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1年度重訴字第17號
原 告 李錦昌
訴訟代理人 蘇建榮律師
被 告 如附表一編號2至156所示
受 告知人 臺南市北門區農會
法定代理人 洪明農
受 告知人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謝娟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附表一編號57至102所示被告應就被繼承人吳淡所有坐落臺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面積337,450.21平方公尺,應有部分315840分之1128)辦理繼承登記。
二、附表一編號103至156所示被告應就被繼承人吳眠所有坐落臺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面積337,450.21平方公尺,應有部分315840分之1128)辦理繼承登記。
三、附表一編號42至56所示被告應就被繼承人吳炎所有坐落臺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面積337,450.21平方公尺,應有部分315840分之1128)辦理繼承登記。
四、附表一編號5、39至40所示被告應就被繼承人洪朝乾所有坐落臺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面積337,450.21平方公尺,應有部分140分之1)辦理繼承登記。
五、兩造共有坐落臺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應分割如附圖(即臺南市佳里地政事務所112年8月28日法囑土地字第52500號複丈成果圖)所示,各共有人取得土地之編號、面積及應有部分比例如附表二所示。
六、訴訟費用由兩造按附表三「訴訟費用負擔比例」欄所示之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者、訴訟標的對於數人必須合一確定時,追加其原非當事人之人為當事人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查原告起訴時原列登記共有人洪朝乾為被告,惟洪朝乾於起訴前之民國106年3月23日死亡,原告具狀變更其繼承人洪朝昌、莊洪美桂為被告(見調解卷第93頁),依前揭規定,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二、次按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民事訴訟法第168條至第172條及前條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承受時,應即為承受訴訟之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訴訟;聲明承受訴訟,應提出書狀於受訴法院,由法院送達於他造,民事訴訟法第168條、第175條、第176條分別定有明文。查被告林金寶於110年12月14日死亡,其繼承人為林同信、林同義、林季杏;被告蔡黃雪珍於110年7月7日死亡,其繼承人為蔡茂男、蔡銘芬;被告蔡黃雪珍於110年7月7日死亡,其繼承人為蔡茂男、蔡銘芬;被告謝侯素月於111年5月22日死亡,其繼承人為謝瑩樺、謝宗憲、謝宗哲;被告吳莊昱盆於111年5月8日死亡,其繼承人為吳福得、吳汶蔧、吳麗珍、賴文茂、賴姿帆、賴秋雲、賴介雪、賴嘉鳳、賴玉娌、林智強、林方紆、林睿宏;被告吳黃玉容於111年12月3日死亡,其繼承人為吳清泉、吳秀娟、吳巧味、吳秀真;被告吳明順於111年12月21日死亡,其繼承人為吳涂敏、吳建文、吳麗珠、吳淑娟;被告吳福勸於111年12月19日死亡,其繼承人為吳許阿勉、吳昭霆;被告吳傳德於112年3月4日死亡,其繼承人為吳天弘、王裕親、吳天任;被告李正雄於112年3月4日死亡,其繼承人為李林秀、李有祥、李有璋、李聿善;被告吳文彪於111年9月2日死亡,其遺產管理人為許芳瑞律師;被告吳素月於112年10月26日死亡,其繼承人為王威智、王美雅、王姿文、王上榮等情,有繼承系統表、家事事件(繼承事件)公告查詢結果、除戶戶籍謄本、繼承人戶籍謄本、臺灣屏東地方法院112年度司繼字第1046號裁定附卷可稽(見本院卷一第153至165、167至171、293至299、303至335、373至385、387至401、403至411、413至421、423至433、435至473、513至514頁,本院卷二第79至87頁),原告具狀聲明由上開繼承人承受訴訟(見本院卷一第197、291、371、493、521頁,卷二第77頁),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除被告陳博文、林三元、洪景仁、黃碧雲外,其餘被告均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兩造共有坐落臺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應有部分比例詳如附表三「應有部分比例」欄所示,兩造無不能分割之約定,亦無法令限制或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情事,惟共有人間未能達成分割協議。關於系爭土地之分割方法,原告係依據土地使用現況分配,且土地臨路情形主張如附圖(即臺南市佳里地政事務所112年8月28日法囑土地字第52500號複丈成果圖)及附表二所示。為此,爰依民法第823條、第824條規定,請求裁判分割系爭土地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至第5項所示。
