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112 年度金訴字第 629 號刑事判決
裁判日期:
民國 112 年 05 月 31 日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金訴字第629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高健勝




            傅毅豪





上列被告等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1 年度偵字第18836 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意旨,並聽取檢察官、被告之意見後,經本院合議庭裁定受命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丙○○、丁○○均犯三人以上共同犯詐欺取財罪,各處有期徒刑壹年,併科罰金新臺幣參仟元,罰金如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
一、丙○○、丁○○(通訊軟體Telegram暱稱分別係「就是你還假」、「毅」,其等所涉參與下述犯罪組織之犯行,業經臺灣雲林地方法院以111 年度訴字第211 號判決有罪確定《下稱前案》,不在本案起訴、判決範圍內)明知張嘉豪、徐嘉銓(Telegram暱稱分別係「色狼」、「遙遠」,均經檢察官通緝中)、其他真實姓名及年籍均不詳成員(無證據證明未滿18歲)所組成之集團,係以3 人以上之分工方式實行詐騙,於撥打詐騙電話予他人,使他人因受騙將款項轉匯至該詐欺集團所掌握之帳戶後,再由取款者提領款項並繳回該詐欺集團,屬具持續性及牟利性之有結構性詐欺集團,然丙○○、丁○○貪圖可從中分取之不法利益,分別於民國110  年10月下旬、中旬(起訴書記載5 月間容屬有誤,爰更正之)加入該詐欺集團,並各自斯時起與張嘉豪、徐嘉銓、其他真實姓名及年籍均不詳成員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三人以上共同犯詐欺取財、一般洗錢之犯意聯絡,由其他不詳詐欺集團成員取得曾涵翎(所涉幫助一般洗錢、幫助詐欺取財等犯行,業經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以111 年度金簡字第95號判決有罪確定)名下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 號帳戶(下稱兆豐商銀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及密碼後,即於110 年11月2 日下午5 時4 分許,佯裝為某網路賣場之客服人員撥打電話予乙○○,並誆稱:因網站工作人員操作錯誤,故每月均會自動扣款,若要解除須依其指示操作云云,致乙○○陷於錯誤,而依指示於該日下午5 時50分許轉帳新臺幣(下同)5014元至兆豐商銀帳戶內,其後丙○○、丁○○、徐嘉銓接獲張嘉豪之通知,即由丁○○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搭載丙○○、徐嘉銓前往臺中市○區○○路000 號之全家超商擎天門市,由徐嘉銓在旁把風,丙○○於該日下午5 時52分許操作裝設在該處之自動櫃員機提領5000元後,丁○○駕車搭載丙○○、徐嘉銓離去,丙○○再將該5000元交由徐嘉銓輾轉繳回詐欺集團,而以此方式製造金流追查斷點,隱匿詐欺所得之去向、所在。至丙○○用以聯絡上開提款事項為警扣案之iPHONE 6S 手機1 支(門號0000000000號,含SIM 卡1 張),業經前案宣告沒收,並經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執行沒收完畢。乙○○發覺遭到詐騙,遂報警處理,經警調閱監視器影像循線追查後,始悉上情。
二、案經乙○○訴由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一分局報告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程序事項
    被告丙○○、丁○○於準備程序中,先就上開犯罪事實為有罪之陳述,且所犯係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3 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外之罪,亦非高等法院管轄之第一審案件,經本院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檢察官、被告之意見後,依刑事訴訟法第273 條之1 第1 項規定,經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是本案之證據調查,依同法第273 條之2 規定,不受同法第159 條第1 項、第161 條之2 、第161 條之3 、第163 條之1 及第164 條至第170 條規定之限制,就以下所引傳聞證據格性,爰不再予逐一審究論述,合先敘明。
