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臺灣高等法院 112 年度上訴字第 582 號刑事判決
裁判日期:
民國 112 年 04 月 19 日
裁判案由:
詐欺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上訴字第582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吳冠霖

                    籍設新北市○○區○○路0段00號00樓(新北○○○○○○○○)

            林冠宇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等因詐欺案件,不服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審訴字第1316號,中華民國111年11月16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109年度偵字第18480號,110年度偵字第5396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沒收保安處分一部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定有明文。而為尊重當事人設定攻防之範圍,並減輕上訴審審理之負擔,容許上訴權人僅針對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提起上訴,其未表明上訴之認定犯罪事實部分,則不在第二審之審判範圍。如為數罪併罰之案件,亦得僅針對各罪之刑、沒收、保安處分或對併罰所定之應執行刑、沒收、保安處分,提起上訴,其效力不及於原審所認定之各犯罪事實,此部分犯罪事實不在上訴審審查範圍(民國110年6月16日修正理由參照)。本件係上訴人即被告甲○○、乙○○提起上訴,依其等於本院審理時所述(見本院卷第144、145頁),已明示僅針對原審科刑部分提起上訴,是依上開規定,本院審理範圍僅限於原判決所處之刑部分,不及於原判決所認定之犯罪事實、所犯法條(論罪)及沒收等其他部分,惟本案既屬有罪判決,依法有其應記載事項,且量刑係以原判決所認定之犯罪事實及論罪等為據,又本院審理結果,認為原判決關於甲○○、乙○○所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未遂罪所為之科刑及所知之沒收,並無不當,故此部分之認定,均引用第一審判決書所記載之事實、證據及理由(如附件)。
二、甲○○上訴意旨略以:原判決未審酌甲○○犯後未得錢財、坦承犯行,係因自身殘疾生活困難,為改善子女生活環境才一時誤觸刑典等情事,未依刑法第59條規定,予以減輕其刑,且甲○○有2名年幼子女,若入監服刑,將留妻獨自扶養,原判未審酌上情,亦未依循兒童權利公約為緩刑宣告,均有不當等語。乙○○上訴意旨略以:本案未有被害人受騙匯款,且乙○○是因為父親無法工作,自身又因為疫情遭到裁員,家中急需用錢,才一時誤入歧途,乙○○已坦承犯行,尚有悔意,且今均有正當工作及穩定收入,每月有在做愛心捐款及公益活動,請審酌上情,依刑法第59條規定減輕其刑,並給予緩刑宣告等語。
三、經查:  
  ㈠按刑法第59條之酌減其刑,必於犯罪之情狀有其特殊之原因與環境,在客觀上足以引起一般同情者,始有其用。依甲○○、乙○○上開所陳,其等純係為了一己生活所需資金而參與跨境電信詐欺話務機房,是其等之犯罪動機,純係為了一己私利,且所參與者,是多人共同行使詐術手段之詐欺集團,易使被害人陷於錯誤,其行為之主觀惡性,顯較單一個人行使詐術為重,因此刑法加重詐欺罪,特別立法予以加重處罰,則有關刑罰之裁量,亦應適當考量此立法目的,對此種犯罪加重問責,在別無特殊原因或環境等事由,實難遽認此等犯罪無執行刑罰之必要性,且以甲○○、乙○○之智識程度,不可能不知道所為係社會大眾普遍厭惡且不容之詐騙犯罪,難認其等係一時失慮偶罹刑典,甲○○、乙○○雖坦承犯罪,但也是因為其等參與本案話務機房當場被警查獲,並有相關機房設備、軟體、通信紀錄、詐騙話稿等客觀證據資料扣案,本已無從辯駁,則甲○○、乙○○之自白,也是因為事證明確所不得不然,何況本件因為無證據證明已成功詐欺款項而未遂,在依未遂犯規定減輕後所得之處斷刑,其最低法定本刑為有期徒刑6月,此與甲○○、乙○○上開參與之犯罪行為情狀相較,二者比例衡量結果,並無過苛之情事。是甲○○、乙○○上開所陳犯罪之動機、自身家庭生活以及犯後均自白犯罪等情,俱屬於一般之量刑審酌事由,並非特殊情事,按上說明,自無刑法第59條酌減其刑之適用。