二、被告方面:
㈠被告洪義、陳博文、林三元、吳碧春、洪景仁、李惠敏、黃碧雲:同意原告方案等語。
㈡被告洪文成、洪忠利:願分配在同處等語。
㈢被告林秀俐、林芸璟、李嘉清:願取得金錢補償等語。
㈣被告邱慈意、吳傳榮:保留意見等語。
㈤被告許芳瑞律師即吳文彪之遺產管理人:伊為吳淡之繼承人,將來所取得面積甚小,難為有效之利用,且尚須聲請法院許可變賣所分得之土地用以清償債權,如有剩餘則繳交國庫,伊認為以金錢補償或變價分割為適當等語。
㈥其餘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各共有人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為民法第823條第1項前段所明定,此項規定,旨在消滅物之共有狀態,以利融通與增進經濟效益。又按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效完成經共有人拒絕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命為分配:一、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人均受原物之分配顯有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人;二、原物分配顯有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或以原物之一部分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分變賣,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以原物為分配時,如共有人中有未受分配,或不能按其應有部分受分配者,得以金錢補償之;以原物為分配時,因共有人之利益或其他必要情形,得就共有物之一部分仍維持共有,民法第824條第1至4項亦定有明文。查系爭土地為兩造共有,應有部分比例如附表三「應有部分比例」欄所示,有系爭土地之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查詢資料等件在卷為憑(見本院卷一第127至149頁,本院卷二第155至203頁);又系爭土地並無不能分割之情形,兩造亦無不能分割之約定,復不能以協議定分割之方法,則原告請求法院判決分割,自無不合,應予准許。
㈡次按分割共有物,性質上為處分行為,依民法第759條規定,共有不動產之共有人中有人死亡時,於其繼承人未為繼承登記以前,固不得分割共有物。惟於分割共有物訴訟中,請求繼承人辦理繼承登記,並合併對其等及其餘共有人為分割共有物之請求,不但符合訴訟經濟原則,與民法第759條及強制執行法第130條規定之旨趣無違(最高法院69年台上字第1012號民事判決參照)。經查,系爭土地之登記共有人吳淡、吳眠、吳炎、洪朝乾均於本件起訴前死亡,全體繼承人分別為附表一編號57至102、附表一編號103至156、附表一編號42至56、附表一編號5、39至40所示之被告,而其等迄未辦理繼承登記,有系爭土地查詢資料在卷可查(見本院卷二第155至167頁)。揆之上開判決意旨,原告請求其等分別就被繼承人吳淡、吳眠、吳炎、洪朝乾所遺系爭土地辦理繼承登記,自屬有據,爰判決如主文第1項至第4項所示。
㈢又按裁判分割共有物,屬形成判決,法院定共有物之分割方法,固應斟酌當事人之聲明、共有物之性質、經濟效用及全體共有人之利益等,而本其自由裁量權為公平合理之分配,但並不受當事人聲明、主張或分管約定之拘束(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1797號裁判參照)。又共有物分割應審酌共有人之應有部分比例,各共有人之意願,各共有人間有無符合公平之原則及整體共有人之經濟利益等因素為通盤之考量,以求得最合理之分割方法。經查,系爭土地現況為魚塭,其上有附圖所示A部分之3公尺寬道路等情,業經本院會同臺南市佳里地政事務所人員履勘測量無訛,有勘驗測量筆錄在卷可稽(見本院卷一第237至241頁),堪以認定。原告主張如附圖及附表二所示分割方案,兩造所分得之土地均按應有部分面積分割,分割線筆直,且均臨附圖所示A部分之道路,得對外通行,並經被告洪義、陳博文、林三元、吳碧春、洪景仁、李惠敏、黃碧雲表示同意原告方案等語,亦與被告洪文成、洪忠利願分配在同處之意願相符;另原告當庭表示本件無須鑑價找補等語,經被告邱慈意表示系爭土地東北側有溪流,價值較高,然無預納鑑定費用之意願,其餘被告就此則未表示意見(見本院卷二第67頁)。是本院審酌上開各情,認原告方案並無獨厚自身或對被告特別不利之情形,應屬適當可採,爰判決如主文第5項所示。
