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最高法院 114 年度台抗字第 178 號刑事裁定
裁判日期:
民國 114 年 02 月 05 日
裁判案由:
違反銀行法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178號
抗  告  人  鄭俊彥                     



上列抗告人因違反銀行法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中華民國113年12月10日駁回其聲請再審之裁定(113年度聲再字第194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所稱得為受判決人之利益聲請再審之新事實或新證據除須具有「嶄新性」外,尚須具備「確實性」特性,二者均不可或缺,倘未兼備,自無准予再審之餘地。是縱屬未經原確定判決法院發現、調查或審酌之「新證據」,仍須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結果,認形式上或客觀上即足以動搖原判決,進而使審理再審聲請之法院對原判決認定之事實基礎產生合理懷疑,因而足認受有罪判決之人應受無罪、免訴、免刑或輕於原判決所認罪名之蓋然性存在者,始足當之。倘判斷後尚不足以發生前述之動搖,或僅係對原判決認定之事實再行爭辯,或就法院依職權取捨證據持相異評價,即均不符合聲請再審的要件。 
二、本件抗告人鄭俊彥因違反銀行法案件,對於原審法院110年度金上更一字第133號判決(下稱原判決,抗告人就該判決提起第三審上訴,經本院以111年度台上字第5131號判決,以其上訴不合法律上程式,予以駁回),以發現新事實、新證據為由,依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規定聲請再審,其聲請意旨略如原裁定理由「一」所載。原裁定以:㈠原判決係依據抗告人及同案被告鄭舜文之供述、證人即被害人陳玉枝、李仲苗、黃瑜、張廖彧安、戴黃鶯、程惠鈴、林心淋之證述,佐以繳款收據、存款憑條、繳款明細單、會款憑據、互助會單與互助會約定條款、銀行帳戶往來明細與交易紀錄、通訊軟體對話紀錄等證據資料,而為抗告人有違反銀行法第125條第1項前段非法經營銀行業務犯行之認定。㈡原判決已敘明抗告人係於其違反銀行法之前案為警查獲後,始另行起意,再為本件犯行,前案與本件認定之共犯、罪名均有不同,二者之事實並無集合犯之一罪關係,非屬同一案件。且是否為同一案件而為前案確定判決既判力效力所及,而應為免訴之判決,屬法律用之問題,與再審係對確定判決事實認定錯誤所設之特別救濟程序無涉。抗告人執為再審理由,顯非有據。聲請意旨另指摘原判決以無證據能力,未經合法調查之證據作為判斷之依據,違背經驗與論理法則等節,至多僅屬原判決違背法令之問題,亦非得據以聲請再審。㈢抗告人違反銀行法第29條非銀行不得經營收受存款業務之規定,該法律規範之目的係為保障金融秩序,個別被害人是否實際受有損害,並非所問,抗告人主張7位被害人並未受有損害,執為聲請再審之理由,即非有據。被害人李仲苗對抗告人提起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雖經原審法院以111年度金訴字第14號民事判決駁回其訴,然尚不影響或拘束本件原判決事實之認定。況原判決認定第一期即得標之會員所收取之利息,換算成年利率為163.63%,並無違誤,抗告人所稱年利率僅13.6%,為不可採。而原判決已依憑前述證據敘明本件「互助會」並非民法上之合會或一般民間互助會,實係以抗告人擔任會首之名義,向不特定人收受款項,並給付與本金顯不相當之報酬。抗告人本件聲請再審時所提出之競(開)標光碟之錄影畫面內容,不足以動搖原判決所認定之事實,且係就法院依職權取捨證據持相異評價,均非得聲請再審之事由。㈣本件無論單獨依憑聲請再審意旨及所提出之證據資料,或綜合先前已經存在之卷內各項證據資料判斷觀察,均尚不足以動搖原判決認定之事實,足認抗告人應受無罪、免訴、免刑或輕於原判決所認罪名之判決,不符合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規定之再審事由。本件再審之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等旨。已詳述其論斷所憑依據及理由,尚無不合。
三、抗告意旨略以:㈠前案與本件均屬一貫相承之合會會務,本屬同一案件,原判決有適用法則不當之違法,自應以再審釐清真相。㈡抗告人係受被害人誣陷,並未違法,所有會員均已取得會款,均為受益者,無人受害,會務均依民法規範及傳統民間合會方式進行,法院竟以違反銀行法之罪名論處其罪刑,實有違誤。㈢原判決自由心證之認定已屬可議,民事判決之結果本可作為參考,原裁定卻認對刑事判決無拘束力,顯非妥適等語。
四、經核前揭抗告意旨,無非仍係就原判決之採證、認事為實體上之爭執,依憑己意,漫事指摘;或對於原裁定已說明之事項,再為爭辯。執以指摘原裁定違法、不當,均不足採。本件抗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刑事第五庭審判長法 官  李英勇
                                  法 官  楊智勝
                                  法 官  林怡秀
                                  法 官  陳如玲
                 法 官  林庚棟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怡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