  ㈡按關於刑之量定及緩刑之宣告,係實體法上賦予法院得為自由裁量之事項,倘其未有逾越法律所規定之範圍,或濫用其權限,即不得任意指摘為違法。查,原審已就其刑之裁量敘明理由(見原判決理由欄㈣所載),已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形,為科刑輕重標準之綜合考量,且就甲○○、乙○○上開所指各情,一併納入整體考量,原判決量處甲○○有期徒刑8月,量處乙○○有期徒刑7月,所量定之刑罰,並未逾越法定刑度,且與減輕其刑後所得之處斷刑,已幾近最低法定本刑有期徒刑6月,實屬從寬裁量,並無明顯恣意之情形,按上說明,自難遽指違法或不當。又何以本件不宜為緩刑之宣告,原審業已說明:甲○○固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犯後亦均坦承犯行,惟本案為集團型態之犯罪,且甲○○係身心健全之人,竟不思以正途賺取錢財,加入該詐欺集團機房從事詐騙行為,並向大陸地區人民施以詐術實行詐騙,該等被害人雖未受騙匯款,然所為實有損害我國形象及金融交易安全,是依其等涉案程度及本案犯罪情狀,認不宜宣告緩刑,另乙○○尚不符合刑法第74條規定之緩刑要件,自無從宣告緩刑等語(見原判決理由欄所載)。是就甲○○何以不宜為緩刑之宣告,原審之裁量審酌並非出於恣意,而林冠予前於民國107年間,因傷害案件,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5月確定,於107年11月15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有本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可按,是其於本件宣判前5年內,因故意犯罪經法院判處罪刑確定,並不符合緩刑之要件,原審此部分之認定,亦無不合,按上說明,自難指原審此部分裁量有何違法或不當。
  ㈢檢察官於本院審理時,援引本院被告前案紀錄表,主張乙○○構成累犯等語,而乙○○就此主張亦表示無意見等語,然檢察官並未依本院被告前案紀錄表之內容,具體指出構成累犯之事實(見本院卷第154頁),且本案起訴書就此亦未具體載明,依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大字第5660號判決意旨,本院自無從因此論以乙○○累犯及是否加重其處斷刑之裁判基礎。雖原審未就乙○○可能構成累犯之前案事實,列為犯罪行為人之品行而為科刑審酌事項,但本院審酌原判決於量刑時,並非固守法定最低本刑而未予加重,且檢察官於本院審理時,亦主張不依累犯規定加重其刑,並請求駁回有關本案刑之上訴等語(見本院卷第155頁),可見原審量刑之結論,並無明顯悖於罪刑相當原則,應認原審就乙○○之前案未予裁量,屬於無害於量刑結果之瑕疵,原判決仍可以維持,併予說明。  
    ㈣綜上所述,甲○○、乙○○所指上情,無非係就原審量刑之適法職權行使,反覆爭執,並未再有其他舉證為憑,其等上訴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73條、第368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王銘裕提起公訴,甲○○、乙○○提起上訴後,檢察官劉穎芳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4   月  19  日
                  刑事第二十一庭審判長法 官  林怡秀
                                      法 官  楊志雄
                                      法 官  許泰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朱子勻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4   月  19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之4
犯第339條詐欺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百萬元以下罰金:
一、冒用政府機關或公務員名義犯之。
二、三人以上共同犯之。
三、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等傳播工具,對公眾散布而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1年度審訴字第1316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甲○○ 男 (民國00年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籍設新北市○○區○○路0段00號11樓
                       (新店○○○○○○○○)
          現居新北市○○區○○路000巷00弄0號3
                        樓
選任辯護人  高大凱律師
