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

分享網址:
若您有連結此資料內容之需求,請直接複製下述網址

請選取上方網址後,按 Ctrl+C 或按滑鼠右鍵選取複製,即可複製網址。

裁判字號:
最高法院 112 年度台上字第 1853 號刑事判決
裁判日期:
民國 112 年 05 月 1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台上字第1853號
上  訴  人  簡昱昌                     


上列上訴人公共危險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中華民國112年1月17日第二審判決(111年度交上訴字第207號,起訴案號: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2213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刑事訴訟法第377條規定,上訴於第三審法院,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是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係屬法定要件,且必須依據卷內訴訟資料為具體之指摘,並足據以辨認原判決已具備違背法令之形式者,始屬相當。又上訴第三審法院之案件,是否以判決違背法令為上訴理由,應就上訴人之上訴理由書狀加以審查。倘上訴理由書狀並未依據卷內訴訟資料,具體指摘原判決不用何種法則或如何適用不當,或所為指摘顯不足據以辨認原判決已具備違背法令之形式,均應認其上訴為違背法律上之程式,予以駁回。
二、本件原審審理結果,認定上訴人簡昱昌有如原判決事實欄所載犯行,事證明確,因而撤銷第一審不當之科刑判決,改判仍論處上訴人肇事致人傷害逃逸罪刑(累犯)。已敘述認定犯罪事實所憑證據及理由。
三、上訴意旨略以:伊原居住祖宅,平素均由同住該處之祖母代伊收信,其於民國111年11月間因病辭世後,伊因忙於保險業務工作,鮮少返回祖宅,以致回祖宅收信時,遲誤原審審判期日,非有意無故不到庭。又伊與告訴人林維良間本商妥以新臺幣(下同)600,000元和解告訴人將和解金加碼至13,000,000餘元,顯與先前洽談之和解內容差距甚大,以致遲遲無法達成和解云云。
四、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不到庭者,得不待其陳述,逕行判決,刑事訴訟法第371條定有明文。又第一次審判期日傳票,至遲應於7日前送達,同法第272條前段亦有規定。再依同法第364條之明文,第二審之審判,準用上述就審期間之規定。本件原審定於112年1月3日上午10時30分進行審判程序之傳票,於111年12月5日送至上訴人住所及居所,因未獲會晤上訴人,亦無有辨別事理能力之同居人或受僱人,故將傳票寄存送達地之宜蘭縣政府警察局羅東分局成功警察派出所、二結警察派出所,並分別製作送達通知書兩份,1份黏貼於上訴人住所門首,另1份置於該送達處所信箱或其他適當位置,以為送達,有送達證書可憑(見原審卷第97、101頁)。則依刑事訴訟法第62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138條第1項、第2項規定,自上開寄存之日起,經10日發生送達效力,加計前述就審期間7日,原審所定審判期日之合法就審期間末日為111年12月22日。是原審於112年1月3日進行之審判程序,已合法傳喚上訴人,惟上訴人於是日並未到庭,亦無在監在押之情形。則原審以上訴人無正當之理由不到庭,不待上訴人陳述,逕行判決,尚無違法可言。
五、量刑係法院就繫屬個案犯罪之整體評價,為事實審法院得依職權自由裁量之事項。量刑判斷當否之準據,應就判決之整體觀察為綜合考量,倘其量刑已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在法定刑度內,酌量科刑,無顯然失當或違反平等、比例及罪刑相當原則者,亦無偏執一端,致明顯失出失入情形,即不得摭拾其中片段,遽指為違法或不當。原判決關於刑之加重與酌科,已載敘:上訴人前因涉犯公共危險罪章中之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案件,經判決有期徒刑4月確定,於106年3月16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其於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之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審酌上訴人本案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情節、素行、犯後態度、所生危害等一切情狀,並考量上訴人前有與本案犯相同公共危險罪章案件經執行完畢,卻仍未能戒慎其行再犯本案,顯未能記取前案科刑之教訓謹慎行事,漠視法紀,其既然對刑罰之反應力薄弱,未因此產生警惕作用,仍有應予處罰之惡性,而有加重其刑之必要,認本案核無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所指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對被告加重最低本刑,即致生其所受之刑罰超過所應負擔罪責之情形,是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並說明: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上訴人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行駛在道路上,疏未依循行車管制號誌之指示,逕自駕車在路口實施左轉彎,而與告訴人騎乘之機車發生碰撞,致告訴人受傷害,且不為救護或必要之處置而逃逸,罔顧傷者安危,其所為實不足取,又上訴人犯後雖坦承犯行,然案發111年1月17日至今已逾1年,尚未與告訴人達成和解及賠償告訴人(僅有部分保險給付),並未取得告訴人之原諒及告訴人之受傷程度,兼衡上訴人於第一審自陳其大學畢業之智識程度,現從事保險業、未婚、經濟勉持及家中有年邁祖母需扶養等一切情狀而為刑之量定。即已敘述關於上訴人累犯加重之理由,並未違背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已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具體審酌刑法第57條所列各款事項而為裁量,既未逾越法定刑度,亦未濫用自由裁量權限。要屬事實審法院量刑職權之適法行使,不容任意指摘為違法。
六、上訴意旨置原判決之論敘於不顧,徒就原審訴訟程序及刑罰
    裁量職權之適法進行與行使,任憑己見及摭拾片段漫為指摘
    ,顯不足據以辨認原判決已具備違背法令之形式,難認已符
    首揭法定之第三審上訴要件。其上訴為違背法律上之程式,
    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95條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5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庭審判長法 官  林勤純
                                  法 官  林瑞斌
                                  法 官  吳秋宏
                                  法 官  謝靜恒
                                  法 官  蔡新毅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鍾惠萍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5   月  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