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07年度審簡字第727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鄒歷安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6 年度偵字第
10914 號),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裁
定適用簡易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鄒歷安犯行使變造私文書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
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證據部分增列「被
告鄒歷安在本院之自白」、應適用之法條增列「刑事訴訟法
第449 條第2 項、第3 項、第454 條第2 項」外,其餘均引
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如不服本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本院提起上
訴。
本案經檢察官楊冀華提起公訴,檢察官林淑玲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7 年 4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十一庭法 官 余銘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孫國慧
中 華 民 國 107 年 4 月 20 日
附件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06年度偵字第10914號
被 告 鄒歷安 男 43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新北市○○區○○路○○○號11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
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鄒歷安與吳聿琦前合夥投資包括門牌號碼臺中市○區○○路
○○號4樓之5「蘇活大街」在內之3間法拍屋,因結算損益,2
人曾於民國97年10月25日共同簽署切結書1紙,約定鄒歷安
應支付新臺幣93萬8,200元予吳聿琦。嗣吳聿琦向臺灣臺北
地方法院對鄒歷安提起給付房地利益民事訴訟(案號:104
年度訴字第3293號),鄒歷安明知與吳聿琦雙方間就投資前
述法拍屋屬於合夥關係,並未約定利息,亦未約定合夥財產
(即投資購得之法拍屋)如何分析,前述97年10月25日共同
簽署切結書之目的,僅在於結算損益,確認吳聿琦獲得6%之
報酬,竟基於行使變造私文書之犯意,未經吳聿琦之同意,
先於不詳時間,在不詳地點,在上開切結書上,加註「該屋
產權、收益與負擔皆屬乙方(指鄒歷安),與甲方(指吳聿
琦)無涉」,而變造上開屬於私文書性質之切結書,再於前
揭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4年度訴字第3293號給付房地利益事
件言詞辯論中之104年11月27日,提出於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而行使之,足以生損害於吳聿琦。
二、案經吳聿琦告訴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
│編號│ 證據名稱 │ 待證事實 │
├──┼────────────┼───────────┤
│ 1 │被告鄒歷安之供述(詳參 │⑴被告坦承伊與證人吳聿
│ │105年12月15日、106年1月2│ 琦共同投資法拍屋,並│
│ │5日、106年6月28日、106年│ 未約定利息,後來才進│
│ │8月2日、106年9月6日、106│ 行結算之事實,足徵證│
│ │年11月2日、107年1月4日訊│ 人吳聿琦並非借款予被│
│ │問筆;104年11月27日言詞 │ 告,而臺中市西區大業│
│ │辯論筆錄) │ 路23號4樓之5「蘇活大│
│ │ │ 街」法拍屋屬於合夥財│
│ │ │ 產,並非被告單獨所有│
│ │ │ 之事實。 │
│ │ │⑵被告坦承投資標的(法
│ │ │ 拍屋)當然屬於投資團│
│ │ │ 體(即合夥團體)之事│
│ │ │ 實。 │
│ │ │⑶被告於臺灣臺北地方法
│ │ │ 院104年度訴字第3293 │
│ │ │ 號給付房地利益事件言│
│ │ │ 詞辯論中之104年11月 │
│ │ │ 27日坦承證人吳聿琦在│
│ │ │ 上開切結書簽名時,切│
│ │ │ 結書上尚未加上「該屋│
│ │ │ 產權、收益與負擔皆屬│
│ │ │ 乙方,與甲方無涉」等│
│ │ │ 文字之事實。 │
│ │ │ │
├──┼────────────┼───────────┤
│ 2 │證人吳聿琦之證述(詳參10│證明全部犯罪事實。 │
│ │5年11月14日、105年12月15│ │
│ │日、106年11月30日訊問筆 │ │
│ │錄) │ │
├──┼────────────┼───────────┤
│ 3 │97年10月25日切結書 │證明上開切結書最後一行│
│ │ │「該屋產權、收益與負擔│
│ │ │皆屬乙方,與甲方無涉」│
│ │ │其行距、字體大小、顏色│
│ │ │均與切結書其他部分不同│
│ │ │,為事後變造之事實。 │
├──┼────────────┼───────────┤
│ 4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4年度 │證明被告與證人吳聿琦前│
│ │訴字第3293號給付房地利益│合夥投資包括門牌號碼臺│
│ │事件民事判決 │中市○區○○路○○號4樓 │
│ │ │之5「蘇活大街」在內之3│
│ │ │間法拍屋屬於合夥關係,│
│ │ │雙方並未約定利息,亦未│
│ │ │約定合夥財產(即投資購│
│ │ │得之法拍屋)如何分析,│
│ │ │合夥財產應為被告與證人│
│ │ │吳聿琦共有之事實。 │
└──┴────────────┴───────────┘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16條、第210條之行使變造私文書
罪嫌。被告變造上開切結書後據以向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行使
,該變造私文書之低度行為應為行使變造私文書之高度行為
所吸收,不另論罪。至於上開變造之私文書,為被告與告訴
人吳聿琦共有之物,認不宜沒收亦屬於被害人之物,爰不聲
請沒收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07 年 2 月 13 日
檢 察 官 楊 冀 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07 年 3 月 2 日
書 記 官 林 子 雲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行使偽造變造或登載不實之文書罪)
行使第 210 條至第 215 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
不實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中華民國刑法第210條(偽造變造私文書罪)
偽造、變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 5 年以下
有期徒刑。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