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最高法院 112 年度台非字第 70 號刑事判決
裁判日期:
民國 112 年 08 月 10 日
裁判案由:
違反洗錢防制法等罪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台非字第70號
上  訴  人  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
被      告  陳靜怡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違反洗錢防制法等罪案件,對於臺灣橋頭地方法院中華民國112年3月31日第一審確定判決(111年度金訴字第59號,起訴案號: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109年度偵緝字第338號、109年度偵字第13216號、110年度偵字第4563號),認為違法,提起非常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非常上訴理由稱:
判決用法則不當者,為違背法令,刑事訴訟法第378條定有明文。次按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依下列各款定其應執行者:七、宣告多數罰金者,於各刑中之最多額以上,各刑合併之金額以下,定其金額,刑法第51條第7款亦有明文。
查臺灣橋頭地方法院111年度金訴字第59號判決主文欄記載:「陳靜怡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十四條第一項之洗錢罪,處有期徒刑壹月,併科罰金新臺幣壹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又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十四條第一項之洗錢罪,處有期徒刑壹月,併科罰金新臺幣貳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應執行有期徒刑壹月,併科罰金新臺幣壹萬伍仟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其中併科罰金部分定應執行刑為新臺幣(下同)15,000元,低於各刑中之最多額即20,000元,違反刑法第51條第7款規定,根據上述說明,顯有適用法則不當之違誤,自屬違背法令。
案經確定,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41條、第443條提起非常上訴,以資糾正等語。
本院按:
非常上訴,對於審判違背法令之確定判決所設之非常救濟程序,以統一法令之適用為主要目的。必原判決不利於被告,經另行判決,或撤銷後由原審法院更為審判者,其效力始及於被告。此與通常上訴程序旨在糾正錯誤之違法判決,使臻合法妥適,其目的係針對個案為救濟者不同。兩者之間,應有明確之區隔。刑事訴訟法第441條對於非常上訴係採便宜主義,規定「得」提起,非「應」提起。故是否提起,自應依據非常上訴制度之本旨,衡酌人權之保障、判決違法之情形及訴訟制度之功能等因素而為正當合理之考量。除與統一適用法令有關,或該判決不利於被告,非予救濟,不足以保障人權者外,倘原判決尚非不利於被告,且不涉及統一適用法令,或縱屬不利於被告,但另有其他救濟之道,並無礙於被告之利益者,即無提起非常上訴之必要性。又所謂與統一適用法令有關,係指涉及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之重要性者而言;即所涉及之法律問題意義重大而有加以闡釋之必要,或對法之續造有重要意義者,始克相當。倘該違背法令情形,尚非不利於被告,且法律已有明確規定,向無疑義,因疏失致未遵守者,對於法律見解並無原則上之重要性或爭議,即不屬與統一適用法令有關之範圍,殊無提起非常上訴之必要性。基於刑事訴訟法第441條係採便宜主義之法理,檢察總長既得不予提起,如予提起,本院自可不予准許。  
刑法第51條第7款規定:「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依下列各款定其應執行者:……七、宣告多數罰金者,於各刑中之最多額以上,各刑合併之金額以下,定其金額。……」,本件被告陳靜怡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罪案件,經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於民國112年3月31日以111年度金訴字第59號判決(下稱原確定判決)論處被告犯幫助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洗錢共2罪刑(各處①有期徒刑1月,併科罰金新臺幣【下同】1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1千元折算1日;②有期徒刑1月,併科罰金2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1千元折算1日。③應執行有期徒刑1月,併科罰金1萬5千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1千元折算1日)。按照上開規定,其中併科罰金部分,應在2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定其應執行刑,始為適法。乃原確定判決就併科罰金部分,合併定其應執行1萬5千元,顯低於各併科罰金刑中之最多額,自有適用法則不當之違背法令。
案經確定,非常上訴意旨執以指摘,固非無見。惟衡酌原確定判決此部分尚非不利於被告,且有關宣告多數罰金刑,如何定其應執行刑,刑法第51條第7款規定甚明,於法之續造或見解統一,欠缺原則上之重要性,依首揭說明,仍應認本件非常上訴為無理由,予以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6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8    月    10    日
                  刑事第四庭審判長法 官  林立華
                                  法 官  謝靜恒
                                  法 官  王敏慧
                                  法 官  黃斯偉
                                  法 官  李麗珠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李淳智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8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