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最高法院 114 年度台上字第 752 號刑事判決
裁判日期:
民國 114 年 02 月 05 日
裁判案由:
違反洗錢防制法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台上字第752號
上  訴  人  顏金童                     


上列上訴人因違反洗錢防制法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中華民國113年10月23日第二審判決(113年度金上訴字第1432號,起訴案號: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8960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刑事訴訟法第377條規定,上訴於第三審法院,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是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係屬法定要件。如果上訴理由書狀並未依據卷內訴訟資料,具體指摘原判決不用何種法則或如何適用不當,或所指摘原判決違法情事,顯與法律規定得為第三審上訴理由之違法情形,不相適合時,均應認其上訴為違背法律上之程式,予以駁回。
二、本件原判決維持第一審依想像競合犯,從一重論處上訴人顏金童幫助犯行為時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一般洗錢(尚犯幫助詐欺取財)罪刑。就幫助一般洗錢部分,已詳敘認定犯罪事實所憑證據及理由。並對上訴人否認犯罪之供詞及其所辯各語,認非可採,予以論述及指駁。
三、刑之量定,屬為裁判之法院裁量之職權,如其量刑已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在法定刑度內,酌量科刑,而無違反公平、比例及罪刑相當原則,致明顯輕重失衡情形,自不得指為違法。原判決已說明第一審判決就上訴人所為本件犯行,依刑法第30條第2項規定減輕其刑後,以其之責任為基礎,具體斟酌刑法第57條所列各款事項(包括其年事已高,月收入非佳等情狀)而為量刑。核屬妥適,予以維持。既未逾越法定刑度,亦無違背公平正義之情形,屬裁量職權之適法行使,尚難指為違法。上訴意旨以:原審認上訴人犯罪事證明確,對其論罪科刑,固非無見。惟科刑時應審酌犯罪行為人之智識程度,刑法第57條第6款定有明文。上訴人年事已高、收入不豐,且智識程度不高,無法理解本案智慧犯罪,實非故意為本件犯行。原審量刑過重等語。惟查:原審已具體斟酌刑法第57條所列各款事項,合法行使其量刑裁量權限。上訴意旨核係對原審量刑裁量之職權行使、原判決已斟酌說明及於判決無影響之事項,依憑己意而為指摘,並非適法上訴第三審之理由。
四、依上所述,本件關於幫助一般洗錢之上訴,違背法律上之程式,應予駁回。至上訴人想像競合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部分,既經第一審及原判決,均認有罪,核屬刑事訴訟法第376條第1項第5款所定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之案件。上訴人得上訴部分之上訴既不合法,應從程序上予以駁回,關於幫助詐欺取財部分,自無從為實體上之審判,應一併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95條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刑事第五庭審判長法 官  李英勇
                                  法 官  林庚棟
                                  法 官  林怡秀
                                  法 官  莊松泉
                                  法 官  楊智勝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修弘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