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大小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台上字第2095號
上  訴  人  陳柏諺                     



上列上訴人因加重詐欺等罪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中華民國112年2月21日第二審判決(111年度金上訴字第1651號,起訴案號: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110年度偵字第9516、9520號,111年度偵字第499、2104、2281號,111年度少連偵字第37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按刑事訴訟法第377條規定,上訴於第三審法院,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是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係屬法定要件,且必須依據卷內訴訟資料為具體之指摘,並足據以辨認原判決已具備違背法令之形式者,始屬相當。本件第一審認定,上訴人陳柏諺有第一審判決事實欄所載,於民國ll0年l0月中旬某日起,陸續加入張嘉豪(檢察官另案偵辦中)等所屬詐欺集團之犯罪組織(所涉參與犯罪組織罪部分,不另為公訴不受理之諭知),擔任提領款項之車手,與該集團所屬成員共同為如其附表一編號2、3所示,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下稱加重詐欺取財)及掩飾、隱匿詐欺取財犯罪所得之去向與所在(即洗錢)犯行2次,因而依想像競合之例,從一重論其以加重詐欺取財2罪,各量處有期徒刑1年3月、1年1月,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4月,並諭知相關之沒收、追徵。上訴人僅就第一審判決關於其量刑部分提起第二審上訴,經原審審理後,維持第一審上開量刑結果,而駁回上訴人在第二審之上訴,已詳述其憑以認定之量刑依據及理由,核其所為之論斷,俱有卷存證據資料可資覆按,從形式上觀察,原判決尚無足以影響其判決結果之違背法令情形存在。
二、上訴意旨略以:
 1.對方告知伊係收取博弈公司彩金,絕不是詐騙之款項,伊因
  年輕識淺,誤入求職陷阱而觸法,明顯不知此乃詐欺集團分工技倆,請撤銷原判決。  
 2.原判決未斟酌伊犯本案時甫19歲,年輕識淺,社會經歷不足,並非詐欺集團之指揮人物,犯罪情節顯屬輕微,歷此偵、審程序後,已知悔悟,伊因擔任詐騙集團車手,而被害人散布各地,致各地皆有伊涉犯之詐欺案件,僅單憑伊於彰化、臺中等地涉有多起詐欺案件,遽認伊無刑法第59條酌減其刑規定之適用,有理由不備之違法。
 3.伊事後有向警方提供詐欺集團其他成員,讓警方提早破獲詐
  欺集團,減少被害人的損失,在其他案件中積極賠償被害人損失,並非沒有悔意,請從輕量刑。又伊所涉之犯罪,性質上屬於財產犯罪,且係以相同手法反覆實施,原判決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1年4月,未考量伊年紀尚輕,如此將難以融入社會,無法順利找尋工作,亦無法達到刑罰矯正目的,有量刑過重,違反比例原則之違法。 
三、惟查:  
 ㈠刑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規定,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
  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其修法理由係為尊重當事人設定攻防之範圍,並減輕上訴審審理之負擔。原判決已說明:上訴人於原審僅就第一審判決關於量刑部分提起上訴,就本案犯罪事實、所犯法條、論罪及沒收之認定,均沒有爭執,則依上開法律規定及其修法理由,原審審理範圍僅及於第一審判決關於上訴人之刑部分,至上開未爭執之部分,則不屬原審審判範圍(見原判決第1至2頁),是以上訴意旨就上開其於原審未爭執,有關原審據以量刑之犯罪事實所為指摘,非上訴第三審之合法理由。 
 ㈡刑法第59條規定之酌量減輕其刑,必須犯罪另有特殊之原因與環境,在客觀上足以引起一般同情,認為即使予以宣告法定最低度刑,猶嫌過重者,始有其適用,此屬法院得自由裁量之事項。而刑之量定(含定應執行刑),同屬法院得依職權自由裁量之事項,若於量刑時,已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一切情狀,在法定刑度之內予以裁量,又未濫用其職權,所量之刑(含定應執行刑)亦無違公平、比例、罪刑相當原則者,即不得遽指為違法。原判決已說明:上訴人擔任詐欺集團車手,對社會造成危害甚大,且其除本案外,尚有其他相同情節案件經提起公訴,犯罪並無特殊原因或情堪憫恕之情形,相較其所犯加重詐欺取財之法定最輕本刑1年而言,並無何情輕法重之情,應無刑法第59條酌減其刑規定之適用。並敘明第一審判決就其2次犯行分別量處有期徒刑1年3月、1年1月,已以其行為責任為基礎,就刑法第57條所列各款情狀詳為斟酌,且僅係在其所犯之加重詐欺取財罪法定最低刑度(有期徒刑1年)之上酌加3月、1月,已屬從輕,客觀上難認有何過重之處。再考量各項定應執行刑因素,僅在各罪最長刑期(有期徒刑1年3月)之上酌加1月,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4月,已屬寬縱,均應予維持之理由(見原判決第3至4頁),核均未逾法定刑度之範圍(即法律之外部性界限),亦無違比例、公平、罪刑相當原則(即法律之內部性界限),或濫用其裁量職權之情形,自不得任意指為違法。
四、綜上,上訴意旨並非依據卷內資料具體指摘原判決究有如何
  違背法令之情形,徒對量刑職權之適法行使任意指摘,顯不足據以辨認原判決已具備違背法令之形式。揆之首揭規定,其上訴為違背法律上之程式,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95條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5   月  11  日
                  刑事第四庭審判長法 官  林立華
                                  法 官  謝靜恒
                                  法 官  李麗珠
                                  法 官  黃斯偉
                                  法 官  王敏慧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陳廷彥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5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