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最高法院 109 年度台上字第 4212 號刑事判決
裁判日期:
民國 109 年 12 月 09 日
裁判案由:
家暴殺人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109年度台上字第4212號 上 訴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陳惠珠 被   告 王忠義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家暴殺人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中 華民國109年6月18日第二審更審判決(108年度上重更一字第4號 ,起訴案號:臺灣南投地方檢察署104 年度偵字第1576、1896號 ),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撤銷,發回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理 由 一、本件原判決以公訴意旨略稱:被告王忠義係王○○○親生之 子,2 人有家庭成員關係,因王○○○晚年罹患躁鬱症,且 有中度智能障礙,致被告與其妻陳○雅(業經原審判決無罪 確定)於照顧時屢生倦意與心理壓力,於民國103年7、8 月 間,起意殺害王○○○以獲取保險金(被訴涉犯詐欺取財 未遂罪嫌部分,業經原審判決無罪確定),竟基於殺人犯意 ,於103年10月5日下午17時20分許,駕駛自用小客車,搭載 其妻陳○雅、子王○新(名字詳卷)、母王○○○3 人,前 往南投縣國姓鄉○○村○○巷0000號下方200 公尺處種瓜溪 河床捕捉蝦子,至同日17時40分許日沒天黑後,約於18時許 ,天色近暗,無其他人在場,陳○雅先將王○新帶離河床返 回車上,被告在河床河階處,以手肘頂王○○○之背部、腰 部等處約4、5下,將王○○○推落該處最深處僅約115 公分 之種瓜溪水中,俟王○○○落水後,被告隨即下水壓王○ ○○頭部入水,壓抑王○○○掙扎呼救,致王○○○受有頭 左後枕部頭皮下軟組織出血(10X10 公分)、左右肩部肌肉 出血、右上背肌肉出血(最大徑15公分)、頭左額部1 處撕 裂傷(長2.5公分)、頭右額部3 處瘀傷(最大者3X3公分) 等傷害,及至王○○○在溪中溺水窒息死亡為止。被告於確 定王○○○在水中已無呼吸後,始將王○○○抱上岸,放置 河床較淺水處任令屍身浸泡河水,並遲至18時59分許,始由 陳○雅撥打119 電話,經南投縣政府消防局國姓消防分隊 派員趕抵現場,在救護車內對王○○○進行急救,再送往醫 院急救無效死亡。因認被告涉犯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條第2款 、刑法第272條第1項家暴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嫌等語。惟 經審理結果,認不能證明被告此部分犯罪,因而撤銷第一審 所為之科刑判決,改知被告此部分無罪,固非無見。 二、無罪之判決,依法既應記載其理由,則對於被告被訴之事實 及其不利之證據資料,如何不足以證明被告犯罪,均應逐一 詳述其理由;又審理事實之法院對於被告有利、不利之證據 應一律注意,詳為調查,綜合全案證據資料,本於推理作用 定其取捨,此項自由判斷職權之運用,應受客觀存在之經驗 法則論理法則之支配,非可自由任意為之,並應將取捨證 據及得心證之理由於判決內詳為說明;否則有判決理由不備 之違法。經查: ㈠原判決固以第一審法院於104年10月5日,實地測量被告發現 王○○○落水處之最大水深為159公分,載稱:「經核103年 10 月6日(即案發後翌日)與104年10月5日所為之水深測量 ,時間僅相隔1 年,同樣都是入秋後的豐水期,因為暑假颱 風剛過,山上土壤地層吸收的雨水逐步釋放出來,因此溪水 豐沛。