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最高法院 113 年度台抗字第 898 號民事裁定
裁判日期:
民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裁判案由:
請求返還不當得利(核定訴訟標的價額)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898號
抗  告  人  郭金澤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16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裁定(112年度消上字第1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及修正(民國112年11月14日)前同條第2項定有明文。而依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19條規定,於該上開修正施行前已繫屬之事件,應用修正前規定。抗告人於111年10月3日向第一審法院提起本件訴訟,依前開說明,應適用修正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先予敘明。次按所稱以一訴附帶請求,係指附帶請求與主請求標的間具有主從之依附關係者,若依原告之聲明及所陳述之原因事實,關於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之請求,並依附於主請求者,仍應依同條第1項前段規定,合併計算其訴訟標的價額。再按於第二審為訴之變更或追加,其變更或追加後訴訟標的之價額超過原訴訟標的之價額者,就其超過部分補徵裁判費,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2項、第77條之15第3項定有明文。
本件抗告人起訴主張與相對人簽訂房地買賣契約,已付自備款新臺幣(下同)356萬3000元,相對人隱瞞契約有無效情事,而與抗告人約定解除契約,並於95年7月5日僅無息返還201萬8700元,尚有154萬4300元未還,其自得依民法第179條、第182條第2項、第259條第2款及消費者保護法第51條規定,請求相對人給付:㈠154萬4300元本息、㈡100萬9350元(即201萬8700元自受領時起至95年7月4日止之利息)本息、㈢463萬2900元之懲罰性賠償金。第一審判決駁回其訴,抗告人不服,就㈠、㈡聲明提起上訴,並於第二審主張相對人有足以影響交易之欺罔行為,對其顯失公平,追加依公平交易法第31條、第32條第2項規定,請求相對人給付308萬8600元。其於第二審追加聲明之訴訟標的法律關係與起訴者不同,此無主從之依附關係,自應依修正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規定合併計算其訴訟標的價額,原法院因而核定其第一審及第二審(含追加)之訴訟標的價額(上訴利益)分別為718萬6550元、564萬2250元,經核於法並無違背。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此部分不當,聲明廢棄,非有理由。另關於抗告人請求退還溢繳裁判費9萬1426元部分,並未經原法院為裁判,自無從對之提起抗告,抗告人此部分之抗告,於法未合。
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一部無理由、一部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44條第1項、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官  林  金  吾
                                法官  陳  靜  芬
                                法官  蔡  孟  珊
                                法官  藍  雅  清
                                法官  高  榮  宏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沛  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