貳、實體認定之依據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經被告丙○○、丁○○於警詢、偵訊、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中坦承不諱(偵卷第103 至119 、121 至135 、419 至423 、461 至463 頁,本院卷第487 至493  、497 至503 頁),核與證人告訴人乙○○於警詢時所述情節相符(偵卷第161 至167 、169 至171 頁),並有兆豐商銀帳戶交易明細、車行紀錄匯出文字資料、指認犯罪嫌疑人紀錄表、犯罪嫌疑人指認表、指認照片真實姓名對照表、監視器畫面截圖、告訴人所提出LINE對話紀錄及轉帳明細截圖等在卷可稽(偵卷第95、99至101 、173 至185 、187 至199 、201 至213 、237 至261 、273 至311 、339 至341  頁),復有被告丙○○所有iPHONE 6S 手機1 支(門號0000000000號,含SIM 卡1 張)扣案可佐,且於前案中經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執行沒收完畢一節,亦有該署112 年5 月15日函附卷為憑(本院卷第483 頁),足認被告丙○○、丁○○之自白與事實相符,洵採為論罪科刑之依據。
二、刑法第339 條之4 第1 項第2 款以「三人以上共同犯之」作為詐欺取財犯罪之加重處罰構成要件,無非係考量多人共同行使詐術手段,易使被害人陷於錯誤,其主觀惡性較單一個人行使詐術為重,有加重處罰之必要;且本款所謂「三人以上共同犯之」,不限於實施共同正犯,尚包含同謀共同正犯,此觀增訂此款之立法理由即明。被告丙○○、丁○○所參與之前述加重詐欺取財犯行,除有撥打詐騙電話予告訴人之不詳詐欺集團成員外,尚有通知被告丙○○、丁○○提款之另案被告張嘉豪、負責把風之另案被告徐嘉銓,足見各犯罪階段均屬緊湊相連,並由3 人以上縝密分工為之,是依前開說明,參與本案詐欺取財犯罪之成員已達3 人以上,核與刑法第339 條之4 第1 項第2 款加重詐欺取財罪之構成要件相合。
三、又按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 項之一般洗錢罪,係採抽象危險犯之立法模式,是透過對與法益侵害結果有高度經驗上連結之特定行為模式的控管,來防止可能的法益侵害。行為只要合於第2 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之構成要件,即足成立該罪,並不以發生阻礙司法機關之追訴或遮蔽金流秩序之透明性(透過金融交易洗錢者)之實害為必要。其中第2 條第2 款之洗錢行為,係以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之本質、來源、去向、所在、所有權、處分權或其他權益為其要件。該款並未限定掩飾或隱匿之行為方式,行為人實行之洗錢手法,不論係改變犯罪所得的處所(包括財物所在地、財產利益持有或享有名義等),或模糊、干擾有關犯罪所得處所、法律關係的周邊資訊,只須足以產生犯罪所得難以被發現、與特定犯罪之關聯性難以被辨識之效果(具掩飾或隱匿效果),即該當「掩飾或隱匿」之構成要件(最高法院110 年度台上字第4232號判決意旨參照);而刑法第339 條之4 第1 項之加重詐欺取財罪為法定刑1 年以上7 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罪,屬洗錢防制法第3 條第1 款所規定之特定犯罪。參諸被告丁○○推由被告丙○○提領詐欺贓款後,即將詐欺贓款交予另案被告徐嘉銓輾轉交回所屬詐欺集團一節,已如前述,足見被告丙○○、丁○○所屬詐欺集團係採取每個成員僅負責片段取款過程,且如接力般層層轉交詐欺贓款予上游成員之方式,避免讓成員了解整個詐欺集團全貌、詐欺贓款收取流程,除可確保成員遭緝獲時,無法供述詐欺集團之運作模式、組成,而降低其餘成員被逮捕之風險外,且因該款項之型態轉換為現金,亦令檢警機關無法或難以追尋詐欺贓款之流向,使詐欺集團可保有詐騙而來之不法利得。是由被告丙○○、丁○○及其等所屬詐欺集團刻意以複雜、迂迴之流程,而大費周章地交付、收取詐欺贓款,其目的無非在使檢警機關不易追緝、隱匿犯罪所得去向、所在,以求終局取得詐欺之犯罪所得,故被告丙○○、丁○○所為客觀上已製造金流斷點、主觀上更有隱匿犯罪所得之意,自非單純處分贓物可以比擬,洵屬洗錢防制法第2 條所稱之洗錢行為,並已合致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 項一般洗錢罪之構成要件。
