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臺灣高等法院 92 年度上易字第 3551 號刑事判決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3 月 09 日
裁判案由:
妨害公務等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             九十二年度上易字第三五五一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乙○○   選任辯護人 蕭顯忠律師上訴人因妨害公務等案件,不服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九十二年度易字第一五二號,中 華民國九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檢察署九十 一年度偵字第九五五三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左: 主 文 原判決關於妨害公務執行罪部分及定執行刑部分撤銷。 乙○○被訴妨害公務執行部分無罪,被訴傷害部分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乙○○於民國(下同)九十一年九月十四日下午一時四十分 許,搭乘其弟林世明所駕駛二A─○一七七號自用小客車,欲從臺北市○○區○ ○○道開往陽明山,因無通行證,為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芝山岩派出所( 下稱芝山岩派出所)值勤員警甲○○當場制止,並以手勢指揮該車左轉改道,乙 ○○搖下車窗詢問甲○○為何不可直行,伊要如何上山等語,甲○○仍僅命乙○ ○趕快左轉,乙○○一時氣憤,竟當場以「你是在凶啥肖?幹你娘雞巴」等語辱 罵甲○○(乙○○侮辱公務員部分,業經原審法院判處拘役十五日,緩刑二年確 定),甲○○即以現行犯之身分逮捕乙○○至芝山岩派出所,乙○○竟以手抓 甲○○之左前臂,對甲○○施強暴,致甲○○受有左前臂兩處線狀皮下瘀血長度 約五公分及十二公分、皮下瘀血約一乘零點三公分及皮下瘀血約三乘零點五公分 之傷害等情,因認被告乙○○涉有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七十七條 第一項等罪嫌。 二、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推定其犯罪事實,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 十四條定有明文;又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雖不以直接證據為限,間接證據 亦包括在內,然而無論直接或間接證據,其為訴訟上之證明,須於通常一般之人 均不致有所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者,始得據為有罪之認定,倘其證明 尚未達到此一程度,而有合理之懷疑存在時,事實審法院在心證上無從為有罪之 確信,自應為無罪之判決(參見最高法院七十六年度臺上字第四九八六號判例意 旨)。 三、訊據被告乙○○對前揭辱罵警員甲○○之事實固坦承不諱,惟堅決否認有對甲○ ○施強暴之妨害公務犯行,辯稱:警員甲○○制止渠等由仰德大道上陽明山時, 其詢問應如何上山,因甲○○態度惡劣,出言辱罵甲○○,甲○○即上前抓住 車門,其囑林世明停車同時正欲穿鞋,車停後甲○○即拉開車門,並將其拉出車 外將手扭到背後反扣,赤足拖至派出所,其無法反抗,更不可能抓傷甲○○的手 臂,另進入派出所後,甲○○曾將其摔倒,甲○○手臂之傷勢應係在派出所內發 生等語。辯護人亦以:侮辱公務員係輕罪,警員甲○○於盛怒下衝前將被告拉下 ,反扣手臂押往派所,不當使用強制力已逾越必要程度,執行公務並不合法,被 告縱有抗拒亦不成罪等語資為辯護。 四、按公訴人認被告涉有前開罪嫌,係以被告之自白告訴人甲○○之指訴、證人顏 煒民、陳寶婷之證詞、臺北市立陽明醫院診斷證明書、及甲○○之受傷照片為其 論據。惟查: (一)被告除坦承有辱罵甲○○之犯行外,始終否認有對甲○○施強暴及造成傷害等 妨害公務犯行。