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最高法院 113 年度台上字第 687 號民事裁定
裁判日期:
民國 113 年 06 月 05 日
裁判案由:
請求給付工程款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687號
上  訴  人  八禾營造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沈稚鈞               
訴訟代理人  劉  喜律師
上訴 人  允竑建材企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俞君       
訴訟代理人  林亮宇律師
            王雲玉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程款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月24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第二審判決(111年度建上字第88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上訴第三審法院,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又判決不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條第2項定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字號,或憲法法庭裁判意旨,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所論斷:兩造於民國107年4月3日簽訂工程承攬合約書(下稱系爭契約),約定由被上訴人施作上訴人所承攬之系爭新建工程中之石材工程(下稱系爭石材工程),系爭契約為承攬契約,應適用民法第127條第7款之2年短期時效規定。依系爭契約第19條約定,工程驗收以業主正式驗收合格為依據,系爭石材工程於110年1月經系爭新建工程之業主即訴外人祭祀公業法人臺中市賴振淵驗收完成,應以斯時為系爭石材工程之工程款請求權可得行使之起算時點,是被上訴人依系爭契約之約定,於111年5月26日起訴請求上訴人給付工程款新臺幣(下同)207萬1,175元(下稱系爭工程款)本息,並未罹於時效,應予准許。因上訴人就系爭新建工程有追加防水工程、遲未完成室內牆面防水及粉刷等情事,且有變更室內地坪石材表面及分割方式之情形,則系爭石材工程遲延完工,不可歸責於被上訴人,上訴人對被上訴人並無違約金債權43萬7,118元。又上訴人未能領取系爭新建工程之工程款餘款554萬6,860元,係因該工程有漏水等問題,致無法經業主完成驗收,與被上訴人施作系爭石材工程是否遲延無關,上訴人對被上訴人自無因給付遲延而生之損害賠償債權。從而,上訴人抗辯其得以對被上訴人之上開債權與系爭工程款抵銷,即無可採等情,指摘其為不當,並就原審已論斷或其他於判決結果無影響者,泛言違背證據法則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亦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末查,系爭石材工程經業主出具切結書表示於110年1月驗收合格之事實,既為兩造所不爭執,並有切結書可佐(見一審卷第97頁;原審卷第135、136頁),原審本其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綜合相關事證,認定系爭工程款之請求權時效應自斯時起算,於法並無違背,上訴人就此指摘原判決違背法令,不無誤會。又原審以被上訴人在第一審已提出因上訴人之施工進度延誤,致影響其進場施作之主張,則被上訴人在原審主張因上訴人將施作石材之基準線擦掉,致其需重新丈量而遲延等情,係對於其在第一審已提出之攻擊方法為補充,經核並未違反民事訴訟法第196條或第447條之規定。均附此敘明
二、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481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5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許  紋  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書  英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