被   告 乙○○ 男 (民國00年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市○○區○○路00巷000號11樓
選任辯護人 陳建佑律師
被   告 黃楷閎 男 (民國00年00月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市○○區○○街000巷00號5樓
選任辯護人 黃博彥律師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9年度偵字第18480號、110年度偵字第5396號),因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告知被告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檢察官、被告及辯護人之意見後,本院合議庭裁定受命法官獨任依簡式審判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未遂罪,處有期徒刑捌月。
乙○○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未遂罪,處有期徒刑柒月。
黃楷閎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未遂罪,處有期徒刑陸月。
扣案如附表一編號1至14、附表二編號5、6、22、28所示之物均沒收。
    事  實
一、甲○○(綽號「阿頭」)、陳秀安(綽號「豆豆」,由本院另行審結)、乙○○、黃楷閎(綽號「小凱」)及吳子凡(綽號「阿品」,由本院另行審結)等5人於民國109年5、6月間,與真實姓名年籍不詳、綽號「阿牛」、代號「牛頭牌PC-超級新SS」、「貳貳」、「绿园道6/11启用」、「「金」BREEZE愛心4/25」等人共組跨境電信詐欺話務機房,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基於三人以上詐欺取財之犯意,自109年5月底至同年6月22日13時20分及16時20分為警查獲時止,由甲○○提供年籍不詳、綽號「阿牛」之男子所交付之費用及設備供機房成員使用,及由陳秀安承租「新北市○○區○○路000巷00號12樓之2(下稱永和機房)」、「新北市○○區○○路000號9樓(下稱新店機房)」作為電信詐騙機房,並擔任詐騙教學及第一線詐欺機手,乙○○擔任機手並負責為機房內之成員採購物品及管理日常所需,黃楷閎及吳子凡則為第一線詐欺機手。先由陳秀安、乙○○、黃楷閎及吳子凡依照該集團成員所提供之大陸地區被害人個人資料,以平板電腦透過app軟體「Bria」撥打網路電話,假冒電信局人員,向被害人詐稱手機將被停機,取信被害人後,再佯稱將被害人電話轉接至公安局(或由第二線詐騙人員直接撥打電話予被害人),實則為該集團之第二線話務機手假冒公安局人員與被害人對話,誘使被害人報案後,復將電話轉予第三線話務機手,由第三線話務機手假冒檢察官,並向被害人誆稱涉嫌刑事案件,須將金錢匯入指定帳戶內監管云云,再出示偽造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之協查通知、逮捕通知書及凍結管收執行命令等公文,致使被害人陷於錯誤,依其指示匯款或提供手機所接收之驗證碼,以遂行詐騙,謀取不法利益,惟迄至前揭被查獲為止,無證據證明已成功詐得款項而未遂。經警於109年6月22日持本院核發之搜索票,分別至永和機房、新店機房進行搜索,當場查獲甲○○等人所持手機及平板電腦裡撥打詐欺電話犯罪及聯繫其他機房之紀錄,並分別扣得如附表一、二所示之物,查悉上情。
二、案經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文山第一分局報告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上開事實,業據被告甲○○、乙○○、黃楷閎3人於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中時均坦承不諱(見本院卷第394至395、404、412至413、419頁),核與證人即同案被告陳秀安、吳子凡於警詢、偵查、本院訊問時之證述內容相符(見18480偵卷第77至92、211至226、397至399、401至403、427至433頁),並有現場查扣平板電腦、手機內有關網路電話軟體、通信紀錄、大陸地區被害人名單、詐騙話稿、偽造公文及大陸地區被害人劉長梅報案筆錄、搜索票、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等件(見18480偵卷第35、37至39、41至42、47至49、52至59、61、103、105至107、109至111、357至361、363至368頁)在卷可稽,且有扣案如附表一、二所示之物可證,足認被告3人上開任意性自白確與事實相符,予採信。