其於警訊時表示精神狀態不好,不願接受訊問偵查卷第十四 頁);於九十一年十月十七日檢察官偵訊時,辯稱係遭警員甲○○強拉下車, 並反扣手臂拖入派出所,其無力反抗亦無法掙脫等語(偵查卷第五十二至五十 四頁);另九十二年一月十七日檢察官偵訊時,被告除對證人陳寶婷之證言表 示意見外,並未就案發情形有所陳述(偵查卷第一0一至一0五頁)。故公訴 人認被告自白前開犯行乙節,已與卷內證據資料不符。 (二)案發後甲○○受有左前臂兩處線狀皮下瘀血長度約五公分及十二公分、皮下瘀 血約一乘零點三公分及皮下瘀血約三乘零點五公分之傷害,固有臺北市立陽明 醫院甲種診斷證明書(偵查卷第六四頁),及照片五幀可憑(偵查卷第二二頁 至二四頁)。然查證人即警員顏煒民在偵查中證稱:「甲○○進來時,好像沒 受傷,是入所後才受傷。」等語明確(偵查卷第七十九頁),被告亦指稱進入 派出所後,因其要掙脫,即遭甲○○兩度摔倒等語(偵查卷第五十四頁反面) ,並對警員甲○○提出妨害自由、傷害等告訴,該案雖經檢察官以罪嫌不足對 甲○○予以不起訴處分確定,有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檢察署九十二年度偵字第一 二0九號不起訴處份書可按(偵查卷第一一一頁),而芝山岩派出所員警亦未 攝錄被告與甲○○進入派出所及被告摔倒時之經過情形,然證人即警員顏煒民 、王凱弘亦均證稱:甲○○與被告進入派出所後,被告仍有辱罵甲○○,罵完 後想離開,甲○○拉被告回來,被告可能絆到椅子跌倒,被告即咆哮說甲○○ 對其過肩摔,之後被告又要離開,甲○○又去拉被告回來,被告又跌倒等語( 偵查卷第七十八至八十一頁),故本案雖無法證明甲○○在派出所內有故意對 被告妨害自由及傷害等犯行,然可見被告與甲○○二人在進入派出所後,被告 確有欲掙脫甲○○之掌控,二人並發生激烈拉扯肢體衝突,致被告二度摔倒之 情形,再參諸證人顏煒民前開明確證述,則甲○○手臂所受之傷勢,顯係在進 入派所後與被告拉扯時所造成,而非在仰德大道路口因被告抗拒逮捕所受,甲 ○○所受之傷勢自不足資為被告有對甲○○施強暴犯行之犯罪證據。而甲○○ 關於其手臂係在逮捕過程中遭被告拉扯受傷部分之指述,亦無足夠之補強證據 足以證明確與事實相符,不足資為不利於被告之論據。 (三)證人即被告之弟林世明於偵查及原審中證稱:被告對甲○○稱「你在兇啥肖」 後,甲○○即將手伸入車窗,開外面手把將門打開,將被告拖出去,被告並未 反抗,其停車下去要制止,王大中對其稱你過來就要告你妨礙公務,被告即叫 其先去停車,其就將車停在派出所對面巷內,看到甲○○反扣被告的手將之帶 入警局等語詳(偵查卷第六十二頁反面至六十三頁、原審卷第三十五頁), 核與被告辯解之經過情形相符。而甲○○對案發經過情形之供述為:「... 我 就衝到車旁,用雙手拉住車的B柱部分,被車帶著跑四、五步左右,車才停下 ,我自車外看入內,林女鞋是脫下的,此時林女右手開車門,左手解安全帶, 跨下右腳,我看到她沒穿鞋,我看她開車門,就順勢將車門拉開,她下車後還 盛氣凌人,她右腳跨出來時,我就拉她出來,我只說:『你涉嫌辱罵員警,其 他不必多說,我現在要逮捕你,你和我回派出所』,她說她不要,我就和她拉 扯將她拉回派出所,林世明原先也下車,乙○○叫他先去將車停好,我也叫林 世明去將車停好不要擋路。... 她一直掙脫我,要往她車的方向,她和我拉扯 ,應是這樣將我手抓傷,她沒有打我。」等語(偵查卷第四八頁反面、第四九 頁),於原審復證稱:因被告罵髒話,其就上前抓住車門樑,當時被車子拖行 了約五、六步,當時被告之車窗沒有搖上去,其看被告右手在開啟車門,左手 在解下安全帶,就順手將被告帶下車,欲將被告帶回派出所,其要求被告下車 時,被告尚在車內,有告知被告:「你涉嫌公然侮辱執勤員警、妨害公務,請 妳跟我到派出所」,被告不願意就與其發生拉扯,其當時並無將被告雙手扭在 背後,被告下車後其一直拉住被告右手,但被告一直強烈掙扎,就沿路拉扯一 直到派出所,在路上拉扯過程中,其手臂有受傷,是到派出所後才發現手臂受 傷等語(見本院九十二年三月二十六日訊問筆錄),除關於甲○○有無告知逮 捕被告、有無反扣被告、及被告是否強烈掙扎拉扯致受傷部分與被告及證人林 世明所述不符外,其餘經過情形此所述並無重大歧異。又證人陳寶婷證稱: 我看到有臺車左轉時,警察跑過去,自駕駛座旁邊窗戶伸手進去,抓住乘客的 手,因為車尚在開動,所以警察跟著跑了五、六步,車停下時,警察把門打開 ,將乘客拉下,往仰德大道方向拖去等語(偵查卷第一0二頁),亦與被告、 林世明、及甲○○所述情形一致。綜合上述被告、證人林世明、陳寶婷、及甲 ○○之供述,甲○○係遭被告辱罵之後,隨即上前伸手進入車內抓住被告,並 於車停後,於被告尚未穿鞋之際,即強行將被告拖下車內予以逮捕。