四、綜上,本案事證明確,被告丙○○、丁○○上開犯行均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參、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丙○○、丁○○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39 條之4 第1  項第2 款之三人以上共同犯詐欺取財罪、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 項之一般洗錢罪。
二、按共同正犯間,在合同意思範圍內,相互利用他人之行為,以達其犯罪之目的,原不必每一階段均參與,須分擔犯罪行為之一部,即應對於全部所發生之結果共同負責。且數共同正犯之間,原不以直接發生犯意聯絡者為限,即有間接之聯絡者,亦包括在內,也不限於事前有所協議,於行為當時,基於相互之認識,以共同犯罪之意思參與者,亦無礙於共同正犯之成立。是以共同正犯之行為,應整體觀察,就合同犯意內所造成之結果同負責任,而非僅就自己實行之行為負責(最高法院111 年度台上字第2076號判決意旨參照)。被告丙○○、丁○○雖未親自參與或傳遞詐欺訊息等行為,然被告丙○○、丁○○於告訴人因受騙而依指示轉帳後不久即予提款,並將所提領之款項交由另案被告徐嘉銓輾轉繳回所屬詐欺集團,是被告丙○○、丁○○所為核屬前述加重詐欺取財、洗錢行為等犯罪歷程不可或缺之重要環節,足認被告丙○○、丁○○各係以自己犯罪之意思而參與本案,自應就其等所參與犯行所生之全部犯罪結果共同負責。故被告丙○○、丁○○與另案被告張嘉豪、徐嘉銓、不詳詐欺集團成員間具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均應論以共同正犯。
三、關於刑法第55條所定,一行為而觸犯數罪名之想像競合犯存在之目的,係在避免對於同一不法要素予以過度評價;則其所謂「一行為」,應兼指所實行者為完全或局部同一之行為,或其為著手實行階段可認為同一者,均得認為合於一行為觸犯數罪名之要件,而評價為想像競合犯(最高法院103  年度台上字第3908號判決意旨參照)。被告丙○○、丁○○及其等所屬詐欺集團成員以犯罪事實欄所載手法實行詐騙後,另案被告張嘉豪旋即通知被告丙○○、丁○○、另案被告徐嘉銓提領詐欺贓款,足見被告丙○○、丁○○所涉三人以上共同犯詐欺取財、一般洗錢等犯行間,具有行為階段之重疊關係,屬犯罪行為之局部同一,在法律上應評價為一行為較為合理,乃一行為觸犯數罪名之想像競合犯,依刑法第55條前段規定,應從一重以三人以上共同犯詐欺取財罪處斷
四、又按想像競合犯係一行為觸犯數罪名,行為人犯罪行為侵害數法益皆成立犯罪,僅因法律規定從一重處斷科刑,而成為科刑一罪,自應對行為人所犯各罪均予適度評價,始能對法益侵害為正當維護。故法院於決定想像競合犯之處斷刑時,雖以其中最重罪名之法定刑為裁量之準據,惟具體形成宣告刑時,亦應將輕罪之刑罰合併評價。基此,除非輕罪中最輕本刑有較重於重罪之最輕本刑,而應適用刑法第55條但書規定重罪科刑之封鎖作用,須以輕罪之最輕本刑形成處斷刑之情形外,若輕罪之減輕其刑事由未形成處斷刑之外部界限,自得將之移入刑法第57條或第59條之科刑審酌事項內,列為是否酌量從輕量刑之考量因子(最高法院111 年度台上字第1283號判決意旨參照)。而犯洗錢防制法第14、15條之罪,在偵查或審判中自白者,減輕其刑,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  項有所明定。經查,被告丙○○、丁○○各就其等所犯一般洗錢之犯罪事實在偵查、審判中均自白犯罪,即均應適用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 項減輕其刑,又此項適用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 項規定之情形,雖因想像競合之故,而從一重以三人以上共同犯詐欺取財罪處斷,惟揆諸前開判決意旨,本院仍應將前述減輕其刑乙情評價在內,於量刑時併予審酌。