㈣再按應有部分有抵押權,其權利不因共有物之分割而受影響。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其權利移存於抵押人或出質人所分得之部分:一、權利人同意分割。二、權利人已參加共有物分割訴訟。三、權利人經共有人告知訴訟而未參加,民法第824之1條第2項定有明文。查系爭土地經被告洪文成、蔡培堃分別以其應有部分設定本金最高限額各新臺幣240萬元、444萬元之抵押權予臺南市北門區農會、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有系爭土地之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在卷可考(見本院卷一第127至149頁),前開抵押權人業經本院告知訴訟,有本院送達證書在卷可憑,揆之前揭規定,原先抵押權之設定依法即移存於前開抵押權設定義務人之繼承人所分得部分,併此敘明。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823條、第824條規定,請求分割系爭土地,經本院斟酌系爭土地之現有使用狀況、位置、兩造分割之利益及意願等一切情狀後,認將系爭土地依附圖及附表二所示之方案予以分割,符合土地分割之經濟效用及共有人全體之利益,堪屬適當、公允之分割方案,爰判決分割如主文第5項所示。
五、末按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事件涉訟,由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定有明文。本件分割共有物之訴,核其性質,兩造本可互換地位,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於法雖屬有據,然被告之應訴乃法律規定不得不然,其所為抗辯為伸張或防衛權利所必要,且本件分割方法係本院考量全體共有人利益所定,兩造均同受其利,是本件訴訟費用應由兩造各按其應有部分比例加以分擔,始為公允,爰就訴訟費用負擔判決如主文第6項所示。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第85條第1項但書、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王偉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
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
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林耿慧
附表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住屏東縣○○市○○街0號 居新北市○○區○○路00號之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表二:
| | |
| | |
| | |
| | 被告陳博文、李皓月、陳子堅、陳姸伶、陳怡君、陳光敏、陳貞燕、陳貞如按其等如附表三「應有部分比例」欄所示比例維持共有 |
| | 被告洪景星、洪景仁、洪景盛、吳碧春按其等如附表三「應有部分比例」欄所示比例維持共有 |
| | |
| | |
| | |
| | 被告洪蔡阿柳、邱慈意、吳丁益、吳傳智、蔡吳素㨗、吳世文、吳傳振、吳傳榮、吳宗良、潘重榮、陳春旺、陳秋蘭、張吳雪珠、吳天弘、吳炎之繼承人(即附表一編號42至56所示被告公同共有)、吳淡之繼承人(即附表一編號57至102所示被告公同共有)、吳眠之繼承人(即附表一編號103至156所示被告公同共有),並按其等如附表三「應有部分比例」欄所示比例維持共有 |
| | 被告洪朝凱、洪朝乾繼承人(即被告洪朝凱、莊洪美桂、洪朝昌公同共有),並按其等如附表三「應有部分比例」欄所示比例維持共有 |
| | 被告洪文成、洪忠利,並按其等如附表三「應有部分比例」欄所示比例維持共有 |
| | |
| | 被告蔡見成、蔡昭慶、蔡培堃,並按其等如附表三「應有部分比例」欄所示比例維持共有 |
| | 被告洪義、李惠敏,並按其等如附表三「應有部分比例」欄所示比例維持共有 |
| | 被告蔡勝雄、蔡木新,並按其等如附表三「應有部分比例」欄所示比例維持共有 |
| | 被告洪文成、洪忠利,並按其等如附表三「應有部分比例」欄所示比例維持共有 |
附表三:
| | | |
| | | 公同共有315,840分之1,128 (連帶負擔315,840分之1,128) |
| | | 公同共有315,840分之1,128 (連帶負擔315,840分之1,128) |
| | | 公同共有315,840分之1,128 (連帶負擔315,840分之1,12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