而且案發地點的種瓜溪,是整治後的河道,呈現階梯 式河床,河床每一階之間是水泥式攔砂壩,水滿了就溢出流 到下一階。則103年10月6日與104年10月5日,既然都處於豐 水期,兩次所測量水深之水面高度應該沒有多大差別,因為 水滿就是流到下一階,而這兩次都有水流溢出到下一階的情 形。依照常情,此兩次同樣處於豐水期,溪床並沒有經過工 程整修,則103年10月6日丟保特瓶測得之115公分,與104年 10月5日消防員下水所測得之最深處159公分,相差竟達44公 分之多,可見103年10月6日之測量確實有誤差。」云云(見 原判決第58、59頁)。惟依照卷內證據,本件案發翌日,警 方即會同被告到現場指出發現王○○○落水之地點,並測量 該處水深為115公分(相字第427號卷第30、31頁照片9 、10 、11),此並經證人偵查佐陳志強於偵查中證述:「當時 我們只測量水深最深之處,即115公分之處,只有測量1處, 而且這是被告所指的地方。」等語明確(見偵字第1576號卷 第205頁),而被告於104年7月8日檢察官偵訊時,對於上開 測量結果,亦表示:「沒有意見,當時我下水時,水深最高 處是到我胸口,我的身高是175 公分。」等言在卷(見偵字 第1896號卷第57頁反面)。再依卷內交通部中央氣象局105 年10月11日函檢送當地最近日月潭氣象站之逐日氣象資料所 示(見原審上重訴卷第4宗第3至5 頁),案發日當地氣溫為 20℃;前月(9月)之總降水量僅127mm,亦無大、豪雨,亦 較當年5至8月各月之總降水量為低,且自103年9月26日起 案發翌日,均無降雨。上情倘屬無誤,案發時當地似已經過 豐水期,衡之臺灣近年頗受氣候變遷影響,四時節氣未必如 常,原審並未進一步調查第一審於104 年10月間勘驗時,案 發地的降雨量、降雨期間、河床沖刷、堆積有無變化等各節 ,逕以此案發後1 年施測之該地河川水位,推認警方於案發 後翌日所為之水深測量尚有誤差,實嫌速斷,且其採證難謂 與經驗法則相合,而有證據調查職責未盡、判決不備理由之 違誤。 ㈡原判決又憑被告於103年10月5日18時59分之報案電話中,提 及自己在對王○○○作人工呼吸急救,而消防員也在電話中 指導被告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再以王○○○前於103 年10 月2 日因嘴唇感染「丘疹」數日就診,而被告於羈押後,亦 於105年3月31日經醫師診斷有「人類其他『皰疹』病毒」感 染等情,推斷被告於案發時確曾對王○○○施行口對口人工 呼吸,故謂:被告如要殺母,毋須對王○○○進行口對口人 工呼吸,以致感染皰疹云云(見原判決第74、75頁)。惟參 照卷內資料,被告於103年10月5日18時59分之報案電話略為 :「…D (被告,下同):我剛剛…跟她(王○○○)人工 呼吸沒有效。」「B (消防隊):沒關係,我們過去,你盡 量壓。」「D:好好。」…「A(陳○雅,下同):你可以在 這裡等我,我先生有一點受傷,他要把我婆婆趕快揹起來。 」「C(消防隊):對對對。」「A:他人『現在水裡』…」 等語(見相字第427號卷第209頁);而被告於第一審亦供稱 :「…我搖著、拉著我母親,這時候我太太就已經上來,我 有對我母親施以心肺復甦,就是我用手押(壓)我母親的胸 腔,但是『我並沒有施以人工呼吸』,因為石頭堆那邊不平 ,所以只有待了短暫的時間,之後就將我母親移到岸邊步道 ,然後再對我母親壓胸腔急救,這時候我有打電話求救,然 後又再將我母親移到另一個石頭堆…」等言(見第一審卷第 1宗第173頁反面)。倘屬非虛,依照上開譯文對話內容,被 告於所謂急救之時似乎人仍在水裡,如何能為王○○○施行 口對口人工呼吸?被告於105年3月31日之羈押中,距案發時 已近1 年半,是否得推認其所患之「人類其他皰疹病毒」, 是於案發時與王○○○口唇接觸所傳染,而始終未癒?