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111年度訴字第1110號
原      告  楊碩福                               
被      告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代  表  人  黃一平(局長)
訴訟代理人  林歷安                               
            邱麒綸       
            汪文莉       
上列當事人間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事件,原告不服臺北市政府中華民國111年7月8日府訴二字第1116083112號訴願決定,提起行政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於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行政訴訟法第18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第1項)適用簡易訴訟程序之事件,以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為第一審管轄法院。(第2項)下列各款行政訴訟事件,除本法別有規定外,適用本章所定之簡易程序:……二、因不服行政機關所為新臺幣40萬元以下罰鍰處分而涉訟者。……」及「對於公法人之訴訟,由其公務所所在地之行政法院管轄。其以公法人之機關為被告時,由該機關所在地之行政法院管轄。」同法第229條第1項、第2項第2款及第13條第1項亦分別定有明文。
二、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街00巷00號1樓等建築物(下稱系爭建物),領有82使字第215號使用執照,為地上5層地下1層1棟之RC造建築物。被告查得原告將其所有車牌號碼000-000之普通重型機車(下稱系爭機車),停放於系爭建物1樓通往樓梯間之共同走廊,涉及違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條第2項規定,前以民國110年12月13日北市都建字第1106214951號函、111年1月10日北市都建字第1116014583號函、111年2月24日北市都建字第1116019254號函通知原告陳述意見,並限期請原告自行改善,經原告胞弟楊碩祿於111年1月3日、111年2月7日、111年3月14日陳述意見及陳報系爭機車已移走。被告復於111年3月18日派員至系爭建物現場檢查,發現原告仍有於系爭建物1樓共同走廊停放機車之情事,審認原告違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條第2項規定,乃依同條例第49條第1項第4款及臺北市政府處理違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事件統一裁罰基準(下稱統一裁罰基準)第2點項次13規定,以111年3月29日北市都建字第11160240241號裁處書處原告新臺幣(下同)4萬元罰鍰,並限期於文到20日內改善完畢及向臺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報備,逾期未辦理將續處,直至改善為止(下稱原處分)。原處分於111年4月1日送達,原告不服,提起訴願,經臺北市政府以111年7月8日府訴二字第1116083112號訴願決定書決定訴願駁回(下稱訴願決定),原告仍不服,於是提起本件行政訴訟。
三、本件被告係以原告於111年3月18日,在系爭建物1樓通往樓梯間之共同走廊停放機車,違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條第2項規定,乃依同條例第49條第1項第4款及統一裁罰基準第2點項次13規定,裁處罰鍰4萬元,並令其限期改善,而原告於本院111年11月7日準備程序期日當庭陳明僅就受裁處罰鍰部分有所不服,其訴之聲明為:訴願決定及原處分關於罰鍰部分均撤銷(本院卷第148、149頁),是本件屬原告不服被告所為40萬元以下罰鍰處分而涉訟之事件,依行政訴訟法第229條第2項第2款、第1項規定,自應適用簡易訴訟程序,並以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而被告之機關所在地在臺北市信義區,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管轄區域,依行政訴訟法第13條第1項之規定,本件應由該院行政訴訟庭管轄,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1  年  11  月  18  日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高愈杰
                                  法  官  楊坤樵
                                 法  官   孫萍萍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按他造
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1  年  11  月  18  日
                                    書記官   李虹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