本案事證明確,被告3人犯行均堪以認定,均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3人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2項、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未遂罪。起訴書雖認被告3人所為加重詐欺取財未遂犯行亦該當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3款之加重事由,惟其等係以撥打電話之方式對各別大陸地區被害人施以詐術,顯與該款所規範之「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等傳播工具,對公眾散布而犯之」之構成要件有異,公訴意旨容有誤會,惟此僅係詐欺財財罪之加重條件減縮,尚無庸變更起訴法條附此敘明
  ㈡被告3人與同案被告陳秀安、吳子凡,及真實姓名年籍不詳、綽號「阿牛」、代號「牛頭牌PC-超級新SS」、「貳貳」、「绿园道6/11启用」、「「金」BREEZE愛心4/25」等人間,均有犯意聯絡行為分擔,並互相利用他方之行為,以完成共同犯罪之目的,應論以共同正犯
  ㈢刑之加重、減輕事由:
  ⒈有關累犯加重本刑部分,其不分情節,基於累犯者有其特別惡性及對刑罰反應力薄弱等立法理由,一律加重最低本刑,於不符合刑法第59條所定要件之情形下,致生行為人所受之刑罰超過其所應負擔罪責之個案,其人身自由因此遭受過苛之侵害部分,對人民受憲法第8條保障之人身自由所為限制,不符憲法罪刑相當原則,牴觸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為避免發生上述罪刑不相當之情形,法院就該個案應依本解釋意旨,裁量是否加重最低本刑(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參照)。查被告乙○○前因傷害案件,經臺灣基隆地方法院以107年度基簡字第1114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5月確定,於107年11月15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見本院卷第428頁)在卷可查,是被告乙○○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符合前述累犯規定之要件,惟審酌其前述所犯與本案所犯之罪質不同、動機亦有別,難認其對刑罰反應力薄弱,爰不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
 ⒉本案詐欺係以撥打電話予被害人之方式施以詐術,業已著手於犯罪行為之實行,惟無證據足資認定業已詐得財物,是被告3人所為之加重詐欺取財犯行屬未遂,其危害及惡性較既遂犯輕,爰就被告3人所犯均依刑法第25條第2項規定,按既遂犯之刑減輕之。
 ㈣爰審酌被告3人均正值青壯年,不思循正當管道獲取財物,竟加入跨國詐欺機房從事詐騙行為,且被告甲○○與上層集團成員聯繫,提供費用及設備供機房成員使用,被告乙○○負責為機房內之成員採購物品及管理日常所需,均接觸集團金流,顯非如一般較末層之集團成員僅能依不詳之上手指示而為,堪認其等參與程度較深,惡性較重,而被告黃楷閎係擔任第一線詐欺機手,依集團成員指示撥打電話並以集團成員所教導之話術詐騙被害人,應係參與程度較輕,又其等共同行騙大陸地區民眾,嚴重損害我國形象,影響社會安寧,所為均實屬不該,惟念及被告3人於本院均坦承犯行,兼衡其等犯罪動機、手段、參與程度、尚未詐得財物、自陳之智識程度及家庭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見本院卷第405、420頁),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三、被告甲○○、黃楷閎固均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此有本院被告前案紀錄表2份(見本院卷第25至27、35頁)在卷可查,犯後亦均坦承犯行,惟本院審酌本案為集團型態之犯罪,且被告甲○○、黃楷閎均係身心健全之人,竟不思以正途賺取錢財,加入該詐欺集團機房從事詐騙行為,並向大陸地區人民施以詐術實行詐騙,該等被害人雖未受騙匯款,然所為實有損害我國形象及金融交易安全,是依其等涉案程度及本案犯罪情狀,衡酌上情,認不宜宣告緩刑。另被告乙○○尚不符合刑法第74條規定之緩刑要件,自無從宣告緩刑。  
四、沒收:
  ㈠犯罪所用之物部分:
