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度抗字第3號
上列抗告人即受刑人因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案件,不服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29日所為113年度聲字第456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撤銷,發回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原裁定意旨
略以:
抗告人即受刑人甲○○因犯偽造文書等案件,先後經法院判處如附表一、二所示罪刑確定等情,此有各該判決書及本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可參。是檢察官聲請就附表一、二所示各罪所處之刑定其應執行之刑,於法均無不合。爰審酌抗告人所犯附表一、二所示各罪反映出之人格特性與犯罪傾向、刑罰暨定應執行刑之規範目的、所犯各罪間之關聯性及所侵害之法益與整體非難評價等面向,於法律拘束之外部性及內部性界限內,本諸限制加重原則,並兼衡公平、比例、刑罰經濟及罪刑相當原則,依法就附表一、二所示各罪所處之刑,分別定應執行有期徒刑5年6月、8年6月等情。二、抗告意旨略以:
抗告人所犯數罪之犯罪時間係在民國110年至111年間,所犯罪名為竊盜、詐欺等,為短時間內所犯同類型案件,犯後均坦承犯行,深感懊悔,與多名被害人達成和解,犯後態度良好,亦未過度浪費司法資源,原審法院所定執行刑過重,請求從輕酌定執行刑,給予抗告人改過自新、重新做人之機會等詞。三、
按112年12月27日修正公布、同年月00日生效施行之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明定:「依刑法第53條及第54條應依刑法第51條第5款至第7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備具繕本,聲請該法院裁定之。法院於接受繕本後,應將繕本送達於受刑人。」第3項規定:「法院對於第1項聲請,除顯無必要或有急迫情形者外,於裁定前應予受刑人以言詞或書面陳述意見之機會。」因定應執行刑之聲請,不僅攸關國家刑罰權之實行,於受刑人亦影響甚鉅,為保障其權益,並提昇法院定刑之妥適性,除聲請有程序上不合法或無理由而應逕予駁回、依現有卷證或經調取前案卷證已可得知受刑人對定刑之意見、定刑之可能刑度顯屬輕微(例如非鉅額之罰金、得易科罰金之拘役,依受刑人之經濟狀況負擔無虞者)等顯無必要之情形,或受刑人原執行指揮書所載刑期即將屆滿,如待其陳述意見,將致原刑期與定刑後之餘刑無法合併計算而影響累進處遇,對受刑人反生不利等急迫之情形外,法院於裁定前應予受刑人以言詞或書面陳述意見之機會,俾為審慎之決定。是法院於定應執行刑之前,應將聲請書之繕本,送達於受刑人,且除顯無必要或有急迫情形外,應給予受刑人陳述意見之機會。四、經查:
(一)抗告人犯附表一、二所示各罪,先後經附表一、二所示法院分別判刑確定
一節,有各該刑事判決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
可稽,原審法院因認附表一、二所示數罪,分係抗告人於裁判確定前所犯,固非無見。惟
原審法院受理本案期間,抗告人係於法務部○○○○○○○執行中,此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原審法院未將本案聲請書繕本送達於抗告人,亦未就本案聲請內容,以
提解抗告人到庭陳述意見,或以函文詢問等其他替代方式,給予抗告人就本件攸關國家刑罰權之行使、對抗告
人權益有重大影響之案件陳述意見之機會,復未於原裁定說明本案有何顯無必要或有急迫情形。則原審法院未依上開規定賦予抗告人陳述意見之機會,即逕行裁定,
要難認抗告人之意見陳述權已獲保障。又原審法院就抗告人所犯如附表一、二所示之罪,分別定應執行有期徒刑5年6月、8年6月,並非前揭「定刑之可能刑度顯屬輕微(例如非鉅額之罰金、得易科罰金之拘役,依受刑人之經濟狀況負擔無虞者)」等情形,復無「受刑人原執行指揮書所載刑期即將屆滿,如待其陳述意見,將致原刑期與定刑後之餘刑無法合併計算而影響累進處遇,對受刑人反生不利」等情事,則原審法院於裁定前,未依上開規定賦予抗告人陳述意見之機會,自非適法。(二)檢察官雖係依抗告人之請求而為本案聲請;然抗告人於「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依102年1月25日修正之刑法第50條調查受刑人是否
聲請定應執行刑調查表」之「請受刑人勾填是否要聲請定應執行刑」欄內,勾選「就上列案件我要請求定刑」及簽名、捺指印,僅單純表示抗告人就附表一、二所示數罪,請求檢察官聲請定
應執行刑之意,並未就其餘關於定
應執行刑之事項表示意見,此有該調查表
在卷可憑(見原審卷第7頁至第8頁),自無從據以認定抗告人就定刑事項已獲陳述意見之機會。
(三)綜上,
原審於裁定前,未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第3項規定,將本案聲請書之繕本送達於抗告人,及給予抗告人以言詞或書面陳述意見之機會,即逕予裁定,對抗告人之權益影響甚鉅。是抗告人提起抗告,指摘原裁定不當,為有理由,應由本院將原裁定撤銷,並為兼衡當事人之審級利益,發回原審法院另為適法之裁定。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13條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吳秋宏
法 官 黃雅芬
法 官 邰婉玲
【附表一】
| | | | |
| | | | |
| | | 有期徒刑6月(4次) 有期徒刑5月(2次) 有期徒刑4月(1次) 有期徒刑3月(2次) 有期徒刑2月(2次) | |
| | 111年5月31日10時許至111年6月1日2、3時許 | 110年10月15日、111年1月19日、111年1月20日、111年1月28日、111年5月31日、111年6月1日、111年7月21日、111年7月28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編號1至7罪經新北地院113聲545號裁定定刑為徒刑4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編號1至7罪經新北地院113聲545號裁定定刑為徒刑4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年8月1日 111年8月1日 111年4月18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編號1至7罪經新北地院113聲545號裁定定刑為徒刑4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3/01/24(原裁定誤載為「113/07/22」,應予更正) | |
| | | | |
| | | | |
【附表二】
| | | | |
| | | | |
| | | 有期徒刑1年(1次) 有期徒刑10月(1次) 有期徒刑9月(4次) 有期徒刑8月(2次) 有期徒刑7月(1次) | 有期徒刑6月(1次) 有期徒刑5月(1次) 有期徒刑4月(1次) 有期徒刑3月(1次) |
| | | 110年11月15日、111年1月22日、110年12月15日、111年2月16日、111年1月19日、111年2月2日、111年1月21日 | 111年2月16日 111年1月12日 111年2月2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編號1至9所示之罪經新北地院以113年聲字第1713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8年,並經本院以113年抗字第1212號 裁定駁回抗告確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編號1至9所示之罪經新北地院以113年聲字第1713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8年,並經本院以113年抗字第1212號裁定駁回抗告確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編號1至9所示之罪經新北地院以113年聲字第1713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8年,並經本院以113年抗字第1212號裁定駁回抗告確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3/1/24(原裁定誤載為「113/06/03」,應予更正)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