五、另按想像競合犯觸犯數罪名,本質上應為雙重或多重之評價,基於罪刑相當原則,95年7 月1 日施行之本條但書遂增列就所一重處斷之重罪,「不得科以較輕罪名所定最輕本刑以下之刑」,適度調和從一重處斷所生評價不足,此即所謂重罪科刑之封鎖作用,亦即科刑之上限係重罪之最重法定刑,下限則為數罪中最高的最輕本刑,以防免科刑偏失。因此,法院於決定想像競合犯之處斷刑時,雖以其中最重罪名之法定刑,作為裁量之準據,惟具體形成宣告刑時,仍應將輕罪之刑罰合併評價在內,否則,在終局評價上,無異使想像競合犯等同於單純一罪(最高法院108 年度台上字第337  號判決意旨參照)。且按刑法第55條想像競合犯之規定,既列在刑法總則編第七章「數罪併罰」內,且法文稱「一行為而觸犯數罪名」,則依體系及文義解釋,自應對行為人所犯各罪,均予評價,始屬適當。換言之,想像競合犯本質上為數罪,各罪所規定之刑罰(包含加重、減免其刑及併科罰金)、沒收及保安處分等相關法律效果,自應一併適用,將輕罪合併評價在內,始為充足(最高法院109 年度台上字第483 號判決意旨參照)。刑法第339 條之4 第1 項之加重詐欺取財罪,其法定刑中就罰金刑部分僅規定「得」併科罰金,然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 項之一般洗錢罪則為「應」科罰金,是以上開罰金刑之知,並非任由法院自行裁量是否選科,而係揭示法院應予科處罰金之義務;縱然被告所犯一般洗錢罪僅為刑法第55條前段想像競合犯之較輕罪名,惟該罪「應」科處之罰金刑,既屬刑法第33條第5 款所列舉主刑,則於此2 罪想像競合時,本於刑法第55條後段所闡述之「封鎖作用」,一般洗錢罪「併科500 萬元以下罰金」之法定刑,即為科刑之下限,而有界定判決主文所諭知刑罰下限之框架功能,方能充足評價想像競合犯之犯行,法院自有宣告科予罰金刑之義務,尚不因其非屬從一重處斷之罪名,即可異其處理,是於量刑時,就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 項其法定刑中之罰金刑部分應予適用。而按經整體觀察後,基於充分評價之考量,於具體科刑時,認除處以重罪「自由刑」外,亦一併宣告輕罪之「併科罰金刑」,抑或基於不過度評價之考量,未一併宣告輕罪之「併科罰金刑」,如未悖於罪刑相當原則,均無不可(最高法院111 年度台上字第977 號判決意旨參照),本院衡酌被告丙○○於警詢中坦言遭警緝獲之前即知所提領者係詐欺贓款等語(偵卷第115 頁)、被告丁○○於偵訊時供稱:我可以預見丙○○是去領不合法的錢等語(偵卷第421 頁),及其等之犯罪情節後,認縱使一併宣告輕罪之「併科罰金刑」,亦無悖於罪刑相當原則。
六、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丙○○、丁○○均正值青年,卻不思付出自身勞力或技藝,循合法途徑獲取財物,竟為貪圖一己私利,而為本案犯行,價值觀念非無偏差;並考量被告丙○○、丁○○今未與告訴人達成調(和)解或賠償其所受損失,及於本案偵審期間坦承犯行,其中就一般洗錢罪於偵查、審判中之自白,均符合洗錢防制法第16條第2 項之減刑事由,是被告丙○○、丁○○之犯後態度尚非全無足取;參以,被告丙○○、丁○○此前均有其餘不法犯行經法院論罪科刑之情,其中包含已判決確定之前案,此觀卷附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即明(本院卷第429 至445  、447 至482 頁),縱該等案件未使本案構成累犯,仍難與從未接受司法制裁之初犯相提並論,於量刑上應併予斟酌;兼衡被告丙○○、丁○○於本院審理中自述之智識程度、生活狀況(詳本院卷第502 頁),被告丙○○、丁○○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於本案之分工情形、告訴人受詐騙金額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就罰金刑部分均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肆、沒收
一、復按洗錢防制法第18條第1 項前段,係為針對洗錢行為標的即犯「前置犯罪」所取得之財產或財產上利益(即「洗錢行為客體」)或變得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及孳息(參見洗錢防制法第4 條)所設之特別沒收規定;至於行為人為掩飾或隱匿前置犯罪所得所為洗錢行為因而獲取之犯罪所得(即「洗錢對價及報酬」,而非洗錢客體),及包括「洗錢對價及報酬」變得之物或財產上利益及其孳息,暨與「洗錢行為客體」於不能或不宜執行沒收時之追徵、沒收財產發還被害人部分,則均應回歸刑法沒收章之規定。再因洗錢防制法第18條第1 項未規定「不論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等語,在2 人以上共同犯洗錢罪,關於其等洗錢行為標的財產之沒收,論理上固應就各人事實上有從事洗錢行為之部分為之,但洗錢犯罪常由不同洗錢階段組合而成,不同洗錢階段復可取採多樣化之洗錢手法,是同筆不法所得,可能會同時或先後經多數洗錢共犯以移轉、變更、掩飾、隱匿、收受、持有、使用等相異手法,就不法所得之全部或一部進行洗錢,且因洗錢行為本身特有之偽裝性、流動性,致難以明確特定、精密劃分各共犯成員曾經經手之洗錢標的財產。此時,為求共犯間沒收之公平性,及避免過度或重複沒收,關於洗錢行為標的財產之沒收,仍應以屬於行為人所得管理、處分者為限,始得予以沒收(最高法院111 年度台上字第3197號判決意旨參照)。  
