約範本 (102.11.18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銀合字第 00000000000 號公告訂定;並自103.05.18生效) | | .甲方如遲延還本或付息時,乙方按原借款利率計算遲延期間之遲延利息者,始得收取違約金。 上開違約金按下列方式計收: □逾期六個月以內者,按原借款利率之百分之十,逾期超過六個月部分,按原借款利率之百分之二十,按期計收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九期。 □每期採固定金額計收違約金新臺幣___元,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三期。(銀行得按「不同逾期期數」收取不同固定金額之違約金,但不得按「每月逾期繳款金額不同區間」收取不同固定金額之違約金)。 .甲方遲延還本或付息時,乙方按高於原借款利率計算遲延期間之遲延利息者,不得另外收取違約金。上開遲延期間之利息,乙方按__計收,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九期,自第十期後應回復依原借款利率計收遲延期間之利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