 ⒈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為人者,得沒收之,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又按共同正犯間關於犯罪所得、犯罪工具物應如何沒收,須本於罪責原則,並非一律須負連帶責任;況應沒收物已扣案者,本無重複沒收之疑慮,更無對各共同正犯諭知連帶沒收或重複諭知之必要,否則即科以超過其罪責之不利責任。故共同正犯間之犯罪所得應就各人實際分受所得部分而為沒收及追徵;而犯罪工具物須屬被告所有,或被告有事實上之處分權者,始得在該被告罪刑項下併予諭知沒收。至於非所有權人,又無共同處分權之共同正犯,自無庸在其罪刑項下諭知沒收或連帶沒收及追徵(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001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扣案如附表一編號1至14所示之物,據被告甲○○於本院準備程序時供陳:這些都是阿牛給我的,要我幫他傳假公文,都是用在本件詐欺犯行上,只有存摺是我自己的等語(見本院卷第395頁),可認被告甲○○就前揭物品具有所有權或事實上之處分權,且均為本件犯行所用之物或犯罪預備之物,爰均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⒊扣案如附表二編號1至4、13至24所示之物,據被告乙○○於本院準備程序時供稱:只有編號22是我的,其餘都只是在我房間扣到等語(見本院卷第395頁),可認附表二編號22係被告乙○○所有,且供本件詐欺犯行聯繫使用之物,亦依前揭規定宣告沒收。 
 ⒋扣案如附表二編號5、6、28所示之物,據被告黃楷閎於本院準備程序時供稱:附表二編號6的黑色手機是我自己的,另2項是陳秀安給我的工作機等語(見本院卷第412至413頁),可認被告楷閎就前揭物品均具有所有權或事實上之處分權,且均為供本件犯行聯繫及所用之物,亦均應依前揭規定宣告沒收。 
 ⒌附表一編號15至17所示之物與本件犯行無關,又其餘扣案物均難認被告3人有處分權,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自無庸對其等宣告沒收。
 ㈡被告3人於本院準備程序時均供稱並未因本件犯行而獲得報酬(見本院卷第395、412頁),依卷內事證亦不足證明被告3人確獲有犯罪所得,爰無從宣告沒收,併予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28條、第339條之4第2項、第1項第2款、第25條第2項、第38條第2項前段,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王銘裕提起公訴,檢察官吳春麗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1  年  11  月   16   日
         刑事第二十一庭法 官 倪霈棻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因疫情而遲誤不變期間,得向法院聲請回復原狀
                書記官 蔡旻璋
中  華  民  國  111  年  11  月  16  日

附表一(新店機房扣案物):
編號
扣案物品名稱
數量
1
行動電話Apple Iphone 11
1支
2
行動電話Apple Iphone 
1支
3
行動電話Apple Iphone 8
1支
4
行動電話Sony
1支
5
筆記型電腦ASUS FX504G
1台
6
筆記型電腦MSI
1台
7
遠傳SIM卡,門號0000000000
1張
8
遠傳SIM卡,門號0000000000
1張
9
隨身碟
1個
10
中國信託存摺,帳號000000000000
2本
11
銀信銀行存摺,帳號000000000000
1本
12
合作金庫銀行存摺,帳號0000000000000
1本
13
臺灣企銀存摺,帳號00000000000
1本
14
板信商業銀行存摺,帳號00000000000000
1本
15
毒品果汁包
5包
16
K他命
1包
17
施用毒品器具
1組
附表二(永和機房扣案物):
編號
扣案物品名稱
數量
1
銀 Iphone
1台
2
黑色USB
1顆
3
SIM卡,0000000000、0000000000
2張
4
儲值卡
2張
5
金色IPAD
1台
6
黑色Iphone
1台
7
銀色IPAD
1台
8
銀色IPAD
1台
9
黑色Iphone
1台
10
銀色IPAD
1台
11
玫瑰金Iphone,含記憶卡1張
1台
12
黑色手機
1台
13
金色IPAD
1台
14
銀色IPAD
1台
15
金色IPAD
1台
16
銀色IPAD
1台
17
銀色IPAD
1台
18
金色IPAD
1台
19
銀色IPAD
1台
20
金色IPAD
1台
21
金色IPAD
1台
22
金色Iphone 64G
1台
23
銀色 Iphone
1台
24
銀色 Iphone
1台
25
房屋租賃契約書
1台
26
銀色IPAD
1台
27
銀色 Iphone
1台
28
金色Iphone
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