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最高法院 112 年度台上字第 1442 號刑事判決
裁判日期:
民國 112 年 04 月 26 日
裁判案由: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台上字第1442號
上  訴  人  陳啓豪                     



上列上訴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中華民國111年11月29日第二審判決(111年度上訴字第2157號,起訴案號: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110年度偵字第7947、8683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刑事訴訟法第377條規定,上訴於第三審法院,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是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係屬法定要件。若上訴理由書狀並未依據卷內訴訟資料,具體指摘原判決不用何種法則或如何適用不當,或所指摘原判決違法情事,顯與法律規定得為第三審上訴理由之違法情形不相適合時,均應認其上訴為違背法律上之程式,予以駁回。
二、本件原審審理結果,認定上訴人陳啓豪有如原判決事實欄所載犯行,因而撤銷第一審科刑之判決,改判仍論處上訴人犯販賣第二級毒品共4罪刑,並知相關之沒收追徵,已依調查證據之結果,載述憑以認定之心證理由。
三、採證認事,係事實審法院之職權,其對證據證明力所為之判斷,如未違背經驗法則論理法則,復已敘述其憑以判斷之心證理由,即不能任意指為違法。原判決依憑上訴人不利己之供述(在警詢、偵訊及第一審曾坦承有於原判決附表〈下稱附表〉二編號1至4所示之時間,與張福仁、李智雄以行動電話聯繫,且附表一編號1所示之張福仁係欲購買甲基安非他命,其有交付甲基安非他命1包予張福仁;附表一編號2至4所示之李智雄亦係欲購買甲基安非他命,其有於附表一編號2所示時間、地點,提供內含甲基安非他命之吸食器予李智雄;附表一編號3所示時間,其有前往李智雄位於宜蘭縣○○鎮○○路之租屋處;另有於附表一編號4所示時間,前往李智雄上開租屋處,並交付甲基安非他命予李智雄等事實),佐以證人張福仁、李智雄等不利於上訴人之證詞,及卷附通訊監察譯文及通訊監察書、監視器錄影畫面翻拍照片等證據資料,經綜合判斷,認定上訴人有上開犯行,並說明張福仁於偵訊證稱:附表二編號1所示之通訊監察譯文提及「石頭」「(新臺幣〈下同〉)1千」「1千元」等暗語,係指欲買受1千元之甲基安非他命等語,核與上訴人於偵訊供稱:通訊監察譯文提及「石頭」是指甲基安非他命,張福仁要用1千元向我購買甲基安非他命等語相合;李智雄於警詢、偵訊證稱:附表二編號2所示之通訊監察譯文提及「身上有早餐嗎」是問上訴人有無毒品、「飲料杯子」是指吸食器等語,核與上訴人於警詢供稱:通訊監察譯文提到「身上有早餐嗎」是詢問我身上有無甲基安非他命,李智雄要向我購買的意思,「飲料杯子」是詢問我有無吸食器,要我順便帶過去等語相符;李智雄於警詢證稱:附表二編號3所示之通訊監察譯文提及「要跟你說心事」,是指要向上訴人拿毒品、上訴人提及「過去再〈譯文誤為「在」〉講啦」是指不要在電話裏講那麼多,「籃球」是指玻璃球吸食器等語,核與上訴人於警詢供稱:通訊監察譯文提及「要跟你說心事」,是指李智雄要向我購買甲基安非他命等語相符;李智雄於警詢證稱:附表二編號4所示之通訊監察譯文提及「我先拿個幾百塊,你在弄一些一下」「300塊」是指300元,希望上訴人可以給我多一點毒品,「我到了」是指我到交易地點了等語,亦與上訴人於警詢、偵訊供稱:通訊監察譯文中李智雄提及「我先拿個幾百塊」,是李智雄身上剩幾百元,要向我購買甲基安非他命,「你在弄一些一下」,是要我多弄一些甲基安非他命給他,「300塊」是他要購買甲基安非他命的價錢,我就拿吃剩的甲基安非他命給他等語相合,以上通訊監察譯文均足為張福仁、李智雄證詞之補強證據。且上訴人與張福仁、李智雄為一般朋友關係,並無任何特殊情誼,上訴人自無因張福仁、李智雄之毒品需求,而冒險分別與其2人為毒品交易之必要,顯見雙方之交易,上訴人確有營利之意圖。復敘明上訴人否認犯行,辯稱未販賣毒品給張福仁、李智雄云云,如何不足採信,並就張福仁、李智雄於第一審翻異前詞,改證稱未向上訴人購買毒品等語,何以係廻護之詞,不足為有利於上訴人之認定,皆於理由內詳為論述、指駁。所為論斷,俱有卷內資料可資佐證補強,合乎推理之邏輯規則,尚非原審主觀之推測,核與證據法則無違。上訴意旨置原判決明白之論述於不顧,仍執陳詞,謂未販賣甲基安非他命予張福仁及李智雄,附表一編號1所示部分,係轉讓毒品,附表一編號2所示部分,係與李智雄係共同吸食甲基安非他命,附表一編號3、4所示部分,李智雄於第一審已證稱未向伊購買甲基安非他命云云,指摘原判決認定其觸犯販賣第二級毒品共4罪為不當,無非對原審證據取捨、證據證明力之判斷,徒憑己意,再為爭辯,並非適法之第三審上訴理由。
四、綜上,本件上訴違背法律上之程式,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95條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4   月  26  日
                  刑事第八庭審判長法 官  何菁莪
                                  法 官  何信慶
                                  法 官  朱瑞娟
                                  法 官  黃潔茹
                                  法 官  劉興浪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鍾惠萍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5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