二、末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前2 項之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法第38條之1 第1 項前段、第3 項定有明文。至犯罪所得之沒收或追徵,在於剝奪犯罪行為人之實際犯罪所得,使其不能坐享犯罪之成果,以杜絕犯罪誘因,性質上屬類似不當得利之衡平措施。苟無犯罪所得,自不生利得剝奪之問題。2 人以上共同犯罪,關於犯罪所得之沒收或追徵,倘個別成員並無犯罪所得,且與其他成員對於所得亦無事實上之共同處分權時,即無「利得」可資剝奪,故共同正犯所得之沒收或追徵,應就各人所分得者為之。又所謂各人「所分得」之數,係指各人「對犯罪所得有事實上之處分權限」者而言。各共同正犯有無犯罪所得、所得多寡,事實審法院應視具體個案之實際情形,綜合卷證資料及調查結果,依自由證明程序釋明其合理之依據而為認定(最高法院107 年度台上字第2491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經查,被告丙○○、丁○○既將其等提領之詐欺贓款5000元如數交由另案被告徐嘉銓輾轉繳回詐欺集團,該詐欺款項即非被告丙○○、丁○○所有,又不在其等實際掌控中,是被告丙○○、丁○○對該詐欺款項並無所有權或事實上之處分權,依前開說明,即無從適用刑法相關沒收規定或洗錢防制法之特別沒收規定,而沒收、追徵該等詐欺款項。至被告丙○○、丁○○於警詢時雖各自陳稱酬勞是當天提領總額的3%、2%等語(偵卷第115 、129 頁),惟被告丙○○於本院準備程序時就本案犯行有無取得報酬乙事前後所述不一(本院卷第490 頁);而被告丁○○於偵訊時表示有時候有報酬、有時候沒有等語(偵卷第421 頁),於本院準備程序時則否認有取得報酬(本院卷第491 頁),職此,在無證據足認被告丙○○、丁○○確有因本案犯行獲得不法利得之情況下,尚難於本案中宣告沒收、追徵其等之犯罪所得。公訴意旨請求沒收、追徵被告丙○○、丁○○之犯罪所得,實乏所據,委無可採。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 條之1 第1 項、第299 條第1 
項前段,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 項、第16條第2 項,刑法第11條、第28條、第339 條之4 第1 項第2 款、第55條、第42條第3  項,刑法施行法第1 條之1 第1 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黃鈺雯提起公訴,檢察官甲○○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5   月  31  日
                  刑事第十三庭    法 官  劉依伶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不服判決,應備理由具狀向檢察官請求上訴,上訴期間之計算,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起算。
                              書記官  盧弈捷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5   月  31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之4
犯第339條詐欺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百萬元以下罰金:
一、冒用政府機關或公務員名義犯之。
二、三人以上共同犯之。
三、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等傳播工具,對公眾散布而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洗錢防制法第14條
有第二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前二項情形,不得科以超過其特定犯罪所定最重本刑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