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原訴字第36號
原 告 連誠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被 告 徐婧瑜即徐婕
上列
當事人間請求
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
裁定移送前來(112年度原附民字第139號),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7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52萬6,524元,及自民國112年12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
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452萬6,524元為原告
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自民國105年2月22日起至110年9月25日止,受僱於被告擔任汽車銷售員,負責汽車銷售、處理汽車買賣、交車、協助辦理貸款等事宜。
詎被告為維持每月之銷售業績,遂以低於車廠建議售價之方式售車,復為補足先前出售車輛實際成交價與車廠建議最低售價之差額,自108年間起,分別基於業務
侵占、背信、行使偽造私文書之犯意,以附表所示時間,為附表所示之行為,藉此維持其銷售業績並補足實際成交價與車廠建議最低售價之差額。
嗣因原告及車主察覺有異,始悉上情,致原告因此需支付如附表所示之賠償金額與附表所示之人,被告亦經本院11年度原訴字第78號刑事判決判處罪刑確定。原告所賠付之金額達新臺幣(下同)368萬7,524元,加計附表編號10遭被告侵占之83萬9,000元,合計原告受有452萬6,524元,
爰依
侵權行為法律關係提起
本件訴訟等語。
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則謂:我願意賠償。
三、按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
訴訟標的之
捨棄或
認諾者,應本於其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4條定有明文。被告對於原告依
訴之聲明所為關於某
法律關係之請求,於法院行言詞辯論時為承認者,即生訴訟法上認諾之效力,法院應不待調查原告請求之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果否存在,逕以認諾為該被告敗訴判決之基礎(最高法院85年度
台上字第153號判決意旨
參照)。而經原告陳明本件訴訟標的法律關係及請求金額後,被告業於本院113年12月27日言詞辯論
期日明確表示同意賠償(本院卷第40頁),可認被告已就本件訴訟標的認諾,
揆諸前述,本院即應依此為原告勝訴之判決。另本件
起訴狀係於112年12月18日送達被告,有本院送達證書附卷
可稽(附民卷第17頁),則原告併為請求自起訴狀送達
翌日,即112年12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亦屬有據。
四、
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判決所命被告之給付,係本於其認諾而為,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1款、第392條第2項規定,
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及被告得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六、本件係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由
合議庭裁定移送
民事庭之事件,依
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2項之規定,免納
裁判費,目前亦無其他訴訟費用支出,本無確定訴訟費用額必要,
惟仍依民事訴訟法第87條第1項之規定,
諭知訴訟費用之負擔,以備將來如有訴訟費用發生時,得確定其負擔,併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民事庭 法 官 蔡易廷
如對本判決
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附表
| | | | | | |
