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最高法院 112 年度台上字第 2092 號刑事判決
裁判日期:
民國 112 年 05 月 11 日
裁判案由:
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台上字第2092號
上  訴  人  黃真治                     


上列上訴人因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中華民國112年1月17日第二審判決(111年度上訴字第4203號,起訴案號: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110年度偵字第17505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刑事訴訟法第377條規定,上訴於第三審法院,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是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係屬法定要件,且必須依據卷內訴訟資料為具體之指摘,並足據以辨認原判決已具備違背法令之形式者,始屬相當。本件上訴人黃真治有第一審判決事實欄所載,明知其於民國109年10月間,在「甜心花園網」交友網站上結識之被害人即甲女(00年0月生,真實姓名詳卷)於當時仍為未滿18歲之少年,竟以新臺幣3000元誘使甲女於同年月26日ll時52分許,以手機拍攝猥褻行為照片6張及影片l段之電子訊號,並透過WeChat傳送供其觀覽之引誘少年製造猥褻行為之電子訊號犯行,因而論上訴人以犯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36條第2項之引誘使少年製造猥褻行為之電子訊號罪,量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4年。緩刑期間保護管束,並應於本判決確定後2年內,向檢察官指定之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提供100小時之義務勞務,及參加法治教育課程9小時,另為相關沒收知。上訴人及檢察官均僅就第一審判決關於量刑部分提起上訴,經原審審理結果,維持第一審之量刑,而駁回其等在第二審之上訴。已詳述其憑以認定之量刑依據及理由,核其所為之論斷,俱有卷存證據資料可資覆按,從形式上觀察,原判決尚無足以影響其判決結果之違背法令情形存在。
二、上訴意旨略以
 1.「協商之合意顯有不當或顯失公平者」、「法院認定之事實顯與協商合意之事實不符者」,法院不得為協商判決,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4第1項第3款、第5款定有明文。是以雖伊上訴第二審係在爭執緩刑期間之合理性與必要性,惟伊既 對判決之一部上訴,伊是否犯罪,應屬刑事訴訟法第348條第2項所稱「有關係之部分」。原審未依職權調查,除上訴人自白犯罪外,是否有其他補強證據證明其犯罪,率謂本案上訴效力僅限於第一審判決所判處之刑及緩刑宣告,不及於犯罪事實及罪名,顯有用法則不當之程序上違法。
 2.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0年度訴字第478號(下稱另案上訴狀誤載為480號)之被告犯製造少年為猥褻行為之電子訊號3罪,各量處有期徒刑1年,犯與16歲以上未滿18歲之人為有對價之性交1罪,量處有期徒刑7月,定應執行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並自判決確定後1年內,接受法治教育課程2場次(另案判決之A女即本案之甲女)。衡其犯罪情節較上訴人為重,原判決明知上情,仍科處上訴人較另案被告更重之刑,顯違反憲法所示之比例、平等及罪刑相當等量刑原則等語。 
三、惟查:
 ㈠按110年6月16日修正公布、同月18日施行之刑事訴訟法第348條規定:「(第一項)上訴得對於判決之一部為之。(第二項) 對於判決之一部上訴者,其有關係之部分,視為亦已上訴。但有關係之部分為無罪、免訴或不受理者,不在此限。(第三項)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第3項之立法理由謂:「為尊重當事人設定攻防之範圍,並減輕上訴審審理之負擔,容許上訴權人僅針對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提起上訴,其未表明上訴之認定犯罪事實部分,則不在第二審之審判範圍。… 爰增訂本條第三項,作為第二項之例外規定,以資適用。至對於認定犯罪事實部分提起上訴者,仍適用第二項前段規定,其效力及於相關之刑、沒收或保安處分部分。…」。上訴權人就原判決認定之事實仍有爭執不願甘服,自得依法就判決之全部(含犯罪事實)為上訴,其既明示僅就科刑部分上訴,法院除應予尊重外,亦表示上訴權人就原判決除科刑部分以外,諸如犯罪事實、所犯法條等已認同原判決之認定,不再爭執,即表示對其餘部分無請求上訴審法院裁判之意,上訴審僅就原判決之科刑部分為審理,於法並無不合。至其所爭執與量刑有關之部分,法院如已審酌,並於理由內說明、論述,即無違誤。查第一審判決已就認定上訴人犯罪之證據及理由詳為說明論述,上訴人於上訴第二審時亦明白表示認罪,僅就第一審判決之刑聲明不服,原判決已說明:本件檢察官、上訴人均明示僅就第一審判決科刑範圍上訴,揆諸前開規定,本案上訴之效力及其範圍應僅限於第一審判決所量之刑及緩刑宣告,不及於其犯罪事實、所犯法條(罪名)及沒收部分(見原判決第1頁),於法無違。上訴意旨徒憑己見,指摘原判決程序上有違法,自非上訴第三審之合法理由。
  ㈡按刑之量定,屬法院得依職權自由裁量之事項,若於量刑時,已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一切情狀,在法定刑度之內予以裁量,又未濫用其職權,所量之刑亦無違公平、比例、罪刑相當原則者,即不得遽指為違法。而緩刑非機構式刑事處遇,其目的在於使受有罪判決之人回歸社會時能適應、重建與他人正常共同生活之再社會化。因此法院為緩刑宣告時,應就受判決人個人之素行、生活狀況、智識程度,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與犯罪後態度,予以綜合評價,判斷其再犯危險性高低,資為進一步決定其緩刑期間長短、應否採取其他必要之措施,作為緩刑宣告之負擔或條件,以積極協助促成受判決者人格重建目的之實現,從而緩刑期間長短及所附加之負擔或條件之輕重均與緩刑之宣告,有互為唇齒之依存關係,同屬事實審法院得依職權裁量之事項。原判決已詳予說明:上訴人於第一審就其所辯詳為調查指駁後,始於原審審理時承認犯罪,基於「認罪的量刑減讓」理論,考量其坦承犯行之時期,對訴訟經濟之助益程度等,均不足動搖第一審所為之量刑。再依其犯罪情節、於第一審審理所辯各節所顯示之心態、甲女法定代理人之意見等,第一審判決以上訴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一切情狀,量處有期徒刑2年,所為之科刑及如第一審判決主文所示,有關緩刑期間之宣告所附加之負擔、條件,均屬妥適,應予維持之理由(見原判決第4至7頁),核無不當,尚不容持他案科刑為據,任意指摘原判決違法。何況,上訴人所指另案被告所涉情節固與其不同,惟依前所述,犯罪情節僅係個案量刑(含緩刑宣告及緩刑之負擔)審酌因素之一,原判決既依刑法第57條各款一切情狀審酌而為刑之量處(含緩刑宣告及緩刑之負擔),所量之刑在法定刑度之內,又未濫用其職權,亦無顯違公平、比例、罪刑相當原則,已如前述,自不受其他個案量刑結果之拘束。上訴意旨執他案判決情形,就原判決量刑為指摘,亦非上訴第三審之適法理由。
四、綜上,上訴意旨及其餘上訴意旨,無非係就原審已明確說明之事項及量刑職權之合法行使任意指摘,顯與法律所規定得為第三審上訴理由之違法情形不相適合。揆之首揭說明,其上訴違背法律上之程式,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95條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5   月  11  日
                  刑事第四庭審判長法 官  林立華
                                  法 官  謝靜恒
                                  法 官  李麗珠
                                  法 官  黃斯偉
                                  法 官  王敏慧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陳廷彥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5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