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大小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621號
再 抗告 人  日安諮詢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潘大愚       
訴訟代理人  吳漢成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興松有限公司間聲明異議(限期起訴)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6月13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113年度抗更一字第7號),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訴訟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本案尚未繫屬者,命假扣押之法院應依債務人聲請,命債權人於一定期間內起訴,民事訴訟法第529條第1項定有明文。假扣押為就金錢請求或得易為金錢請求之請求,保全強制執行之程序,是上開規定所謂本案,係指債權人就欲保全強制執行之請求,對於債務人提起給付訴訟,而取得給付之確定判決者而言。次按訴訟上和解成立者,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惟當事人就未聲明之事項和解成立者,得為執行名義,但無與確定判決同一之效力,此觀同法第380條第1項、第380條之1規定及其立法理由即明。如就訴訟標的以外事項成立訴訟上和解,既非取得給付之確定判決,自非同法第529條第1項所稱之起訴。
二、本件訴外人長暐營造有限公司(下稱長暐公司)以其對相對人有工程款債權(下稱系爭債權)為由,聲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下稱臺北地院)以87年度裁全字第1627號裁定准許供擔保後對相對人之財產為假扣押(下稱系爭假扣押裁定)。嗣相對人以再抗告人自長暐公司受讓系爭債權,向臺北地院聲請命再抗告人限期起訴,經該院司法事務官以112年度司全聲字第12號裁定准許相對人之聲請(下稱原處分),再抗告人不服,提出異議,經該院以112年度事聲字第50號裁定廢棄原處分(下稱第50號裁定),駁回相對人之聲請,相對人不服,提起抗告。原法院以:長暐公司聲請系爭假扣押裁定後,對相對人、訴外人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現改制為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下稱國工局)訴請:㈠確認相對人對國工局之債權新臺幣(下同)2,114萬7,280元存在;㈡相對人應給付長暐公司3,813萬3,779元本息(即系爭債權,該案下稱本案)。長暐公司、相對人於原法院97年度重上更㈡字第58號成立和解(下稱系爭和解),確認長暐公司同意已收受相對人借款2,220萬元轉為工程款之一部、長暐公司同意讓與系爭債權予再抗告人及配合後續債權讓與事宜、相對人同意長暐公司取回擔保提存物、長暐公司不得再對相對人主張權利等語,並未就本案訴訟標的即系爭債權為給付內容之訴訟上和解,不生與確定判決之同一效力。相對人聲請命再抗告人限期起訴,應予准許,因而廢棄第50號裁定,駁回再抗告人之異議,經核於法並無違誤。至原裁定贅述其他理由,無論當否,均與裁定結果無影響。再抗告論旨,謂長暐公司之系爭債權業經起訴及成立系爭和解,並讓與是項債權予伊,無命伊再次起訴之必要云云,指摘原裁定適用法規顯有錯誤,聲明廢棄,非有理由。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2項、第481條、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周  舒  雁
                                法官  吳  美  蒼
                                法官  陳  容  正
                                法官  胡  宏  文
                                法官  蔡  和  憲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詩  璿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