「丘 疹」與「皰疹」是否屬相同之病症?均欠明瞭,原審未為相 當之調查,逕認其得相互傳染,亦乏所據,何況被告於第一 審中亦已否認曾為王○○○實施人工呼吸,茲原判決就前開 不利於上訴人的證據如何不足採,並未於理由內詳予敘明, 已嫌理由欠備,則原判決前揭所採之證據資料,能否資為上 訴人有利認定的憑證?既非無疑,本件卷附證據是否足 證明被告確有首揭犯行?仍待深入研求,原審未進一步究 明,並詳敘所憑之依據,遽行判決,尚難昭信服。 三、刑法上之不純正不作為犯,是指對於犯罪結果之發生,法律 上有防止之義務,能防止而不防止者,與因積極行為發生結 果者同視,觀之刑法第15條第1 項規定自明。此所稱在法律 上負有防止結果發生之義務(即保證人地位),除法律明文 規定者外,如依契約或法律之精神觀察有此義務時,亦應包 括在內,其中對於特定近親(如直系血親、配偶等),或存 在特殊信賴之生活(如同居家屬)或冒險共同體(如登山團 體)關係之人,所處之無助狀態,皆能認為存在保證人之地 位。倘具保證人地位之行為人未盡防止危險發生之保護義務 ,且具備作為能力,客觀上具有確保安全之相當可能性者, 則行為人之不作為,認與構成要件該當結果間具有相當因 果關係,仍得與積極之作為犯為相同之評價。 本件起訴書於犯罪事實欄已載明:被告於103年10月5日下午 17時20分許之傍晚時分,駕車攜帶年滿70歲,且罹患燥鬱症 及中度智能障礙之母親王○○○(00年0 月生),前往地處 偏僻之南投縣國姓鄉○○村○○巷0000 號下方200公尺處種 瓜溪河床捉蝦,時至同日18時許,天色近暗時,仍未立即返 回,其後王○○○則因跌落種瓜溪溪水中溺水窒息死亡等基 本事實;原審經調查審理後,固載認:本案係因王○○○夜 間在溪邊抓蝦,且入秋溪水豐沛,步道濕滑,以致發生落水 溺斃之意外,尚無證據足資證明被告有將母親王○○○推下 溪水,或壓制母親致溺斃之舉等旨(見原判決第76、77頁) ,惟原判決理由亦謂:「只是夜間帶老人、小孩去抓蝦,須 顧慮安全問題,尤其溪裡石頭高低不平,且種瓜溪之步道有 一半浸泡在水中,行走要更小心,被告可能高估母親的應變 能力,導致本案意外發生。」等詞(見原判決第76頁)。若 果為實情,被告依民法第1114條第1 款之規定,對於其母王 蔡秀猜原即負有扶養(扶助、照養)之義務,竟於日落時分 ,駕車帶同年事已高復身罹殘疾之王○○○,至人煙罕見之 荒山野溪戲水,復未隨侍在側(不作為),對於王○○○跌 落溪間之無助狀態,是否存在保證人之地位?若是,被告是 否已盡防止危險發生之保護義務?有無具備作為能力,且客 觀上有無防止結果發生之相當可能性?縱然王○○○告稱案 發當時要上廁所,被告是否仍得委請其妻陳○雅在旁照護? 等各情均有未明,上開諸多疑點尚與被告在被訴社會基本事 實同一之範圍內,是否仍涉過失致人於死犯行攸關,猶有進 一步究明釐清及剖析說明之必要,原審未予深入調查澄清並 論敘明白,遽認被告並無殺人犯行,而諭知被告無罪,依前 揭說明,其判決尚嫌理由不備、證據調查職責未盡,難認 法。 四、以上或為檢察官上訴意旨所指摘,或為本院得依職權調查之 事項,而原判決上開違誤影響於本件事實之認定及法律之適 用,本院無從據以自行判決,應認原判決仍有撤銷發回更審 之原因。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97條、第401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12 月 9 日 刑事第七庭審判長法 官 吳 信 銘 法 官 何 菁 莪 法 官 梁 宏 哲 法 官 林 英 志 法 官 蔡 廣 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中 華 民 國 109 年 12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