| | 徐婧瑜意圖損害連誠公司之利益,基於背信之犯意,以低於連誠公司車輛建議定價之價格低價售車,於108年7月21日向潘婕語收取車輛頭期款30萬元後,基於業務侵占之犯意,將 上開款項用以補足 徐婧瑜先前因低價售車產生之差額,並要求潘婕語申請77萬元貸款金額藉此支付車款。 | | | | 刑法第342條背信與第336條第2項業務侵占罪想像競合後,從一重之業務侵占罪論處 |
| | 徐婧瑜意圖損害連誠公司之利益,基於背信之犯意,以低於連誠公司車輛建議定價之價格低價售車,於109年3月16日向王秀英收取車輛頭期款30萬元後,基於業務侵占之犯意,將上開款項用以補足徐婧瑜先前因低價售車產生之差額,並要求王秀英申請78萬元貸款金額藉此支付車款。 | | | | |
| | 徐婧瑜意圖損害連誠公司之利益,基於背信之犯意,以低於連誠公司車輛建議定價之價格低價售車,於109年5月29日向葉淑華收取車輛頭期款29萬6,060元後,基於業務侵占之犯意,將上開款項用以補足徐婧瑜先前因低價售車產生之差額,並要求葉淑華申請67萬元貸款金額藉此支付車款。 | | | | |
| | 徐婧瑜意圖損害連誠公司之利益,基於背信之犯意,以低於連誠公司車輛建議定價之價格低價售車,於109年6月10日向葉淑霞收取車輛頭期款37萬元後,基於業務侵占之犯意,將上開款項用以補足徐婧瑜先前因低價售車產生之差額,並要求葉淑霞申請77萬元貸款金額藉此支付車款。 | | | | |
| | 徐婧瑜意圖損害連誠公司之利益,基於背信之犯意,以低於連誠公司車輛建議定價之價格低價售車,於109年7月5日向陳金美收取車輛頭期款20萬元後,基於業務侵占之犯意,將上開款項用以補足徐婧瑜先前因低價售車產生之差額,並要求陳金美申請80萬元貸款金額藉此支付車款。 | | | | |
| | 徐婧瑜意圖損害連誠公司之利益,基於背信之犯意,以低於連誠公司車輛建議定價之價格低價售車,於109年12月14日向喬昱嘉收取車輛頭期款20萬元後,基於業務侵占之犯意,將上開款項用以補足徐婧瑜先前因低價售車產生之差額,並要求喬昱嘉申請79萬元貸款金額藉此支付車款。 | | | | |
| | 徐婧瑜意圖損害連誠公司之利益,基於背信之犯意,以低於連誠公司車輛建議定價之價格低價售車,於109年10月6日向尤美富收取車輛款項78萬元後,基於業務侵占之犯意,將上開款項用以補足徐婧瑜先前因低價售車產生之差額,並冒用尤美富之名義,在「連誠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訂購合約書」,偽造「尤美富」簽名,共4枚,用以表示申請78萬元之貸款以支付車款之意思,足生損害於尤美富及連誠汽車公司。 | | | | 刑法第216條、第210條行使偽造私文書、第342條背信與第336條第2項業務侵占罪想像競合後,從一重之業務侵占罪論處 |
| | 徐婧瑜意圖損害連誠公司之利益,基於背信之犯意,以低於連誠公司車輛建議定價之價格低價售車,於109年12月12日及28日向蒙品妍收取車輛頭期款75萬元(10萬元現金,65萬元為舊車賣得款項),基於業務侵占之犯意,將上開款項用以補足徐婧瑜先前因低價售車產生之差額,並冒用蒙品妍之名義,在「連誠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訂購合約書」,偽造「蒙萱」簽名,共4枚,用以表示申請90萬元之貸款以支付車款之意思,足生損害於蒙品妍及連誠汽車公司。 | | | | |
| | 徐婧瑜意圖損害連誠公司之利益,基於背信之犯意,以低於連誠公司車輛建議定價之價格低價售車,於110年4月12及13日向徐郁涵收取車輛款項71萬元後,基於業務侵占之犯意,將上開款項用以補足徐婧瑜先前因低價售車產生之差額,並冒用徐郁涵之名義,在「連誠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訂購合約書」,偽造「徐郁涵」簽名,共4枚,用以表示申請82萬元之貸款以支付車款之意思,足生損害於徐郁涵及連誠汽車公司。 | | | | |
| | 徐婧瑜意圖損害連誠公司之利益,基於背信之犯意,以低於連誠公司車輛建議定價之價格低價售車,於110年8月16日向宋碧娥收取車輛款項93萬元後,基於業務侵占之犯意,僅將9.1萬元交付連誠汽車公司,剩餘款項用以補足徐婧瑜先前因低價售車產生之差額。 | | | | 刑法第342條背信與第336條第2項業務侵占罪想像競合後,從一重之業務侵占罪論處 |
| | 徐婧瑜意圖損害連誠公司之利益,基於背信之犯意,於110年3月24日以低於建議車價之62萬元向蘇枝雯出售車輛1部,惟因成交價過低,遂向蘇枝雯佯稱將向銀行辦理67萬元之貸款,銀行會自動降低貸款金額,如有多餘貸款會由公司吸收,嗣因蘇枝雯發現每月繳款金額有異,而查悉上情。 | | | | |
| | 徐婧瑜意圖損害連誠公司之利益,基於背信之犯意,於109年10月26日以低於建議車價之73萬元向蘇怡姍出售車輛1部,惟因成交價過低,遂向蘇怡姍佯稱將向銀行辦理78萬元之貸款,銀行會自動降低貸款金額,如有多餘貸款會由公司吸收,嗣因蘇怡姍發現每月繳款金額有異,而查悉上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