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最高法院 113 年度台聲字第 960 號民事裁定
裁判日期:
民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裁判案由:
請求給付工程款聲請法官迴避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聲字第960號
聲  請  人  君瑞精品旅店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瑞華       
訴訟代理人  李銘洲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給付工程款事件,聲請法官迴避,對於中華民國113年6月26日本院裁定(113年度台抗字第497號),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不服者,除合於法定再審事由得聲請再審外,不容以其他方法聲明不服本件聲請人不服本院113年度台抗字第497號確定裁定(下稱原確定裁定),雖未以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但仍應視為聲請再審,依該程序調查裁判
二、本件聲請人主張原確定裁定有用法規顯有錯誤之事由,對之聲請再審,係以:伊對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下稱臺中高分院)113年度聲字第67號裁定(下稱系爭裁定)提起抗告,本院以本案抗告期間於民國113年5月20日屆滿,伊於同年月21日提起抗告,已逾10日之不變期間為由,以原確定裁定駁回伊之抗告。伊係於同年月20日提起抗告,原確定裁定認伊提起抗告已逾10日之不變期間,顯有違誤等語,為其論據。
三、聲請再審雖有再審理由,法院如認原裁定為正當者,仍應以裁定駁回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同法第504條規定即明。次按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1項第2款所謂法官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係指法官對於訴訟標的有特別利害關係,或與當事人之一造有密切之交誼或嫌怨,或基於其他情形客觀上足疑其為不公平之審判者而言。若僅憑當事人之主觀臆測,或不滿意法官進行訴訟遲緩、不就當事人聲明之證據為調查,或認法官行使闡明權、指揮訴訟失當,則不得謂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
四、聲請人向臺中高分院聲請該院112年度重上更一字第3號給付工程款事件之受命法官高士傑(下稱受命法官)迴避,主張受命法官於112年10月30日準備程序時要求伊須接受給付相對人新臺幣1,300萬元之調解條件,於同年12月28日調解時請兩造離開調解室,由受命法官向2名調解委員指示調解內容,且於調解未成立時,指導相對人如何破解伊提出之時效抗辯並命伊補正與本案無關之另一旅館營銷資料,及指導相對人關於其工程款請求權罹於時效之防禦及論辯,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云云。該院以:兩造已各自提出調解方案金額,受命法官縱以特定金額詢問當事人是否接受,僅屬勸調解方式是否得宜之問題,至聲請人主張受命法官請兩造先離開而指示調解委員調解方案受命法官指揮進行調解程序之方法,又聲請人於同年月27日已提出陳報㈡狀,主張相對人自「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南區電信分公司臺中營運處」變更為「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屬訴之變更,其提出變更時已罹於2年請求權時效,受命法官於同年月28日調解程序時諭知相對人就上開當事人變更部分是否影響債權人時效部分,提出本院實務見解,及於113年3月25日批示審理單,命兩造各自應陳報該審理單所載事項,乃為使兩造就訴訟關係之事實及法律為適當完全之陳述,聲請人復未釋明受命法官對本案有何特別利害關係,或與當事人之一造有密切之交誼或嫌怨,或基於其他情形客觀上足疑其為不公平之審判,不能僅憑聲請人之主觀臆測,即認受命法官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而以系爭裁定駁回聲請人之聲請。聲請人於113年5月20日提起抗告,原確定裁定認其抗告已逾10日之不變期間,固有未洽,惟系爭裁定以上開理由,認聲請人聲請受命法官迴避,為無理由,經核於法並無違誤,原確定裁定駁回其抗告,結論仍屬正當。聲請人聲請再審,聲明廢棄原確定裁定,有理由。
五、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第504條、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盧  彥  如
                                法官  周  舒  雁
                                法官  吳  美  蒼
                                法官  陳  容  正
                                法官  蔡  和  憲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詩  璿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