另查甲○ ○於被告下車後如何將被告代至派出所之情形,據證人陳寶婷證稱:「警察用 手扯乘客的手及肩膀,往左後方的方向拖去,乘客與警察均是面對我們,所以 他們是倒退走。」,「因乘客要掙扎,手一直要掙脫。」,「(警察有無將乘 客的手往後扳?)沒有仔細看,因為他們面對我們。」,「(警察抓乘客時有 無施以暴力?),只有拉扯而已。」等語(偵查卷第一0二頁至一0四頁), 證人陳寶婷雖觀察角度未能明確證稱被告是否遭甲○○反扣手臂,然而甲○○ 既係以抓住被告手及肩膀部位之方式,往左後方方向倒退拖往派出所,則甲○ ○當時應係站於被告身後將被告往後拖行,而非與被告相互面對,此種情形自 與手臂遭反扣之情形較為吻合,故被告及證人林世明供稱被告遭甲○○拖下車 後,即遭甲○○以反扣方式拖行等情,應採信。按被告係侮辱公務員之現行 犯,警員甲○○本得當場予以逮捕,然被告本身係一女子,甲○○上前抓住被 告及車柱時,被告與其弟隨即停車,並無逃逸情形,甲○○竟不待被告穿鞋, 即以將被告拖下車之方式予以逮捕,並以反扣手臂倒退方式將被告拖往派出所 ,就客觀情形觀察,甲○○逮捕被告時所施用之強制力是否在必要程度之範圍 內,已非全然無疑,而被告處此情形下,即使有掙扎動作,亦非基於抗拒逮捕 目的而對甲○○實施不法腕力之強暴行為,參諸甲○○亦證稱:被告只是要掙 脫,她沒有打我等語(偵查卷第四九頁),亦足徵被告並未對甲○○實施攻擊 等強暴行為,自與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一項之罪之犯罪構成要件有別。至於 證人即警員吳明寰、顏煒珉雖證稱:甲○○並未將被告手反扣等語(偵查卷第 四十五頁反面、第七十八頁),然證人吳明寰當時係在仰德大道、芝玉路口管 制交通,其要林世明駕車左轉至甲○○處後,就繼續管制交通,聽見被告與甲 ○○發生爭執時仍繼續管制交通,未上前處理,且只看到甲○○帶被告回派所 ,至於被告有無反抗、及甲○○如何將被告帶回派出所,其均未注意也沒看到 等情,業經吳明寰證述在卷(偵查卷第六十五頁反面、第六十六頁),由此可 見證人吳明寰當時係專注於管制交通,並未全程注意觀察甲○○如何逮捕被告 及如何將被告帶至派出所之實際經過情形,其證言自不足資為不利於被告之論 據;又證人顏煒珉當時係在派出所內擔任值警員,故顏煒珉雖證稱:看到甲○ ○在前面拉被告入所,被告反抗不願進入,甲○○沒有反扣她,只是拉她進來 等語(偵查卷第七八頁),然而顏煒珉既在派出所櫃臺值班,顯然未在現場目 擊案發經過情形,其所見應係甲○○已將被告帶至派出所門口時之情形,其證 言亦不足資為不利於被告之論據。 (四)綜上所述,本案仍有合理懷疑存在,自屬不能證明被告有對甲○○實施強暴之 妨害公務執行犯行。 三、原判決未就全案事證詳為審酌,遽行對被告論科,自非允洽,被告提起上訴,否 認犯罪,為有理由,應由本院將原判決關於被告被訴妨害公務執行部分及定執行 刑部分撤銷,另為被告無罪之知。至於檢察官另起訴被告涉有刑法第二百七十 七條第一項傷害罪嫌部分,告訴人甲○○已於原審法院辯論終結前撤回其告訴( 原審卷六十八頁),原判決雖因公訴人認此部分與前開妨害公務執行罪部分,有 想像競合犯裁判上一罪關係,而不另為不受理之諭知。然而公訴人既認被告被 訴傷害部分與被訴妨害公務執行部分有裁判上一罪關係,則該傷害部分自亦為上 訴效力所及,茲妨害公務執行部分既應為被告無罪之判決,則該傷害部分與之即 無裁判上一罪之關係可言,應由本院另行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三百六十九條第一項前段、第三百六十四條、第三百零 一條第一項、第三百零三條第三款,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劉家芳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九十三  年   三   月   九   日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第二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黃 瑞 華 法 官 王 淑 滿 法 官 宋 祺 右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蔡 慧 娟 中   華   民   國  九十三  年   四   月   五   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